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 2.编制依据 3.监理工作流程 4.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质量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6.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理措施 说明:本细则为通用版本,各个监理机构应按照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1.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介绍) 1.1 工程概况 (简介:工程名称、位置、参建单位及工程主要内容等) 1.2 专业工程特点和监控要点 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是综合性、艺术性和独特性。园林绿化工程内容多样化、复杂化,工程规模日趋大型化,园林绿化工程与土木、建筑、市政、灯光及其它工程协同作业日趋增多,园林绿化工程还涉及美学、艺术、文学等相关领域,其艺术文化内涵逐步提高,此外还具有施工方法不一,质量要求不一,季节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而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程项目的质量更难以控制。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介绍本工程专业特点,确定监理工作重点) 1.2.1园林绿化种植工程(以下举例仅供参考) 1.2.1.1本绿化工程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有以下特点: ⑴ 植物类别丰富,品种充实。植物类系包括了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常绿草本地被、水生植物、草本花卉等八大类。 1.2.1.2本绿化工程植物材料的监理工作重点: ⑴ 对投入材料和设备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均应进行全面控制,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要做到层层把关。严控进场的种植土质量,苗木质量和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灯光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⑵ 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切实可行和详尽的施工方案,并注意方案的整体性。方案应包括绿化工程中的种植前土壤处理、苗木运输和假植、种植穴或槽、树木种植、大树移植及土建工程中的叠山、塑山、小品工程和园林景观照明工程等方面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和质量控制点等内容。 ⑶ 严格监控样板区段的施工质量,确定样板段的质量标准,以样板段为标准进行推广施工。 ⑷ 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 1.2.2园林地面工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介绍) …… 1.2.3 屋顶绿化工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介绍) …… 1.2.4 垂直绿化工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介绍) …… 1.2.5水景工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介绍) …… 1.2.6假山叠石工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介绍) …… 1.2.7园林小品及园林建筑工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介绍) …… 1.2.8 园林给排水、园林供电照明工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介绍) …… 1.2.9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介绍) …… 2、编制依据 2.1 设计文件 2.1.1本工程设计文件、设计补充文件及说明、设计变更等设计文件,与设计有关的标准图集及说明。 2.1.2 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2.2 监理文件 2.2.1本工程的监理规划。 2.2.2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2.3总包、分包施工单位的施工合同 2.4 园林绿化工程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技术规程等 (注:“编制依据”内容,宜根据各自工程具体情况适当予以增减。) 3、监理工作流程 4、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目标值 4.1监理工作目标值(根据各自工程具体情况编制) 目标值应依据监理合同的相关要求、监理规划中的监理工作目标、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的特殊要求等内容确定。 4.2 事前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监控要点 4.2.1 设计施工图的会审和交底 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工程师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应对照国家颁发的有关法规 、规范、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审阅。领会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的主导思想,园林艺术构思,使用的设计规范,园林绿化工程总体平面布局与竖向设计要求。掌握工程特点和监控要点,提出设计图纸和说明交代不清或有疑义之处。 ⑴ 施工图、说明、节点、详图、各类技术指标和要求等是否齐全,其设计深度是否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例,陡坡植草防护的方式、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否绘制施工图;对重黏土和重盐碱土是否提出改良要求和质量标准,是否存在不便于施工的技术问题,或易导致质量、工程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 ⑵ 设计图是否提出工程上所使用的有关材料、构配件、设备、苗木、花草、种子的要求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等。例,相近相邻的各树种之间是否互相适应,特性方面是否存在相克现象。对大树移栽,对景观草坪和足球、棒球、垒球等球类练习场、休憩等开放性运动草坪是否提出特殊要求。 4.2.2 审核施工企业资质及专业人员资格 ⑴ 承担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业绩。 ⑵ 承担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制定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分包管理制度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等有关质量方面的各项制度。应对从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做好配备《施工技术标准》等一系列工作。 ⑶ 园林绿化工程的大部份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在某些部位仅凭设计可能难以体现要达到的效果,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因此,承担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企业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园林绿化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和绿化专业技术人员,例:绿化专业施工员、专职质量员等,管理人员应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特殊工种和技术工种人员应有相应的上岗证书。 ⑷ 施工企业应加强假山工培训和技术考核,施工人员应具有假山叠石等级证书,无证书的施工人员不得主持假山叠石工程。 4.2.3 审核《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是园林绿化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施工之前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是搞好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理的关键。 施工单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种植前土壤处理、苗木运输和假植、种植穴或槽、树木种植、大树移植及土建工程中的叠山、塑山、小品工程和园林景观照明工程”等方面都要有较为可行和详尽的方案,并注意方案的整体性。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施工,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园林绿化工程全部施工内容,例:栽植施工方案应包括:重点部位的植物造景预案、样板段栽植预案、地下管线的保护和障碍物处理预案等内容。 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必须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地方颁布的规范和标准,其内容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求和具体技术措施、样板段制作计划、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计划、隐蔽工程验收计划、材料进场检验复试计划、现场实体检验计划等主要内容。 ⑵ 审查承包单位对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意图、艺术要求及工程特点的理解和表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⑶ 审查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是否确定了重大技术措施,例:关键性的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水景工程施工的防渗措施,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栽植施工方案中反季节栽植的技术保证措施等,这些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⑷ 审查施工单位是否根据《假山叠石工程施工规程》DBJ08—211—94制订了假山叠石工程的施工现场操作工艺流程。 栽植工程设计图存在的局限性是否已在施工方案中得到补充,且满足施工要求。 ⑸《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程序: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总承包单位应编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其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报项目监理机构,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对规模大、工艺复杂及艺术要求高的园林绿化工程,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审查意见,并将此《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待复审后再报送建设单位。 4.2.4核验施工测量放线成果 ⑵项目监理机构应复核控制桩的校核成果、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由测量监理工程师签认。 ⑶ 现场监理应对控制桩的保护措施进行检查。 ⑷ 种植定点、放线 ① 定点放线要以设计提供的标准点或固定建筑物、构筑物等为依据。 ② 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要准确,标记要明显。定点放线后应由设计或有关人员验点,合格后方可施工。 ③ 规则式种植,树穴位置必须排列整齐,横平竖直。行道树定点,行位必须准确,大约每50m钉一控制木椿,木椿位置应在株距之间。树位中心可用镐刨坑后放白灰。 ④ 孤立树定点时,应用木椿标志树穴的中心位置上,木椿上写明树种和树穴的规格。 ⑤ 绿篱和色带、色块,应在沟槽边线处用白灰线标明。 ⑥ 自然式种植,定点放线应按设计意图保持自然,自然式树丛用白灰线标明范围,其位置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树丛内的树木分布应有疏有密,不得成规则状,三点不得成行,不得成等腰三角形。树丛中应钉一木椿,标明所种的树种、数量、树穴规格。 4.2.5 监理机构应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 4.2.6 监理工作交底 ⑴ 总监理工程师主持施工监理交底会,参加的人员主要有: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建设单位代表;项目监理机构有关人员。 ① 明确适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阐明有关合同中约定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② 介绍监理工作内容、监理机构的组织、监理工作的程序和流程、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监理工作制度。对有关报表、施工资料报审及工程数据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针对工程特点,提出本工程的质量控制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4.2.7 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与检验批的划分 根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701-2008),园林建设工程包括绿化(盐碱地排盐和隔淋层、屋顶种植和垂直绿化种植、行道树、水生植物等)、园林建筑及小品、假山叠石工程等范围。 开工前,施工总承包单位应会同建设单位、项目监理机构共同协商、确定构成建设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作为施工质量检验、验收的基础。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701-2008)进行划分。) 4.2.8隐蔽验收部位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按规定确定隐蔽验收部位) 4.2.9 设立工程质量预控点(见证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 ⑴ 确定见证取样和平行检测的项目: ①绿化栽植工程:填方工程土壤的压实度;栽植土回填采土点土样的理化性状;栽植层土壤理化性状;绿化工程种植材料、病虫害检查防治指标;渗水管材、渗水填垫层材料(有必要时进行抽验);灌溉用水的水质化验。 水生植物栽植工程:饮用水源水域采用的栽植土和栽培基质,栽培前必须经有资质的化验室化验。 ②园林建筑和构筑物、建筑小品工程:钢材及钢材焊接件;水泥、黄砂及水泥砂浆、混合砂浆试件;混凝土抗压标养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抗渗试件;防水材料;土工试验等项目。 ⑵ 编制《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旁站计划》,确定监理旁站的部位和内容。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按规定确定旁站部位和内容。下表仅供参考) ⑶全程见证功能性试验 安装工程包括: 管道试压和清洗施工;各项功能性试验;各种设备的调试。 