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测绘论文
  3. 内容

对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中的定位放线,是一项关系着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工作,测量放线技术必须要在自检合格之后,由主管部门和监理验收者,对一些重要的标高、轴线控制桩、控制桩进行复核。本文以实际工程案例对房建测量放线技术进行探讨,希望以后在工作上对业内同行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放线;施工 
  1.工程概况 
  该商业楼建筑面积为6375m2,地上三层,主楼高15.4m,本工程拟采用配备激光经纬仪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用2台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标高的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 
  2.整体测量控制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提供的放线依据,采用经纬仪及钢尺进行测量放线。在进入现场后,测量员首先要同业主着手实地校核红线桩和水准点,并做好记录。待校核交接完毕,测量员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严谨细心地开展施测的各项工作。将控制网的误差限制在毫米级,保证测距相对中误差控制在1/20000~1/40000之间,测角中误差限制在±5s以内,在测站上的高差误差限制在±3mm以内。在延长直线时采用正倒镜取中法,测水平角时采用测回法观测。 
  3.平面控制网建立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坐标轴,每不超过45m测设一条控制线,具体纵向控制轴线2-L、2-E、2-A,横向控制轴线2-25、2-31、2-34形成的现场控制网,有时为了避免控制轴线被柱筋阻挡,可统一向左或向右平移500,并做好现场控制网平面图,分发给各栋号进行技术交底,各栋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图1为角度测设方法。高程引入采用原场区内已知水准点进行测设,根据已布好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轴线控制桩,测设时以两端控制桩为准,测定该边的控制桩,并校核各桩间距,精度同平面控制网。 
  4.施工测量、放线 
  结构施工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地下部分,其次是地上部分。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结构施工测量基础部分实行外控制法,地下室采用外控制法,主体结构采用内控法。根据整体测量布控图,当施工基础部分时,采用外控手段,利用经纬仪将设在基坑四周的控制点轴线转移至坑内,以控制开挖及坑底部落低部分的平面位置。根据标高控制点,利用水准仪控制垫层标高。当垫层施工完毕后,再根据轴线、标高控制点施放出准确的轴线和标高控制点,给底板施工创造精确的平面尺寸。控制点的保护尤为重要,施工过程中要将外部测量控制点放于围墙上或永久的构筑物上,并予以保护,内控点用砖与铁盖板加以保护。 
  4.1 基础施工测量、放线 
  根据提供的坐标点,同时利用CAD绘图软件结合基础结构施工图,提前确定本工程轴线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点,并计算出各轴线控制点的坐标值,作为基础轴线控制网和控制点投测及基础施工放线测量的依据,高程水准点以业主提供的高程为基点,作为基础标高控制测量依据。 
  4.2 基础开挖放线 
  由于建筑平面控制桩及轴线控制桩距基础外边线较远,在基础开挖时,不易被破坏,故在开挖基础时不需引桩。基础开挖撒线宽度不应超过15cm。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网、设计边坡及地面高程,分别测设出基槽下口及基槽上口,并沿上口桩撒出开挖边线,上口桩位允许误差+50mm、-20mm。基槽下口桩允许误差为+10mm;开挖至接近槽底时,应及时测设坡角与3m×3m的方格网点标高,允许误差为±10mm。此外,垫层上的基础放线应用经纬仪正倒镜法以轴线控制桩为准将各轴线直接投测在垫层上。 
  4.3 主体施工测量、放线 
  当基础施工完毕后,此时基坑底部已经基本稳定,在测量时首先进行基坑外围轴线、标高控制点的复核,确认控制点无误后,利用激光经纬仪AZ322-A,水准仪DJD-C将标高控制点、轴线施放到地下室底板表面上,并设立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和内控轴线控制网络系统。此时建筑物内形成独立系统,而外部标高、轴线控制点转换成为建筑物的变形比较系统,将作为建筑物沉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外墙装饰墙面控制的检验等基点。外部控制点须经常检验复核,保证系统的精确度。当内控轴线、高程系统完成后,将由底板向上进行整个结构内控轴线施放。内控轴线上移采用高精度激光经纬仪进行内控轴线测设。交汇点垂直向上的楼板均每层留200×200的测量孔,利用激光经纬仪通过辐线交汇点向上垂直投射至上层空洞处的透明靶上,确定上一层楼四角控制轴线交汇点,再利用经纬仪将四点转角交汇复核,即可得到上层楼层的控制轴线平面,利用该平面控制体系即可控制上层楼的施工位置。 
  4.4 主楼施工控制放线及垂直度控制 
  在基础施工完成后,根据主楼基础施工放线控制点。新埋设控制点作为主楼平面放线,垂直引升原始点,各控制点间的距离、夹角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钢尺检查、复核、确保无误,各控制点其精度必须符合高层建筑施工规范要求,并按要求做测量放线记录,填写表格的编号或表样。 
  各控制点的向上传递采用激光经纬仪向上投测点至同一楼层,在同楼层的各控制点经采用经纬仪或平面检测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各轴线的施工放线工作。塔楼各控制点在向上传递,引出十字墨后,将其预留投测孔封闭再补出各控制点作为主楼零上结构施工的轴线放线及垂直引开的依据原始点,在向上传递中,此方法可按每隔3 层封闭一层向上传递,其确保轴线及垂直度的准确性。在塔楼平面外设置明显的投测标志,作为向上引升后校核平面位置的飘移、扭转的检查控制依据。 
  4.5 各楼层水平标高传递 
  以施工图纸给定的±0.00标高作为水平标高依据,从建筑外引测至建筑内以利向上传递的部位,电梯井、管道井的内墙上作好明显标记作为结构施工向上引测的标高依据,每个楼层标高以此依据作为原始点用经校检后的50m钢尺向上丈量,并作好标记作为本层的水平标高依据。 
  首层占地面积较大,楼层层数各异,在施工中应引测多个水平点依据绘制平面图并标明各点的标高,将资料交各栋号施工员,因此必须采用闭合法检查多个水平依据点满足施工测量规范要求。 
  5.施工沉降测量 
  当地下结构施工完毕,首层结构施工时依据施工图纸,在需要留设沉降观测点的柱子上埋设沉降观测点,观测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沉降观测点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从而影响数据统计。沉降观测点的埋设:在剪力墙±0.000标高以上50cm处开洞,将直径25的钢筋或铆钉,制成弯钩形,平向插入洞内,再以1:2水泥砂浆填实。当要在柱子上设置新的观测点时应注意:新的观测点应在柱子校正后二次灌浆前,将高程引至新的观测点上,保持沉降观测的连续性,新旧观测点的水平距离在l.5m以内,以保证新旧观测点成果的相互联系。新旧观测点的高差不应大于1.5m,以免由旧点高程引测于新点时,因增加转点而产生误差。 
  结语 
  在测量放线过程中,由放线错误而造成的房屋错位现象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设施功能的需求。因此,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就必须加强房屋建筑测量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先进测量仪器的引进与应用,并根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充分发挥工程实践经验,把握施工中的重难点,从而保证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可以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钟世航.关于建筑测量放线的几点认识[J].勘察科学技术,2009(4). 
  [2]郭春喜.浅谈建筑测量技术的应用与质量控制[J].测绘科学,2010,32(1). 
  [3]李凤.如何有效控制建筑测量的准确性与精确度[J].建筑工程,2011,29(1).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对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探讨
https://m.gc5.com/chgc/chlw/10346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