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测绘论文
  3. 内容

建筑物沉降观测存在的问题和处理

[摘 要]文章笔者从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沉降观测的步骤、沉降观测的技术及运用要点以及沉降观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物;沉降观测;问题;措施 
  1.前言 
  加强对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了解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沉降观测的具体步骤以及施工技术等。由于我国在建筑物沉降观测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研究,确保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的发展。 
  2.沉降观测技术基本要求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技术基本要求表现在精准度、观测时间和观测点等相面,对相关人员和技术都有极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技术还应该遵循相关原则,以确保观测技术达到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2.1精准度方面 
  沉降观测技术的重点就是相关设备以及数据的精准度,精准的数据和设备工作能够确保观测结果不会出现误差,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技术对施测要求机器严格,具体表现在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要符合相关规定,沉降观测流程要遵循一定原则,并且做到精准、适用,总而言之观测方法和流程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在首次观测之前,技术人员都要对观测仪器和设备进行校正,必要时要对数据和校正结果进行检验以确保观测结果准确无误。此后要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校对,一般实校对时间间隔为一年。在进行沉降观测具体操作时,观测人员与技术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节奏要按要求保持高度统一,积极配合团队工作,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责任问权到个人。除此之外,沉降观测技术的精度要求也非常严格,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具体就是要按照设计单位的具体方案、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特性进行选择。 
  2.2观测点方面 
  在观测点方面,观测点高度以高于室内地坪(±0面)0.3~0.5m为宜,不得设置在砖墙上;一般要求为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10~20m处或者每隔2~3根柱基上设置,且不少于4个点,沉降观测点要处于横向对称的位置。 
  2.3沉降观测原则 
  建筑沉降观测要保持点位稳定,尽量做到同人、同仪器、同事间、同地点、通路线、同环境条件下检测的原则。 
  3.建筑物沉降观测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3)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某个观测点的每周期沉降量:△c=Hn,I-Hn,I -1。n表示某个观测点,I表示观测周期数(I=1,2,3……)且 H1=H0累计沉降量: △C=∑△ c (n),n表示观测点号。 
  (5)统计表汇总。①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②绘制各观测点的v-t-s(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p-t-s(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③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 
  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 
  α=Si-Sj/L,Si表示基础倾斜方向端点i的沉降量, Sj表示基础倾斜方向另一端点j的沉降量,L表示基础两端点(i,j)间的距离。 
  4.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的运用要点 
  4.1人员设备要专业 
  由于沉降观测技术要求的是高精度,必须配备专业可靠的沉降观测人员和仪器设备。如人员需要基于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沉降观测流程和仪器操作规范,以及测量方案的制定优化和问题的分析解决,以顺利完成观测任务;同时建议尽量使用S05或S1级别的精密水准仪、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等沉降观测设备。 
  4.2观测位置要合理 
  考虑到观测点的得当与否与建筑沉降情况的准确性有很大关系,所以应该将其设在既能准确代表建筑沉降特征又便于观测沉降的位置,除了要求观测点横纵对称,相邻点间距离为15~30m外,更要保证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的点位稳定。 
  4.3观测时间要科学 
  一般情况下,建筑沉降观测时间可由建筑加荷变化或合适的时间段确定,如以建筑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个观测周期,或以次/30d为一个观测周期等等,但不管采用何种观测方式,均应做到准时观测。 
  4.4观测操作要规范 
  对建筑施工中正式进行沉降观测时,必须结合施工环境、工程特点、观测要求等制定合理的沉降观测方案,并基于准确合理的水准控制点和布网原则完成水准控制网构建;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观测点,配以准确标记形成统一而固定的路线;确定观测点稳固后按时进行首次观测和后续观测,并准确记录数据计算平差、高程值、沉降量等,最后规范绘制沉降观测曲线并预测沉降趋势,以便引导安全、科学、正确施工。 
  5.建筑工程中的沉降观测技术
  5.1位置 
  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过程中,要求一个测站点能够同时观测到4个以上的沉降观测点,如果这几个沉降观测点都够在同时观测完毕,那么观测效率将大大提高,但是前后视距差会超出规定限额。如果严格按照视距差的标准规定,沉降观测点就只能降至2个,与之前的方法相比工作效率将会大大降低。而且前后视距差的控制是为了降低仪器i角导致的误差,但是在观测工作开始之前,观测人员对对仪器i角进行精准的校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误差,也可以确保即使在视距差较大的情况下,仪器i角也不会出现太大误差。因此在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过程中,对位置及宽度没有过高标准和要求。 
