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测绘论文
  3. 内容

导线测量:“三联架”“四架法”“省点法” 全解析

如果采用全站仪和(经纬仪)进行测角量边,则导线测量工作要简单迅速得多。目前 先进的全站仪均有配套的棱镜、觇标和“三联架”基座设备,即仪器头和棱镜觇标可以共用相同的基座与三脚架(如下图所示)。

这样,每个三脚架连同基座可只整平对中一次,随后在搬站时,只需移动仪器头和棱镜觇标,面不必移动三脚架和基座。有了“三联架”设备,可以简化工作组织, 提高工作效率,井减少对中误差对测角和量边的影响。

视不同情况导线测量可以用“三架法”“四架法”及“省点法”等多种方法来完成。

1、三架法

如下图(a)所示:

欲从已知导线点A 和 B 开始施测导线A—B—1-2-3 … , 首先在B点安置全站仪整平对中,在后视点A 和前视点1安置觇标整平对中。测完B站后,B 点及1点的三脚架和基座保持不动,将B 点的仪器头移到1点,直接插入原已安置好的三脚架基座中,将A 点的棱镜觇标直接插入B点的三脚架基座中,而将A点的三脚架和基座移到2点整平对中,并将1点的棱镜觇标插入2点已整平对中的基座中,即可开始第二站(即1点)的观测。

由此可见,每观测完一站,只需在新的前视点上将三脚架和基座整平对中一次,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四架法

由上图(a)可以看出,当测完B 站后,需将原后视A 点的三脚架和基座移到新的前视点2去整平对中,不但距离远,而且有时前视点2 不易马上找到,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为此,可以再配备第四个三脚架和基座,当仪器在B 点观测时,第四个三脚架和基座已提前在2号点整平对中,因此在测完B 站后,马上可将仪器头移到新的测站点1开始观测。当然,由于有了第四个三脚架和基座,所需入员也相应增加。

这种方法最适合于突击性导线测量,例如利用节假日井筒及设备大修时,巷道内较为空闲的时机, 组织较多人力进行基本控制导线或贯通导线测量。

3、省点法

如上图(b) 所示,当并下测量复测支导线,或对于已经测过的导线进行检查测量时,往往只需要由原已知起始点A、B 开始,测到另一端的最终边C、D,而不一定非要在中间点1、2、 3…上整平对中。这样,就可以类似于水准测量那样,只在开始时在B 点 和A 点分别安置仪器和棱镜觇标整平对中,而前视点可以任选在适当的位置1'即可,1'点既不需要保留,也无须对中,只需整平。同样,2',3'…等中间点也可临时选择,只整平而不需对中。直到最后到达终点C和D 时,才需对中和整平,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导线测量:“三联架”“四架法”“省点法” 全解析
https://m.gc5.com/chgc/chlw/1045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