4.3 事中控制——施工实施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应坚持预防为主。对重点部位进行旁站监理,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监理机构以设计图纸及验收规范和标准为依据,检查督促承包方全面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机构运用巡视、旁站、跟踪检查、见证取样和平行检测的方法,时刻关注现场的施工状况,坚持严格监督、规范监理,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进度和安全生产进行严格监控。对于首件样板、隐蔽工程和关键节点施工以及材料现场取样、功能性试验过程进行旁站监理(并留影像资料),实行全数检查,不留质量隐患。发现问题应立即提出,并督促施工单位认真落实、全部整改,复查合格后才同意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3.2植物材料、建筑材料、构配件、制品质量预控要点 4.3.2.1 材料预控要求(宜根据各自工程具体情况编制) ⑴严把材料采购关 ① 审查材料供应商或生产厂家资质(注:材料若从供应商处进货,应审核供应商和生产厂家的资质。若从厂家进货,应审核生产厂家的资质)。必要时,监理人员应与施工单位共同到产地一起看苗、定苗、号苗,并当场拍摄苗木照片,留底备查。 ② 严格按《工程量清单》和设计说明书的要求采购苗木,树种、规格和数量及产地必须符合要求。 ⑵ 进场材料检查 ①所有进场的材料和构配件均实行“先检验,后使用”的制度。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质量保证资料(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验报告、建筑材料备案证明及相应验证要求资料)。核验进场的实物质量(材料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可视质量”),必须做到货证一致,质量证明文件合格有效,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识上注明的性能指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外埠进苗必须报送《检疫证明书》,本地苗要有苗木出圃单。 ③ 对落叶乔木,监理机构应提前通知施工单位,要求供应商在产地严格按规格号苗,同时标明苗木的栽植线。 ⑶ 对未经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种植材料、构配件、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对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监理人员不得签认,并应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撤出现场。 4.3.2.2 落实建筑材料现场抽样取样制度。 对需要进行复试的建筑材料,监理机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法定检测机构复验,待材料复验报告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规定之后,才能同意进场使用,并建立《建筑工程材料监理监督台帐》。 4.3.3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监控要点及措施 4.3.3.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及措施 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及规范规定的程序对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控。 ⑴ 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完成各类材料的检查和报验工作。 ⑵ 严格控制种植土质量及厚度、灌溉用水的水质、栽植土和栽培基质量。 ⑶ 严格控制栽植样板区段(点)或样板穴(槽)的施工质量。 监理机构应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跟踪检查栽植样板区段(点)或样板穴(槽)的施工情况,从人、机、料、法、环境五方面予以控制,对工程质量跟踪监控、抽查和检测、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偏差,样板区段必须经参建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⑷严格按照《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旁站计划》确定的部位和内容进行旁站监理,认真、详细和真实地填写《监理旁站记录表》。 ⑸ 严格控制种植、栽植工程的成活率: 注意施工作业环境和气候条件,例,移植大树不宜从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差异大的地区选备大树。 对非正常植树季节(反季节)种植施工及冬季施工、雨季施工,应要求承包单位在施工前报送相关的《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并跟踪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例,容器苗木(是监理的质量控制点)。 ⑹ 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隐蔽验收,并留置有代表性、满足需要、能反映全貌的影像资料。督促施工单位加强自检与复验,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必须按工序、层次进行检查验收,如发现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工或修补,直至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⑺ 栽植验收 栽植前的场地整理、种植穴的大小、种植的苗木以及栽植过程均需监理工程师严格按招标文件和行业规范进行逐项验收,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由园林监理签认质量验收合格单,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⑻跟踪监督养护管理 绿化工程中栽植苗木只完成全部工作量的一部分,最终能否达到设计效果,更关键的还要看接下来的养护管理。这就要求监理继续对工程进行督查、考核,直至最后竣工验收。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修剪、治虫、除草、浇水、松土、施肥、扶正等工作,可依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规定以及相关行业要求,采取百分考核制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最终工程造价挂钩。 4.3.3.2绿化栽植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土地和水体是园林的地貌载体,也是绿化栽植的基础。基础载体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景观质量和工程养护管理成果。因此,监理工程师应把表土处理、地形整理和改造、栽植层土壤改良与整地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 ⑴ 填方区的监理控制要点 ① 填土前检查:场地范围内杂草清除干净,坑洞积水排放晾干,软土淤泥和不透水层的处理完成,局部回填地段平整压实; ② 填土质量: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及分层铺放厚度和碾压层次,注意检查碾压厚度和边缘碾压,确保土壤在满足设计的土壤渗透系数的前提下的压实度。检查填垫胎土和栽植土的质量和紧密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⑵ 挖方区的监理控制要点 ① 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坡度进行挖方,做好边坡的保护或支护。要求施工单位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并做好填挖衔接处的施工质量,以保证基础压实均匀和适宜的土壤硬度。 ② 检查施工单位的雨季施工措施,保持排水通畅,以保证土方不受浸泡,不出现塌方和滑坡。 ⑶栽植土回填监理控制要点 ① 检查回填范围和回填厚度:地形回填和栽植土回填范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栽植土的填垫厚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② 检查采土点和运土环节:采土点和采土深度是否与确认的相符,必要时,平行检验采土点土样的理化性状;运距较长时,应检查施工单位对运土环节的控制是否严密。 ③ 栽植前对栽植层土壤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 ⑷局部软土地基处理的监理控制要点 ① 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和相关施工规范规定进行施工。 ② 旁站监理施工范围内的淤泥、软土以及不宜做填土和回填材料的清除和处理过程。 ⑸栽植层局部土壤改良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要求施工单位在监理的旁站下先做出样板段,待样板段检验达标后,按样板段推广施工。监理对大面积施工进行随机抽查,若发现与样板段质量不一致时,必须返工或整改。 4.3.3.3重黏土改良、重盐碱地排盐工程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重黏土改良、重盐碱地排盐工程均应进行专项施工图设计,监理机构应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 ⑴ 复核渗水管网的测量放线成果,控制隔淋层填垫高程和厚度。 工程开槽范围和槽底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排盐工程的槽底必须高于地下水位埋藏深度,槽底不得有淤泥、软土和“弹簧”现象。 ⑵ 排盐管(渗水管)敷设走向,坡降、长度、间距及过路保护管的埋设必须符合设计和使用功能要求;排盐管(渗水管)网必须通畅有效。主排盐管必须与外界市政排水管网或排水系统接通,接通处主排盐管管底高应不低于接通管的水平中线。 ⑶ 隔淋层(渗水层)所用材料、铺设范围和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隔断。隔淋层(渗水层)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排盐管(渗水管)的保护,不得使用载重车辆,以免损坏隔淋层管网,如损坏管网必须及时修复。 ⑷ 雨后检查积水情况。对雨后24小时仍有积水的地段,应加设渗井(旱井)并与隔淋层(渗水层)沟通。 ⑸ 槽底、排盐(渗水)管、隔淋(渗水)层、观测井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4.3.3.4常规栽植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园林种植设计施工图不可能像建筑图纸那样精确、严密,施工图存在局限性。因此,在栽植工程施工过程中,园林监理工程师既要依照图纸检查、复核苗木栽植的位置和株行距等,又要随施工环境和季节变化提出合乎自然法则的建议、或准确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材料在园林景观中的主体作用。 栽植工程常年和全天候施工的趋势愈来愈普遍,反季节栽植往往超过正常季节施工。因此,栽植成活率成为园林建设工程的焦点,反季节栽植施工要求采用容器苗木,而容器苗木的质量是影响反季节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栽植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⑴植物材料的监理要点 ① 严禁使用带有病虫害的植物材料,当发现有害性杂草随植物材料侵入绿地时,应立即清除。 ② 植物材料种类、品种规格的选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备苗数量应留有余地。 ③ 规模大、栽植数量和种类复杂的绿化工程必须就地设假植区囤苗,缓苗。 ④ 检查进场树木的姿态和长势、病虫害情况、土球和裸根树根系、容器苗是否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701-2008)的质量要求。 ⑤ 乔木、大灌木、小灌木成活率:由本地移植的苗木均须≥95%,由外地移植的苗木均须≥90%,苗木死亡必须按设计要求适时补种,确保成活率。 ⑵乔木栽植的监理控制要点 ① 按树种和品种分别检查考核乔木栽植成活率,对孤植、对植、丛植等方式的造景施工,还应将配置后的观赏质量列为检查和考核的重点。 ② 乔木栽植的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意图,其定点放线可以适当放宽掌握,但是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701-2008)要求。对有特殊要求的自然式栽植可以灵活一些,施工时,可由设计、施工和监理三方现场商定。 ③ 检查栽植穴(槽)、自然或栽植的定向及排列、栽植深度、土球包装物和浇水及培土、切草边、垂直度和支撑、修剪(剥芽)的质量,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701-2008)规定。 ⑶ 灌木、藤木、绿篱植物栽植的监理控制要点 ① 栽植树种、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定点放线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701-2008)要求。 ②自然式栽植灌木定向及排列要求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701-2008)规定。 ③ 群植、规矩式栽植灌木,绿篱植物株、行距应均匀,高矮搭配得当,修剪质量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701-2008)规定。绿篱植物采用板块状混交栽植方式时,块与块之间应留出间距作为养护工作面。 ④ 浇水边埂陪筑或水圈切边应大小一致,顺直、美观、可靠。 ⑷ 花坛、花境、地被植物栽植的监理控制要点 ① 栽植种类、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 花坛、花境、地被植物的栽植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栽植质量应:株行距基本均匀,高低搭配恰当、栽植深度适当、根部土壤压实,花苗和地被植物不得沾泥污,浇足水;花苗和地被植物长势较好。 ⑸ 栽植工程养护的监理控制要点 ① 按照已批准的《工程养护计划》认真检查工程养护质量。 ② 重点监控施工单位对病虫害防治、防干热、防寒防冻、防沥涝技术措施的实施状况和效果,发现失养失管等异常现象,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要求彻底整改。 ③ 日常工程养护时的监理控制重点:杂草和突发病虫害;对树木生长起主要作用的肥水管理工作质量。 ④ 花坛、花境的花卉生长、花期控制重点:满足景观与观赏要求。 4.3.3.5草坪建植、坡面植草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⑴ 监理工作重点:审查确认施工季节、草坪建植方式、建植工艺;见证灌溉用水,水质化验或测试;检查坪床材料(渗水材料、专用栽培基质)等质量;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⑵ 观赏型草坪建植的监理控制要点 ① 草种选择与搭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坪床栽植层结构应按局部设计要求或设计说明实施,坪床栽植土的理化性状应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栽植土层或基层厚度应符合草坪栽植土质量要求。 ② 检查坪床整体夯实、床面整理质量:要求施工单位在草坪建植前对坪床整体进行水夯实,可根据水源和当地、当时天气情况,分别采取浇水、喷水或利用降雨等方法夯实和沉实坪床。坪床夯实后应进行精细整地,坪床表层土壤粒径不大于1.5cm。 ③ 坪床夯实和整理后,应进行测量检查,坪床相对标高,排水坡降和平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④ 成坪及成坪后的养护管理:督促检查施工单位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浇水、除杂草、草坪修剪、病虫害防治管理,确保草坪生长茁壮、草色纯正,质感好。 ⑶ 运动型草坪建植的监理控制要点 ① 检查坪床结构材料和表层基质的搭配比; ② 依据设计要求检查床坪排水(渗水)、床底供热设施布设和施工质量; ③ 严格控制坪床构筑质量:坪床基层必须进行水夯实,表层基质铺设细致均匀;坪床整体夯实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④ 检查坪床相对标高、排水坡降、基质层厚度和坪床平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坪床表层土壤粒径不大于1.0cm。 ⑤ 加强成坪及成坪后的养护管理监理:要求施工单位持续地进行成坪管理,做到无杂草和病虫害等症状;草坪生长茁壮、草色纯正,质感好;草坪修剪质量符合操作规程要求。 ⑷ 观赏型、运动型游憩草坪的监理控制要点 成坪质量:覆盖均匀,覆盖度应达到95%;无明显裸露斑块,单块裸露面积应小于25 C㎡;基本无杂草和病虫害症状。 ⑸ 以覆盖地面为目的植草或种草称作林下植草,其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4.3.3.6大树移植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⑴ 监理工作重点:大树选备;旁站监理样板段栽植施工过程的质量;大树移植后的工程养护监理。 ⑵ 大树选备的监控要点 ① 核对树种和品种、姿态、树势和有无病虫害严重危害症状,确认备选大树数量和编号,检查所选大树断根处理情况; 不得采用实生苗和野生苗,不宜从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差异大的地区选备大树,提出“全冠”栽植和“全根”栽植建议。 ② 重视选定大树移植前的地上平衡修剪工作,平衡修剪部位和修剪量,应根据所选大树的状况、当时的天气条件和当地操作规程进行。 ③ 检查所移大树的带土(土球裸根树根系)和包装形式。非适宜季节移植宜选用带硬质或软质容器栽培的大树,或采用本地专供大树移植的栽培大树。 ⑶ 大树栽植过程的监控要点 ① 检查栽植场地的土壤理化性状和栽植层的透水状况,栽植土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严禁使用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盐碱土等有害成分的土壤,栽植层下不得有不透水层。 ② 检查树穴开挖和树穴土壤改良质量。树穴规格:方形树穴宽度以大树土球或裸根树根系展幅为准,周边放宽不小于40cm,深度不小于树穴宽度的2/3,且上下口径一致; 对有局部土壤改良措施要求的,大树、特大树种植穴(塘)进行技术处理的应实施旁站监理。 ③ 检查大树、特大树木吊运、根、枝处理情况。 ④ 检查整地质量和栽植定点、定向、排列、垂直度、支撑等工序质量。 ⑤旁站监理样板段栽植质量,旁站内容包括:栽植土、大树规格和姿态生长、土球或裸根树根系、栽植深度、大树吊运和种植、培土浇水、栽植修剪质量。 ⑷ 大树栽植工程的养护监理要点 ① 联合检查养护工程工作质量,检查施工单位落实防树木干化和恢复树势等技术措施; ② 经常检查大树支撑完好情况,防止大树倾斜活动根系,不得出现倒伏现象; ③ 雨季检查排灌设施完好情况,雨后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排除树穴处积水;冬季检查防寒风障设施是否有效可靠。 ⑸ 大树成活率指标应根据合同约定或工程所在地规范要求实施,但不能低于国家验收标准的规定,即大树成活率必须≥95%。 4.3.3.7水生植物栽植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⑴ 水生植物特点: ① 水生植物在观赏型水景布置和对景观与娱乐用水的再生净化处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园林工程项目中经常有水生植物栽植内容。 水生植物栽植工程是指,有专项工程设计或栽植规模较大的工程。 ② 水生植物栽植施工一般包括旱栽植、水养护二个施工过程。所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大都发育不良,但都具有极其发达的地下和水下部分(根茎、根状茎、匍匐状短茎等)。 栽植时需要在晾干土壤的情况下进行,栽植后及时灌水,促使营养尽快分蘖出苗,并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类型(挺水指荷花、浮水指睡莲、沉水指水草),进行灌水和调节水位,使水生植物栽植地下部分迅速繁衍达到设计效果。 ③ 水生植物成活率的检查验收是在有水的情况下进行,很难实施全数检查,宜采取灵活的办法:栽植时控制单位面积内栽植数量;成苗后先估算总成苗量,再推算出单位面积的苗量是否达到合格的要求。 ⑵ 监理工作重点:栽植土、栽培基质质量;旁站样板栽植区的栽植质量。 ⑶ 监控要点: ① 严格控制栽植土和栽培基质: 栽植土的理化性状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栽培基质配合比应满足水生植物生长和开花要求;栽培土和栽培基质不得含有污染水质的成分;饮用水源水域采用的栽植土和栽培基质,栽植前必须经有资质的化验室化验,取得合格的化验结果后方能栽植。 ② 重点监控栽植槽防渗材料的铺设和栽植层施工质量: ⅰ 栽植槽的防渗设施设置的高程、尺寸、范围以及其他部位或岸坡的连接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ⅱ 栽植土层或栽培基质厚度,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50cm。 ③ 栽植和工程养护监控要点: ⅰ 栽植种类、品种和单位面积栽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合同约定; ⅱ 栽植范围符合设计要求,点景栽植配置合理,观赏效果好; ⅲ 栽植后生长出新苗期间应控制水位,防止新生苗(株)因水淹没窒息死苗; ⅳ 水生植物生长期间应防除水中杂草,应调节水质防止污浊,水生植物病虫害应采用生物防治,在饮用水源水域实施防治措施时,严禁使用化学农药。 4.3.3.8 屋顶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⑴屋顶绿化工程特点 ① 屋顶绿化工程是城市绿化的新方向,工程施工对部分分项的技术要求很高,特别是防渗漏要求很高。 屋顶绿化是以建筑物或构筑物顶部为载体,以植物为主体进行配置,不与自然土壤接壤的绿化方式。工程竣工后极大的丰富了绿化的空间和层次,造就了立体绿化、美化景观。 ② 屋顶绿化作为一种不占用地面土地的绿化形式,其价值不仅在于能为城市增添绿色,而且能减少建筑屋顶的辐射热,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形成城市的空中绿化系统,改善城市环境,生态效应显著。 ⑵ 屋顶绿化工程分类 ① 花园式屋顶绿化:根据建筑屋面荷载,选择小型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材料进行屋顶绿化。常设置园路、座椅、亭子、水池、桥和假山等园林小品供人们休憩、游览。 ② 组合式屋顶绿化:根据建筑屋面荷载,在屋顶承重处进行绿化配置,利用容器苗摆放的绿化方式。 ③ 草坪式屋顶绿化:根据建筑屋面荷载,利用地被植物或藤本植物进行屋顶覆盖或利用棚架绿化。 ⑶ 屋顶绿化建筑物要求: ① 坡度:平屋顶及屋面坡度小于15度的坡屋顶宜做屋顶绿化。平屋顶适用于花园式、组合式或草坪式屋顶绿化,坡屋顶适用于草坪式屋顶绿化。 ② 高度:6层以下,18米高度以下的建筑物屋顶。 ③ 荷载:屋顶绿化设计须充分考虑绿化的荷载,屋顶绿化设计须经有资质的相关单位对屋面荷载进行复验,并出具书面证明。 ④ 防水:屋顶必须达到《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二级防水标准,重要建筑须达到一级防水标准。 ⑤ 排水:屋面排水系统应合理,在排水口应有过滤结构。保证暴雨后1小时内排水。 ⑷ 屋顶绿化工程质量监控要点: ① 屋顶防水: ⅰ 屋顶防水必须达到二级防水标准,且经24小时满水实验合格。 ⅱ 屋顶绿化建议做二次防水,且二次防水的施工标准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ⅲ 二次防水与屋顶之间要做找平层。 ② 屋顶坡度: 屋顶绿化坡度是排除多余积水的必要措施,一般视屋面情况而定,必要时可以做现场排水试验。覆土厚度在30厘米左右时坡度可在5°以下。屋面坡度大于5°时,应考虑土层滑移,或者作成梯田式。 ③ 复核屋顶有效荷载: ⅰ检查有资质的相关单位出具的“屋顶绿化设计屋面荷载复验证明”; ⅱ 测量、计算屋顶绿化所用材料的自重,以及吸水前后的比重差; ⅲ 检查、计算屋顶安全覆土厚度,植物材料种植密度。 ④ 种植屋面构造层: ⅰ 依据建筑屋顶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单位采用的绿化方式,选择的绿化种植物进行审查; ⅱ 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对选用的种植土,是否设保温层,要不要蓄水层和排水层,防水材料的选择,供水和排水构造,人行道、女儿墙,冬季土层防冻胀、大乔木防风、植物烂根等措施进行综合审查。 ⑤ 种植屋面各层构造(从上至下为序) ⅰ 种值土: 可以用野外的田土,也可以用生土,掺加动物粪便、草木灰、切碎杂草、树叶糠、珍珠岩、蛙石等混合。