×××大桥测量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K24+580×××大桥位于××县××镇××村境内,大桥横跨“V”型谷地,交角约45°,于K24+460处,大桥跨越谷地冲沟底部,为旱桥。全桥平面位于R=800m右偏圆曲线、A=374.166m右偏缓和曲线、A=374.166m左偏缓和曲线及R=800m左偏圆曲线、A=374.166 左偏缓和曲线段上;纵面位于R=13000m凹曲线、直线、R=25000m凸曲线上,桥长940.68m;×××大桥6#~11#墩身设计为空心薄壁墩,均为跨越“V”字型沟壑所设,共计12个空心薄壁高墩,最高墩为K24+580×××大桥9#墩右幅空心薄壁墩高为73.5米,其余墩高均在41m~72m之间。
二、测量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省××至××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册;
3、交通部颁发的现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
三、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施工测量是标定和检查施工中线、测设坡度和放样建筑物,测量是施工的导向,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特别是6#~11#的高墩,要求的施测精度又相当高,必须精心施测和进行成果整理,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3.1 控制网的确定
桥梁支座误差为5mm,梁长制造限差1/5000,,全桥架设相对中误差为:。以此为参考,以《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为依据,把平面控制网定为四等导线。
对于高程控制网,由于×××大桥的地形条件复杂,很不利有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由于三角高程测量可以满足四等水准的要求,而且实施方便简单,故采用四等三角高程测量代替普通水准测量。
3.2 测量作业技术要求
四等平面和四等三角高程控制测量的的技术要求如表3.2-1和3.2-2
表3.2-1四等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 测角中误差 | 测距中误差 | 测距相对中误差 | 测回数 | 方位角闭合差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 |
″ | mm | 1″级仪器 | 2″级仪器 | ″ | |||
四等 | 2.5 | 18 | 1/80000 | 4 | 6 | ≤1/35000 |
n为测站数
表3.2-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 垂直角观测 | 边长测量 | ||||
仪器精度等级 | 测回数 | 指标差较差(″) | 测回较差(″) | 仪器精度等级 | 观测次数 | |
四等 | 2″级仪器 | 3 | ≤7″ | ≤7″ | 10mm级仪器 | 往返各一次 |
注:当采用2″级光学经纬仪进行垂直角观测时,应根据仪器的垂直角检测精度,适当增加测回数
测量时,采用topkonGTS-102N全站仪,该仪器的测距精度为±(2mm+2ppm×D),其中D为距离观测值;其测角精度为2″。根据测量技术要求和该仪器参数,确定水平角观测6测回,垂直角观测4测回,距离观测3测回。观测技术要求如表3.2-3和表3.2-4
表3.2-3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 仪器精度等级 | 半测回归零差
(″) |
一测回2C互差(″) |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
四等 | 2″级仪器 | 6 | 9 | 6 |
表3.2-4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面控制网等级 | 仪器精度等级 | 每边测回数 | 一测回读数较差(mm) | 单程各测回间较差(mm) | 往返测距较差(mm) | |
往 | 返 | |||||
四等 | 5mm级仪器 | 2 | 2 | ≤5 | ≤7 | ≤2(a+b×D) |
5mm级仪器 | 3 | 3 | ≤10 | ≤15 |
注:1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3.3 导线布设
以设计院的I44和I45点为起始边,布设一个闭合导线网。在沿×××大桥线路方向,布设点44-0,45-4,45-3,45-3,45-1五个加密控制点。相邻两加密点之间,通视条件良好,距离相当,图形条件较好。
3.4 内业处理
对观测数据进行温度、地球曲率和投影面改正,然后利用严密平差模型对数据进行误差分配。导线严密平差计算结果均符合四等导线规范;三角高程平差结果符合四等水准的要求。各结果见×××大桥控制测量成果报表。
3.5 施工放样
3.5.1 平面控制
施工中的测量控制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作起算数据,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的坐标,放样点理论坐标与检测后的合格后,方可用这些放样点指导施工。
对于6#~11#高墩,用全站仪在承台上放出墩中心及四角点,人工弹墨线放出薄壁墩轮廓线,并在薄壁墩四条外边外侧20厘米处各布设3个控制点,用全站仪采用不同的测设方法测量两次后确定其位置,作为该薄壁空心墩的永久控制点,作为控制墩身平面位置和竖直度的依据。如下图:
当墩身小于10米高时,采用吊线锤控制其平面位置和竖直度,当施工高度高于10米时,采用铅锤仪测量其平面位置和竖直度,并且每20米高利用全站仪检测一次高度平面位置。
3.5.2高程控制
对于一般墩柱,采用水准仪对其测量。采用DS3水准仪,进行往返测,闭合差在mm内;对于高墩,利用水准仪测量承台顶实际标高作为薄壁墩高程控制依据。薄壁墩每20米高,利用全站仪采用多测回法复核一次标高。
三、测量精度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与意见报告监理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
积极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联系、沟通和配合,满足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料及时上报监理,测量监理工程师经过内业资料复核和外业实测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
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如发现疑问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待得到答复后,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
外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做到人人明白;外业中,测量要形成检核条件,满足校核条件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否则返工重测;外业后,应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清晰、正确。
固定专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设备,建立专业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
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送到具有检定资格的部门检定和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使用前,要检查是否完好。在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并对上次测量成果重新作出评定。
测量过程中,必须消除干扰,需停工的要停工,以保证测量精度。各种建筑物放样时应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差。
加强对测量用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立即停止使用,并加紧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