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鄄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提出了工程运行管理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鄄城县;饮水安全;工程管理
鄄城县位于菏泽市西北部,总面积1042km2。包括15个乡镇,2个办事处,491个行政村,总人口83.6万。随着近几年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大幅增强,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生活用水大幅提升,安全饮水显得日益重要。过去鄄城县人畜饮用水水源大部分为水质不达标的浅层地下水,水中含盐、含氟量高,长期饮用,轻者引起牙釉质缺损,牙齿发黄,重者关节、骨骼变形,甚至出现瘫痪,对人体身体健康极其不利。近年来,鄄城县大力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完成验收的供水工程已移交到企业进行管理。其中箕山河净水厂运行正常,对北部11个乡镇进行供水运行。电厂水库净水厂(由企业投资的1.5万t/d扩建)已完成扩建任务,对南部5个乡镇进行供水运行。以上两个水厂均实现了饮用安全地表水的目标。
1工程运行管理模式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供水公司具体负责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生产经营,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接受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对于供水公司和国家共同投资的供水工程,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制度,确保工程良性运营。工程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和分级负责经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各供水厂成立由群众代表组成的用水协会,协商决定工程运行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同时组建供水站,每处设管理人员5~6名,各项目村为一个用水小组,设群管员一名。供水站人员设置根据《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而定。为减少人员设置,实行交叉定岗,一人多岗,行政管理人员兼做会计,技术管理人员兼做运行负责人,运行人员兼做计量抄表、水费征收和安装维修。村内水表由群管员负责,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管理制度,接受协会监督,实行企业化运营。具体做法如下:
1.1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借鉴以往实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的管理经验,建立良性运行机制,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水农[2003]503号文);依据《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对供水管理单位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定岗定员、工程质量、供水水源、供水水质、供水水压与水量、运行管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提出具体要求。积极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操作方案,积极探索股份制、承包、租赁、拍卖等模式,做到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不同工程特点明确产权和管护形式,制定合理计收水费、以水养水等规章制度和管护措施,以促进供水工程尽快走上良性运营轨道。
1.2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1)工程维修服务。供水公司成立了供水工程维修服务队,保证工程及时维修和正常供水。全面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公开维修电话和监督电话,实行24h服务,因维修或其他原因造成停水,事先张贴停水通知,明确停水时间。2)提高管理水平。要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长期运行,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为此,供水公司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推广技术含量高又方便实用的水处理技术,使供水工程发挥更大的效益。并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定期开展技术培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形成一支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提高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水平。
1.3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和供水应急预案
1)水质化验与检测。供水工程饮用水水质检测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和《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SL308)的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水质检测体系。供水公司成立了水质监测中心,对所管辖范围内的供水水源进行水质化验,确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2)工程供水应急预案。为确保供水及时、安全,制定工程供水应急预案。箕山河净水厂与雷泽湖净水厂同为备用水源,两处水厂主干供水管网相连通,当某一水厂发生事故时,另一水厂可向事故水厂的供水范围应急供水。同时,原有的联村供水工程深井水源可做为两处净水厂工程的应急备用水源,使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调用。
2工程运行管理的保障措施
2.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实行饮水安全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县水利局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抓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的实施工作。层层签订供水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级和部门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开展部门协作,计划、水利、财政、农业、国土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协作,明确各部门责任,各负其责,形成推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合力。
2.2饮用水源保护
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已制定并开始实施的山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为了对水资源实施有效保护,达到各功能区划水质及水量的要求,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科学用水、计划用水,保持水的基本平衡。对全县水系进行综合治理,使河湖水体水质达到环境质量防治目标。加强对水源的监管,确保进入水库的水符合国家地表水(湖库)环境质量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对于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坚决不准入库。严格限制旅游观光对水质的损害,防止人为破坏,必要时可采取半封闭式或封闭式管理。建立供水水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县级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供水工程供水水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严格实施供水水源保护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供水水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2.3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公示栏、公告栏等一切宣传工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强化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宣传工程建设决策过程,宣传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工程建设、工程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全县居民参与、支持鄄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的意识,营造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工程长久运行使用。
3结语
良好的工程运行管理极其重要,不仅关系到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群众健康生产状况的改善,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不仅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还会极大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