  5.2数据整理 
  对建筑工程进行沉降观测时,数据记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做到严谨细致。沉降观测所要记录的数据包括观测点上荷载增加的情况,建筑物是否出现裂缝或者倾斜的情况,还要通过计算检测前后视距差与所记录的数据是否吻合,误差是否在可控范围之内。一般而言,沉降观测的观测路线为闭合路线,通过计算闭合差的方式来检测数据是否存在错误。 
  6.建筑工程中沉降观测的方法分析 
  6.1基准网点的布设 
  在设计沉降观测具体方案时,要对工程场地的环境和布局作充分调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方案。建筑方对基准网点进行布设,首先要注意的是各级以为观测基准点要包含不少于三个的方位定向点,工作基点的确定要根据具体工作需要进行安排。 
  6.2沉降观测 
  在建筑工程中进行沉降观测首先要注意各观测点高程的测量结果不能在转站观测的情况下的来,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误差,确保精准度。其次在沉降观测开工之前要对观测仪器的精准度进行检查和调试,还要定期进行校验和检测。由于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结构不断升高,因此临时观测点的位置也要随着建筑物有相应高度上的调整,一直到竣工结束。 
  7.建筑沉降观测中的常见性问题及处理措施 
  7.1水准点设置问题及处理措施 
  由于受施工和生产的影响,观测点和水准点之间的环境往往会发生变化,这就会导致在后期实施观测时,原有的观测点和水准点大多不再通视。比如在第一观测时,基础施工完为施工形象进度,第二次观测时,一层主体施工完为施工形象进度,第二次观测时,工具式脚手架已经完成搭设,若按照原来观测路线实施观测,多数观测点将不可通视。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对正常沉降观测的影响,在对待具有较多观测点的建筑物时,其应在沉降观测之前针对现场作出精心的规划,预见可能存在的障碍物,以对仪器安装的最佳位置加以确定,之后选定较为稳定的若干沉降观测点位临时水准点,并同水准点构成闭合环路。此外,应相应增加水准点的数量,一般情况下应在三个以上。 
  7.2沉降曲线观测后的回升问题及处理措施 
  在实施第二次观测时,存在着曲线上升的现象,到第三次观测时,观测曲线又呈现下降趋势。导致这种问题形成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最初测量的精度不高,观测结果同实际值存在着较大的误差。 
  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如回升曲线超过5mm时,第一次观测结果失效,进而采用下一次的观测结果来作为初测结果,若回升曲线在5mm的范围内,则可对其初测标高加以调整,使其同第二次的观测标高相一致。 
  7.3沉降曲线由某点逐渐回升问题及处理措施 
  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水准点的下降造成的,水准点逐渐下沉,沉降量也随之减少,但是建筑物初期的沉降量比较大,这时建筑物大于水准点的沉降量,沉降曲线不存在回升,但至后期,建筑物下沉区域稳定,这时水准点若继续下沉们就会造成沉降曲线的逐渐回升。 
  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在选择及埋设水准点的过程中,应重视建筑物上水准点的设置,尽可能保证其定位的稳定性,当发生这一问题时,应测出水准点下沉量,及时对观测点标高加以修正。 
  7.4沉降曲线由某点突然回升问题及处理措施 
  这一问题的产生,多是由于观测点或水准点被触动等引起的,且只有当观测点被触动后高于碰前标高或水准点触碰后低于碰前标高时,此种回升问题才会出现。此外,当观测点表面存在违背完全清除的落地砂浆时,亦会引起这种问题的形成。 
  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应在现场对各观测点和水准点进行检查,观测点和水准点在被触动时,表面会存在损伤,发现比较容易。此外,在实施观测时,工作人员应先将观测点表面的污物加以清理,亦可用塑料套来防止其免受垃圾的污染,对观测点和水准点加以保护。 
  8.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来说意义重大,加强对沉降观测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不断的提高沉降观测的水平,得出精确的沉降数据,从而为建筑物的安全提高支撑和保障,因此,需要不断的加强对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方红生.建筑物沉降观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05(01). 
  [2]陈小荣,雷劲松,卢学松,罗文霞.高建筑沉降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新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06(25). 
  [3]李忠仁.建筑的变形监测.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2008,06(30). 
  [4]王果,崔希民,袁德宝,王家峰,别伟平,张强.基于PDA的沉降数据记录处理一体化研究[J].矿山测量,2011,12(15). 
  [5]高俊强,缪凯,吉文来.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指标的研究[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3(15). 
  [6]孟凡冬,魏宝安,张梁,刘喜.深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影响的监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02(25). 
  [7]伊尧国,黄旭东,田金苓,王大年.软土地区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的研究.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03(30). 
  [8]刘玉梅,姚敏,王井利,王欣.建筑物沉降观测及其数据分析[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15). 
  [9]卢吉锋,冯雪巍.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方法和措施探讨[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3(15). 
  [10]李海雯,石林珂,王俊梅,李振兵.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的利用及后期沉降预测[J].创新科技.2004,03(08).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筑物沉降观测存在的问题和处理
https://m.gc5.com/chgc/chlw/1034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