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绘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测绘技术,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与测量设备紧密联系,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测绘,消除了传统测绘工作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测绘技术也会更加的先进和完善,其应用功能也会进一步提升。将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测量活动中,不仅可以加快工程测量速度,而且能够得到准确的监测数据,为后续施工活动的推进提供良好参考。 1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优势 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在实际测量时获取地势三维坐标的方式较为特殊,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应用中,会先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建筑工程场地范围进行航拍,随后进行航测影像矢量化,接着使用GPS-RTK获取地形的三维坐标,并用全站仪补测GPS信号较差地区三维坐标,包括许多特殊地形的具体位置情况。整个测量过程使用仪器的精密性较高,获取的三维坐标数据也更精准。然后,使用三维扫描技术全方位扫描待测量地物,根据得到的数据来组建三维测量模型。这种测量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工测量误差,根据测量结果合理设计建筑工程建设方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2 自动化水平高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应用中,也具有自动化水平高的应用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测绘仪器的自动化水平较高,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类自动化测量仪器,这样也可以加快测量活动的开展进度,提高测绘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2)得到的测量数据也会录入CASS、Auto CAD等计算机软件中展开进一步处理,计算机软件在应用中,其工具可以顺利实现自动识别、准确选择、处理计算等工作,这样也可以规范整个绘图过程,得到更加科学与准确的绘制结果。 1.3 数据完整度高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内建筑工程已经取得了良好发展,施工规模、施工高度也在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受到个性化需求观念的影响,工程测量复杂度也在增加,如一些多棱角结构、曲面结构等,传统测量方法容易带来误差较大、完整度低等问题。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规避这一类问题,提高所整理数据的完整性。而且在技术应用中也可以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进行测量工作,从而为后续相关工作的进行奠定良好基础,提高建筑工程测量结果的合理性。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需做好相应的基础准备工作,以构建可靠的工程测量环境,便于后续测量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内容。 (1)在测量活动开始前,需要按要求进行测量设备相关参数校核,确保测量设备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可以得到完整、准确的测量数据。 (2)测量单位在工作中,会对甲方移交的测量水准点、坐标点进行复核,等待各项参数完成校核之后才可以进行测量。并且在测量活动中,所准备的水准点、坐标点数量不能少于3个,以便于各项监测活动的快速进行。 (3)在确定各项参数合规性之后,测量单位也会加强与施工单位的信息交流,做好水准点与坐标点的保护工作,确保所有测量数据坐标的一致性。另外,整个测量过程需使用统一的坐标系,如北京54、西安8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等。 2.2 构筑物基础测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开始前,需要对该地区地形分布情况进行测量,借助计算机软件来整理地形数据并上传到数据库中,便于相关人员有效处理数据信息,为后续工程施工计划的拟定提供参考。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地形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会积极引入三维激光扫描仪、数字化测图设备,以满足相关工作的开展要求。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1)采用GPS静态测量获取数据,通过基线向量的结算及网平差提高所得数据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2)对于该地区地形的碎步数据进行整理,这些碎步数据录入软件中来进行编辑,对外输出相应的专题图形,为后续相关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会遵循“获取外业数据—绘制外业草图—内业数据整理—内业详图绘制—外部巡回检查—输出专题图形”的流程展开作业,以提高所整理数据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在地质勘查活动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1)在目前的地质勘查活动中,RTK技术属于常用的测绘技术,所得到的三维坐标可以优化二维测量数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应用中,可以顺利实现各类数据的自动化更新测量,过程中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化控制,提高智能化管理过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2)在测绘技术的应用中也会对已有图纸进行扫描,有效提升建筑地图的利用效率。对于扫描得到的信息进行统一整合,形成相应成图,对于其中存在遗漏、重叠的坐标点,也会通过补测的方法来获取准确数据,借此提高成图的应用效果。 2.3 布设测量控制网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1)基于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测量资料,对于该地区的基本特征、场地覆盖面积等内容进行分析,所有控制点数量、密度与位置需满足控制网测量要求,确保所获取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2)技术在应用中也会基于实际情况对平面控制点进行加密和标记处理,在设置平面控制网络时,也需要遵循相邻加密控制点相互通视原则,控制点需要选择视野开阔的区域,所选控制点需要尽量避开工程施工影响区域,在恰当位置埋设混凝土预制桩,利用混凝土浇筑加固。 (3)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这些资料进行记录,录入三维坐标体系中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复查时可以快速锁定对应坐标点,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高程控制网构建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1)在前期平面控制网测量过程中,会根据不同工程要求,采用不同等级水准测量,选择相应的测量路线,如附和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得到的数据会进行平差计算,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来搭建高程控制网。同时,根据水准测量规范,明确测量时的前后视距与前后视差,抵消视准轴不平的误差,待所有数据完成采集后,进行闭合差计算,这也是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时需注意的内容。 (2)技术在应用中也会基于实际情况对高程控制点进行加密和标记处理,并且借助技术软件提供的便利条件,可以快速完成各类数据的应用整理,同时,可以对这些应用数据具体参数进行快速计算,得到准确的高程控制测量数据,提高所整理数据的利用价值。 在构筑物轴线监测活动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1)在目前的构筑物轴线监测活动中,其主要的监测内容包括地下室轴线监测、主体建筑轴线监测等,以主体建筑轴线监测为例,在监测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将激光铅垂仪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关联在一起进行应用,激光铅垂仪技术在使用中可起到轴线投测传递的作用,便于数字化测绘技术对这些信息展开进一步处理,提高所整理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 在建筑工程建设活动中,原图数字化处理属于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原图数字化处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此类数据在工程施工中的有效性。在对原图进行处理时,需要确保所有整合数据的准确性,防止控制点布设期间出现偏差、地形点偏移、界址点容错率高等情况。而且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中,也具备了更高的应用效率,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提前明确原图中需要处理的具体内容,随后依托GIS系统来对原图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准确的进度、比例尺等参数,为施工方案的拟定提供良好参考。另外,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中,还可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重新测绘原图,过程中需要按要求做好数字化布设工作,借此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物点、地形点等参数,确保施工位置的准确性。 3 提高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效果的措施 拟定可靠测绘方案,可以加快测绘活动的开展进度,提高所整理数据的完整性。从具体实践情况来看,需注意以下内容。 (1)对于现场的基础情况进行整理,了解该区域的水文条件、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施工条件等内容,以此为基础来拟定相匹配的测绘方案,细化测绘方案中的相关内容,提高方案内容的指导性。 (2)测绘方案落实过程中,也会整理相应的反馈数据,动态调整测绘方案中的相关内容,提升方案与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改善网络应用环境,能够提高数据信息传输过程的时效性,提升所整理数据信息的利用价值。从具体实践情况来看,需注意以下内容。 (1)对于现场已有网络条件进行整理,结合GPS测绘技术的数据传输需求,和5G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建立覆盖整个作业区域的通信网络,营造良好的信息传输环境。 (2)基于需要GPS测绘技术获取到的测绘数据会按照一定频率进行传输,过程中也需要做好网络传输方式的合理化选择,以此来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快速传输,提高做整理数据信息的利用价值。 组建高水平监测队伍,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测活动的影响,提高所整理监测数据的合理性。从具体实践情况来看,需注意以下内容。 (1)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筛选可靠的监测人员,组建高水平的监测队伍,为后续活动的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2)监测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进行不定期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安全、施工、应急等方面知识,搭配可靠的测试体系,提高参训人员的重视程度,便于后续工作快速展开。 4 结 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测绘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应用中具有测量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等应用优势,目前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在建筑工程测量活动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加快测绘活动的开展进度,提高数据信息传输过程的时效性,为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拟定提供良好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中需要做好高水平监测队伍组建、测量误差控制等工作,从而在加快工程测量速度的基础上,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7]董昊锦.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13):185-188.
2.2.1 地形测量
2.2.2 地质勘查
2.3.1 平面控制测量
2.3.2 高程控制网
3.1 拟定可靠测绘方案
3.2 改善网络应用环境
3.3 组建高水平监测队伍
3.4 加强测量误差控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