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节能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节能是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的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是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各种能源的损坏。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能源危机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最大的困扰和制约因素,在此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介绍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
随着可持续化发展口号和走绿色环保道路的提出,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在建筑过程中,节能不仅仅是对建筑材料的节能问题,更有各种辅助设备的节能和电气设计的节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的高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选择合理的照度标准
当前建筑中照明一般分为局部照明、混合照明两种。在能够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之下各种照明都应当以节约电力。应恰当选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种方式。例如大空间的车间及办公楼,只用一般的照明方式,用较多灯具也很难达到精细视觉作业要求的照度;如果按要求设置一个局部照明的光源,用电较少便可达到所需要求。
1.充分利用自然光,这是照明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自然光是照明的最佳方式,也是各种资源节能额度主要因素,在设计中电气设计人员应多与建筑专业配合,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之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地结合,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工照明电能。
2.照明设计规范规定了各种场所的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等等。照明在能够达到照明标准的情况下应当满足节能,而不是以一味的追求空间的亮度而忽视其他各方面环节。照度标准是不可随意降低的,也不宜随便提高,要有效地控制单位面积灯具安装功率,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场所)应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T8管)及紧凑型荧光灯,高大车间、厂房及体育馆场的室外照明等一般照明宜采用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高效气体放电光源。
3.在各种设备的选用过程中,大力的推广使用低能耗性能优的光源用电附件,选用各种节能型工具和照明措施。如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触发器以及电子变压器等,公共建筑场所内的荧光灯宜选用带有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优先选用电子镇流器,气体放电灯宜采用电子触发器。
4.改进灯具控制方式,采用各种节能型开关和无危害的先进技术开关,这也不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电方法。根据照明使用特点可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在各个公共场所可以采取光线开关和声控开等。在卧房、病房、客房等床头灯可采用调光开关,高级客房采用节电钥匙开关,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可采用程序控制或光电、声控开关,走道、楼梯等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共场所可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二、合理选择控制方式
根据照明使用频繁程度等特点,可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对各个功能不同的地区选择各种不同种类的开关。对病房、卧室、客厅等床点位置及餐厅、酒吧、舞厅,可考虑设置调光开关;旅店客房采用节电钥匙开关;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可采用程序控制式光电自控装置;路灯宜分组控制,推荐采用夜间节能控制方式;走道、楼梯、雨蓬、卫生间及其他人员停留时间较短可设置定时开关;卫生间灯具选用远红外线开关控制(带光控),排气扇选用另一只红外线开关(不带光控),天黑有人灯亮;只要有人(日、夜)排气扇开启,从而较好解决了令人烦恼的卫生间灯、排气扇控制问题。目前常见的定时开关有:触摸式延时开关、声光控延时开关、红外式延时开关。
三、选择合理的供电线路和导线截面
在电力的损失过程中,供电线路是电力主要消耗损失之一。根据建筑的规模、用电负荷性质及容量,使电气间位置合理的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减少供电半径、减少电能的损耗。据统计,照明线路的损耗约占输入电能的4%左右,影响照明线路损耗的主要是供电方式和导线截面积。
四、选择高效电光源及配套装置
通过科学合理的照明设计,采用各种高性能,寿命长,安全性能高的照明工具和电气产品。如高效节能灯、节能电子镇流器、电器附件,最终达到高效、舒适、安全、有益于环境保护和人们身心健康的标准。
1.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大多数的用电工具和设备都是采用电磁感应原理生产的,它是一电磁感应技术为基础进行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φ,其计算公式为:cosφ=P/S=P/(P2+Q2)1/2在电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如何使得配电系统功率因数尽可能接近于1,使得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降低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是配电系统节能的途径之一。采用无功补偿通常有二种方式,集中自动补偿和就地固定补偿。
2.用电功率是供电工具使用的主要依据,是其产生效率的主要评价标准。功率因数提高了可以减少线路无功功率的损耗,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前面提到的输电线路损耗ΔP中包含了线路传输有功功率时而引起的线损和线路传输无功功率时引起的线损。传输有功功率是为了满足建筑物功能所必须的,是不变的。而在供配电系统中的某些用电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灯具的镇流器以及很多家用电器等都具有电感性,会产生滞后的无功电流,它要从系统中经过高低压线路传输到用电设备末端,无形中又增加了线路的功率损耗。然而这部分损耗是可以避免的,具体方法有:
3.减少用电设备无功损耗,提高有用电设备功率因素产生的各种工作生产值。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在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如同步电动机等,电感性用电设备可选用有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等。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可产生超前无功电流抵消用电设备的滞后无功电流从而达到提高功率因数同时又减少整体无功电流。在具体工程设计中有采用分散就地补偿和高低压柜集中补偿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电动机节能设计
电动机是建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具,是各种电动器械中所必备的基础条件。减少电动机损耗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数。在工程设计中应选用高效率的电动机,但是在具体工程中电动机通常都是水暖及建筑等专业设备所配套的,由设备制造商统一供应的,所以节能措施只能贯彻在运行过程中。
五、结语
能源危机已成制约当前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应对我国的能源供应不能持续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节能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因素和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电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电力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是他不是一种无限制可以挥霍的能源。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但我们应该注意并认识到由此而产生的相应危害,节约用电,从而保证我们在享用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现状造成明显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