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1.1道路工程 a、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b、设计车速:40Km/h,c、道路标准横断面21m,其中车行道宽度为15米,两侧人行道各为3.0米 d、道路结构:机动车道:4cmAC13细粒式沥青砼+8cmAC25粗粒式沥青砼+3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0cm塘渣垫层。人行道:5cm彩色人行道板+3cm砂浆卧底+15cmC15砼+10cm碎石垫层 1.1.2桥梁工程 a、桥梁宽度:21米,其中车行道宽度为15米,两侧人行道各为3.0米 b、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3.5Kn/m2。 c、桥梁分跨和结构:单跨20米简支梁,桥梁与河道斜交,桥梁与河道夹角为5度。上部采用20米后张预应力空心梁板;下部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钻孔桩基础。 1.1.3隧道工程 A、地质情况:新开隧道地处杨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的过渡带,位于江山——绍兴深断裂北西侧,区域构造线主要呈北东向展布。拟建线路北侧分布有一条区域性断裂带分布走向为北偏东45°。北干山南北两侧山前平原区分布第四系全新统滨海组(Q4m-al)、冲积层(Q3al),由浅部灰色淤泥质土、粉土和深部灰黄色粉质粘土、灰黄色圆砾层组成;北干山麓斜坡及山前坡地分布在有坡积~残积层(Q2dl-cl),由灰黄色含砾粉质粘土组成。第四系为海陆交叉相沉积,海侵频繁。整个隧道通过区地质构造节理裂隙发育,节理主要为∠62°~∠185°倾角,多呈闭合状,局部微张,面平直,局部有扭性节理。北侧进硐口段岩石较破碎,易产生坍塌、掉块,属Ⅴ级围岩,硐身段岩石较完整,围岩质量较好,节理发育,也有可能产生掉块,属Ⅲ~Ⅳ级围岩,但隧道上方有原防空洞分布。出硐口段岩石较完整,围岩质量较好,但埋深较浅,整体稳定性一般属Ⅳ级围岩。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