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条所有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应实行同级换手测量。彻底换手测量,须更换全部测量人员、仪器及计算资料;同级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和计算人员。 2017-02-19
-
工程项目部接到定测资料后应对资料进行复核、计算,并报公司工程管理部精测队要求导线复测,精测队应立即组织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桩橛进行同精度的导线复测。复测时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面三刀人换手测量的方法进行。 2017-02-19
-
做好施工控制测量工作,制定测量线路,加密导线点及水准点,并熟悉控制标志的位置,保护好测量标志。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完成复测和加密上报工作,不影响工程的进一步开展。 2017-02-19
-
转弯半径为350米时,根据计算每环楔形量为16mm,故按照排环表进行推进,当与设计轴线偏差达到15mm左右时,则采用楔形环配合超挖刀超挖增大建筑间隙的办法进行纠偏,楔形环的楔形量为48mm,调整时注意拼装位置,并防止出现调整过大现象,本着勤纠少纠的原则进行纠偏。 2017-02-15
-
当策动机气缸圆度,圆柱度误差超过规定的标准时,如汽油机的圆度误差超过 0.05mm 或者圆柱度误差超过 0.20mm 时,联合最大磨耗尺寸视情进行修理尺寸法镗缸或者更换缸套修理用量缸表测量气缸圆度误差,在同一横向截面内, 2017-02-15
-
最终要的结果是地面测量坐标,但关键问题是将a(x,y,-f)转化为a(X,Y,Z),即将像空间直角坐标转化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可以发现从 a(X,Y,Z)转化到A(Xt,Yt,Zt)只是简单的平移变换。 2017-02-15
-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将被测液体倒入U型管中适量;②将已知密度为ρ0的液体倒入U型管的另一边适量(如图2所示);③以两种液体的界面为标准,用刻度尺测得两种液体的界面到液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④则液体的密度为:。 2017-02-15
-
墙立面装饰造型放线是根据设计图上的几何尺寸及位置要求及施工材料的具体状况而设定在墙立面上。通过放置控制线,一般为基层完成面线和面层完成面线,若墙基体本身不平整,则还加放一条墙体结构基准线。让施工人员按照要求施工,达到装饰完美的效果。 2017-02-15
-
使用万用表电流挡测量电流时,应将万用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因为只有串连接才能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与被测支路电流相同 。测量时,应断开被测支路 ,将万用表红、黑表笔串接在被断开的两点之间。特别应注意电流表不能并联接在被测电路中 ,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极易使万表烧毁。 2017-02-15
-
如果要测量的是一个闭合的图形,只需要用鼠标左键点一下待测量闭合图形的任意一点,然后回车,面积和周长就都计算并显示出来了。 2017-02-15
-
“质量”最简单的概括:事物(件)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所反映结果的表现。工程质量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何保证、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点:过程操作与监控是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在过程操作阶段,工程测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7-02-15
-
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1:500与1:1000比例尺测图,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1:2000比例尺测图可适当综合取舍,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小巷可不表示。 2017-02-15
-
基槽开挖边线放线基础开挖前,先按基础剖面图的设计尺寸,计算基槽开挖边线的宽度,然后根据测绘点找出基础外边线,根据地勘报告了解土层情况,根据土层确定开挖放坡宽度,拉上施工线,按照线撒出开挖边线,开挖边线应包括工作面及放坡宽度。 2017-02-10
-
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所组成的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2017-02-10
-
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 2017-02-10
-
一般情况下是在预先选好的内控点位置上预埋钢板,用经纬仪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做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大线锤怎样往上吊比较方便。用线锤尖对准轴线的基点,当线锤对准基准点时,用对讲机通知楼层上人员定位。 2017-02-10
-
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的监测等过程中,具有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等的职能。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对施工过程等问题起到预报作用,及时做出较合理的技术决策和现场的应变决定。
2017-02-10
-
丙级: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物次要的轻型建筑物通过以上规定,可以看出,30层以上的建筑肯定要进行沉降观测;未经地基处理的30层以下的一般的高层建筑,不需要沉降观测。 2017-02-10
-
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 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2017-02-10
-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 201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