增加土壤肥力,减轻荷载。 土层厚度应依据《上海市屋顶绿化技术规范(试行)》中5.1.4表5“植物生存所需基质厚度”一栏确定。草本地被植物:15~20厘米;小灌木:30~45厘米;大灌木45~60厘米,乔木:60~120厘米。 土层厚度不能少于15厘米,土层太薄,没有蓄水能力,每天要浇水,否则容易干透。逢雨季应有足够的排水能力,积水多,植物易烂根。从保温和隔热以及吸声方面考虑,也不能太薄。 控制要点:必须对土壤内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掺加农家肥的土壤要腐熟、无味、无污染。必要时,对栽植土或栽植基质进行理化性质检测。 ⅱ 隔离过滤层 为了防止种植土被水带入排水层流失,故在种植土下放置一层隔离层。隔离层采用无纺布或玻纤毡,可以透水,又能阻止泥土流失。 控制要点:检查隔离层材料的规格与质量,以及施工工艺,必须符合屋顶绿化施工的技术要求。防止出现土壤流失。 ⅲ 排(蓄)水层 大雨或人工浇灌水过多时,种植土达到饱和,多余的水应排出屋面。 排水沟、排水层应按照设计施工图施工。可采用卵石,粒径不大于30mm,总厚度50~60mm。卵石排水层又可作蓄水层,将多余水蓄在卵石层内,当种植土干燥时,又可返吸人土中。或采用直径大于4~16mm的陶粒,厚度为50mm。 也可选用凸版式、模块式、组合式等多种形式的排(蓄)水板,例,多孔硬泡板,可吸收大量水,供给种植土返吸,蓄水层具有节约用水,又能保持土壤湿润的作用。 控制要点:排水层材料的自重、铺设厚度、粒径、圆润度等进行核查,保证其铺设厚度、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自重不超过设计要求。排水沟槽的位置与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且合理。 ⅳ 防根穿刺层 植物根有很强的穿刺能力,特别是树根,年代越久,扎的越深,并且分泌一种腐蚀力强的液汁,许多防水材料经受不住。目前我国防水材料中可以入选的有三种: A 铝合金卷材。厚0.8~1.2mm,耐腐蚀,防水性能好,焊接施工。 B 高密度聚乙烯种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厚为1~1.5mm,焊接合缝。 C 聚氯乙烯,焊接施工,厚度1.2~1.5mm,必须是P型的。 控制要点:根据设计施工图的要求和相关施工规范的规定,对施工单位采用的工程材料进行检查,并对其施工方法进行跟踪检查。 ⅴ 隔离层: 有时候出现耐根穿刺层和防水层不相容现象,为此中间宜增加一道隔离层。隔离层采用聚乙烯膜、玻纤布、无纺布或抹一道水泥砂浆均可。 控制要点:根据设计施工图的要求和相关施工规范的规定,对施工单位采用的工程材料进行检查,并对其施工方法进行跟踪检查。 ⅵ 防水层:可采用卷材防水或防水涂料。 控制要点:严格检查施工用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旁站监理,并在完工后进行满水试验。 ⅶ 砂浆基层: 为保护建筑物屋顶防水,并且有利于施工找平,要做砂浆基层。 控制要点:检查砂浆的比例、厚度、坡度。 ⅷ 保温层:覆土较薄的严寒地区,应考虑保温。 控制要点:检查保温层材料的规格、品种和厚度,铺设坡度。 ⅸ 种植苗木: 根据设计文件中的苗木品种、规格、以及种植密度和栽植位置施工。 控制要点:苗木的品种、规格和质量、栽种密度及定位放线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苗木检疫证明,苗木长势茁壮,坚决清除病、弱苗和带虫害苗。 ⅹ 景观效果: 苗木种植应搭配合理、规格统一、种植整齐,种植完毕后现场要干净、整洁。 ⑥ 养护管理技术: ⅰ浇水: 花园式屋顶绿化养护管理除参照《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DG/TJ 08-702-2005)执行外,灌溉间隔一般控制在10天~15天。 简单式屋顶绿化一般基质较薄,应根据植物种类和季节不同,适当增加灌溉次数。 ⅱ施肥: 应采取控制水肥的方法或生长抑制技术,防止植物生长过旺而加大建筑荷载和维护成本。植物生长较差时,可在植物生长期内按照30g/m2~50g/m2的比例,每年施1次~2次长效N、P、K复合肥。 ⅲ 修剪: 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定期整形修剪和除草,及时清理落叶。 ⅳ 病虫害防治: 应采用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防治措施,如人工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环保型农药防治等措施。 ⅴ 防风防寒: 应根据植物抗风性和耐寒性的不同,采取搭风障、支防寒罩和包裹树干等措施进行防风防寒处理。使用材料应具备耐火、坚固、美观的特点。 ⅵ 灌溉设施: 宜选择滴灌、微喷、渗灌等灌溉系统。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建立屋顶雨水和空调冷凝水的收集回灌系统。 4.3.3.9 垂直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⑴ 垂直绿化工程特点 ①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建筑物的墙面、围墙、栅栏、立柱、花架和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居住环境。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效果,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活泼,而且具有可减少阳光直射,降低温度;占地少、见效快、绿化效率高等优点。 ③垂直绿化不得影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强度和其他功能需要。 ④ 垂直绿化应因地制宜,根据环境条件和景观需要,贯彻适用、美观、经济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如以绿篱、花篱或篱架上攀附各种植物来代替围墙;墙面可用攀缘蔓生植物来覆盖。 ⑵ 垂直绿化工程种类 ①垂直绿化: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物立面或其它构筑物表面攀扶、固定、贴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绿化。 ②栽植槽:用各种材料围成的用于盛容栽植土的不同规格或形式的构筑物。 ③先锋植物:攀缘速度较快,可为其他攀缘速度较慢的植物提供攀扶支持的藤本植物。 ⑶垂直绿化工程的预控要点 ①苗木质量要求 ⅰ 垂直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式样、朝向、光照、立地条件等核对植物材料是否合适。 ② 土壤及辅助实施要求 ⅱ 栽植地点有效土层下方有不透气废基的,应打碎,不能打碎的应钻穿,使上下贯通。 ⅲ 栽植地段环境较差,无栽植条件的,应设置栽植槽。栽植槽内宜为净高30~50cm;净宽40~50cm。 ⑷ 垂直绿化工程栽植质量监控要点: ① 栽植季节 ② 栽植间距 ③ 栽植方法 ④ 枝条固定 B. 固定点的设置,可根据植物枝条的长度、硬度而定; ⑸ 垂直绿化工程养护管理质量监控要点 ① 浇水:栽植后应及时浇水;生长期应松土保墒,保持土壤持水量达到65~70%。 ② 施肥:每年冬季应施一次有机肥;新栽苗在栽植后两年内宜根据生长势进行追肥;生长较差、恢复较慢的新栽苗或要促使快长的植物可用生长激素或根外追肥等措施。 ③ 理藤:栽植后当年的生长季节应进行理藤、造型,以逐步达到满铺的效果;理藤时应将新生枝条进行固定。 ④ 修剪: ⑤ 病虫害防治 4.3.3.10园林地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⑴ 园林地面的范围:道路、园路、庭院、各种园林广场(文娱、体育活动场地、停车场等)的地面。按材质分类可分为:水泥地面、水磨石地面、板块地面、塑料板地面、竹木地面、嵌草地坪、汀步地面、步石地面、混合地面等。 ⑵园林地面的特点:园林地面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景观空间的一个重要界面,除了满足特定的使用功能外,还具有组织景观空间和创造地面景观、调谐环境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⑶园林地面的质量要求: ① 基层质量要求: ⅰ基土必须均匀密实,填料用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压实的基土表面应平整,偏差应控制在±15mm以内。基土表面标高偏差控制在+0~-50mm。 ⅱ基层与面层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现象。 ② 整体地面(楼面)表面质量要求: ⅰ 水泥砂浆面层应密实,无起砂;局部虽有细小收缩裂纹和轻微麻面,但其面积不应大于800 C㎡,且在1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2处。 ⅱ 水磨石面层表面光滑,无裂纹、砂眼和磨纹,颜色图案一致,分格条顺直牢固、清晰。 ⅲ 踢脚线应基本一致,与墙面结合牢固,局部虽有空鼓,但其长度不应大于200~400mm,且在1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2处。 ⅳ 台阶和楼梯踏步应宽度基本一致,相邻两步高差应不超过20mm,齿角基本整齐,防滑条顺直。 ⅴ 水洗石面层表面平整,清晰,无裂纹、砂眼,水洗石与水泥颜色搭配协调。 ⅵ 卵石面层采用的卵石在铺前要冲洗分级,嵌石密度、嵌入深度和颜色图案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卵石颜色分配和顺,颗粒铺设清晰,大小均匀,石粒清洁,应竖向排列,不得平铺。卵石应粘贴牢固,不出现表面裂纹、“握裹”现象;表面应平整,其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4 mm。 ③ 板块地面(楼面)质量要求: ⅰ 各面层所用板块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面层与基层的结合(粘结)必须牢固,无空鼓(脱胶)现象。 ⅱ 各种板块的表面应色泽均匀,图案清晰,接缝均匀,周边顺直,板块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缺陷。 ⅲ 地漏和供排除液体用的带有坡度的面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且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严密牢固,无渗漏。 ⅳ 踢脚线的铺设,应接缝平整,两板接缝高低差、板面、立面均不大于1mm;踢脚线应牢固,出墙厚度适宜。 ⅴ 台阶铺贴和楼梯踏步,应缝隙宽度一致,相邻两步高差不超过10 mm,防滑条顺直。 ⅵ 拼花大理石面层(包括其他不规则路面面层):色泽及块石大小搭配协调,勾缝大小深浅均匀,表面洁净。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 mm,接缝高低差允许偏差为0.5 mm。 ⅶ 嵌草地面: 嵌草砖要求:嵌草砖的外形尺寸和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块料无裂纹、缺陷。 嵌草地坪铺设要求:嵌草砖应铺设平稳、严密,接缝均匀,表面清洁,板块之间均为种植土,植草穴填土应密实且嵌草平整到位;植草后与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草应盖满穴槽。表面平整度、缝格平直度和板块间隙允许偏差均为3 mm,接缝高低差允许偏差为1.5 mm。 ④ 木质地面(楼面)质量要求: ⅰ 木材材质和铺设时的含水率限值,小板木质板面层、踢脚板、压缝条的含水率均不大于15%;毛(木)地板(12cm宽的长板材)的含水率不大于18%;底层搁栅含水率不大于20%。 ⅱ 木搁栅、毛地板和垫木等必须作防腐处理,木搁栅安装必须牢固、平直;各种木质板面层必须铺钉(拧)牢固无松动,粘结牢固无空鼓。 ⅲ 木质板面层表面应符合:木板面层的缝隙严密,接头位置错开;拼花地板面层的接缝对齐,粘、钉、拧严密,缝隙宽度均匀一致;硬质纤维板面层的接缝均匀,无明显高差,表面洁净,粘贴面无溢胶。 ⑤ 广场、园路地面质量要求: ⅰ 各结构层的坡度、厚度、标高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ⅱ 各层表面对水平面或对设计坡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0mm,供排除液体用的带有坡度的面层,应作泼水试验,以能排除液体为合格; ⅲ 各层厚度的偏差允许:个别地方的偏差不得大于该层厚度的10%; ⅳ 各结构层的强度、填料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上下层结合牢固稳定; ⅴ 伸缩缝的宽度和位置,板块材料铺设间隙,以及填缝质量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ⅵ 面层整体图案和各类型的组合应符合设计要求。 ⑥ 步石地面、嵌草地面质量要求: ⅰ 步石地面材料外形的要求:采用自然石作步石的宜选用平圆形或角形花岗石,采用加工石作步石的其外形形状应大小一致,采用人工石作步石的外形应工整一致;步石材料表面均应平坦、粗糙防滑,不易磨损无断裂,且形色协调大小适当(直径30~50cm,厚度在6cm以上); ⅱ 步石的铺设排列应做到使用功能与整体美观兼顾,安放间距保持在10cm左右,出土高度通常为3~6cm,铺设时应先确定行径,沿行径以成年人的脚步轨迹为准,安放步石位置做到行走舒适,稳固不松动。 ⑦ 木板地面和通(栈)道 木地面和木栈道的设计形式常用于景观绿地和居住区绿地,让人们颇感自然情趣。外环境木地面和木通(栈)道的质量要求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仅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要求: ⅰ 木地面和木通(栈)道材料:应采用耐潮湿或水湿环境,且防腐性能高的木材,一般北方选用松木,南方选用杉木。 ⅱ 木材的加工和防腐处理:选用圆木作通(栈)道式铺设的应将树皮剥离,涂以防腐剂;选用板材作通(栈)道式铺设的宜选用经加工和防腐处理的成型材(包括桩木、垫木、搁栅木); ⅲ 木地面基层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完工后,应表面平整,踏踩平稳、连续稳定,栈道式木板面层条板应安放均匀、铺钉牢靠,表面无明显高差,表面油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成品保护。 ⑧ 外环境中楼梯踏步、台阶质量要求同建筑工程。 ⑷ 园林地面工程质量监控要点: ① 现场监理巡视检查施工程序和工序是否合理,严格控制楼面施工荷载。 ② 抹底灰前,检查基层质量(平整度、强度、干净无污染),督促施工单位提前1小时浇水湿润。 ③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控制表面平整度,见证环刀试验;混凝土垫层应保证其强度、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出现裂缝。 ④ 当楼地面施工出现泌水现象时,严禁在表面撒干水泥,宜用搅拌均匀的1:1同强度等级水泥黄砂撒匀,并进行压光处理,压光24h后洒水养护。冬季施工采取保暖防护措施,防止面层受冻。 ⑤ 踢脚线部位基层应清理干净,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水泥砂浆水灰比。 ⑥ 严格控制卫生间、露台等部位的地面标高,并做好蓄水试验,待24h后未发现渗漏,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⑦ 楼板预留洞位置应准确,严禁剔凿、断筋,孔洞堵灌应采用细石混凝土灌密实。 ⑧ 对大空间地面应做好分仓处理(安装分格条),对于下层有墙或梁的上部地面均应设置分格缝,防止反作用力产生裂缝。 4.3.3.11水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⑴ 水景工程的组成 水景工程主要包括机械或人工开挖河、湖、溪流、涧等土方工程;人工构筑池、喷泉、跌水、瀑布和启动水流闸门工程;驳岸、护坡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控制和灯光照明工程等。 ⑵ 水景工程监理工作重点 ① 小型水闸工程:水闸放样复核;水闸施工(基坑开挖、基础处理;混凝土浇筑;回填土施工;围堰或坝埂拆除);闸门和启闭机安装(旁站闸门进水试验:检查闸门漏水量)。 ② 水池、喷水池、溪流、跌水、瀑布工程:防水混凝土质量和浇筑质量;防水层施工;水池试水试验;管道控制系统和水体循环系统的施工和调试。 ⑶ 钢筋混凝土水池工程质量监控要点: ① 混凝土材料:审查抗渗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旁站防渗混凝土浇筑(检查钢筋安装质量、核查进场混凝土配合比单和送货单、抽查混凝土塌落度、见证留置混凝土抗压和抗渗试块)。 ② 模板安装:固定模板用钢丝和螺栓不宜直接穿过池壁,当螺栓或套管确需穿过池壁时,应采用加焊止水环、加螺栓堵头等止水措施。 ③ 底板与池壁连接处施工缝处理:检查底板连接处凹槽的形状、止水钢片的细部构造和焊接质量;检查施工缝处混凝土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是否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的状况。检查施工缝部位有无一层50~100mm的水泥砂浆(水灰比与池壁混凝土相同)。 ④ 混凝土浇筑时的注意事项: ⅰ 池壁混凝土应连续施工,一次浇完,不宜留施工缝;因施工需要留施工缝时,必须设置止水带。 ⅱ 池壁有密集管群穿过、预埋件或钢筋稠密,混凝土浇筑有困难时,可采用相同抗渗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 ⅲ 池壁预埋大管径的套管、面积较大的金属板时,应在其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以便排气、浇筑振捣。 ⑤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底板终凝前严禁振动、扰动,不得在底板上搭设脚手架;池壁混凝土凝结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拆模时池壁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得超过15℃。 ⑥ 池壁抹灰质量要求:应粘结紧密,加强抹角处抹灰厚度,防止渗漏。 ⑦ 水池试水试验:确定试水时间;审查试水方案(包括:管道封闭、放水部位、分次放水、分次放水高度等内容);检查灌水试验(灌水至设计高度后,观察1天,进行外观检查做好水面高度记录,连续观察7天,外表无渗漏及水位无明显降落方为合格)。 ⑷驳岸与护坡构筑物工程质量监控要点 ① 园林驳岸与护坡属于特殊砌体工程,应重点控制的环节为:施工条件和施工季节,驳岸和护坡施工必须保持在排干水条件下进行。灰土地基的施工必须在干燥的季节或不影响灰土固结的条件下进行。 ② 控制组砌工艺,灌浆必须密实、饱满,并渗入石间空隙;尽量减少缝穴,大缝隙应用石填实;浆砌块石的缝宽控制在20~30mm,勾缝要符合观赏要求。 ③ 控制砌体的外形尺寸和稳定性;倾斜的岸坡应采用模板施工法。 ⑸ 水景水池防水工程质量监控要点 ① 防水混凝土: ⅰ 检查防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ⅱ 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预埋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需符合设计要求(底板一般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严禁渗漏; ⅲ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现象,防水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 mm,且不得贯通; ⅳ 检查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250 mm,其允许偏差为+15 mm,-10 mm;迎水面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10 mm; ⅴ 检查冬季施工必须采取的施工措施,应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防冻剂应选用国家认证产品,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 ℃。 ② 水泥砂浆防水层: ⅰ见证留置和复验水泥、黄砂、水泥砂浆试件,核查材料的质保书和复验报告;检查水泥砂浆配合比; ⅱ 旁站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检查基层:坚实、平整、粗糙、洁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填塞抹平,大于50mm×50mm孔洞应用细石混凝土堵严; 分层铺抹或喷涂:铺抹时应压实,抹平和表面压光;防水层各层应紧密贴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必须留施工缝时应采用阶梯坡形槎,但离开阴阳角处不得小于200mm;防水层的阴阳角处宜做成圆弧形;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85%。 水泥砂浆终凝后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得低于5℃,并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③ 涂料防水层 ⅰ 涂料防水层所用材料及配合比,涂料防水层及其抹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ⅱ 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洁净、平整,不得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ⅲ 涂料防水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皱褶、鼓泡、露胎体和翘角等缺陷; ⅳ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 ⅴ 侧墙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④ 卷材防水层 ⅰ 卷材防水层所用的卷材质量和厚度,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胶等配套材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在铺贴卷材前,卷材材性应与以上各种配套材料作相容性试验。 ⅱ 铺贴前检查找平层是否打扫干净;基面潮湿时是否按规定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ⅲ 检查铺贴工艺是否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检查两幅卷材搭接(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和多层卷材上下2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2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ⅳ 检查保护层做法: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50mm;侧墙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边砌边填实)和铺抹30 mm厚水泥砂浆。 ⑤ 细部构造防水工程 ⅰ 细部构造防水工程指的是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预埋件等细部防水措施;其中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等细部应采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接缝密封材料。 ⅱ 细部构造所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和接缝密封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预埋件等细部构造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ⅲ 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ⅳ 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或翼环与管套应连续满焊,并作防腐处理。 ⅴ 接缝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密封材料应嵌填严密、粘结牢固,不得有开裂、鼓泡和下塌现象。 ⑥ 土工合成材料防渗和防护工程 ⅰ 使用范围:园林工程的挡水、输水、贮水构筑物防漏、地下工程防渗、路基的隔水和防渗、园林工程水体和渠道护坡及护底等防护措施采用的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格栅、土工网等土工合成材料。 ⅱ 检查土工织物的搭接:接缝强度以丁缝法和碟形缝法的强度最好。 ⅲ 检查土工织物的拼接方法(有热元件焊接法、热熔挤压焊接法、溶剂焊接胶结等方法),其接缝宽度不小于5cm。 ⅳ 检查土工格栅铺设方法:铺设场地应平整,无突起杂物;铺设时表面应张紧,无突起;格栅横向接缝搭接宽度不小于20 cm,纵向接缝搭接宽度不小于10 cm,有上浆要求的铺设完成后应立即上浆;填土时应根据地基土的软弱情况选用适合的填土和压土方法,以防格栅损坏。 ⅴ 检查土工膜的铺设方法、搭接宽度、接缝强度、平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可按土工膜的质量要求进行检查。 检查土工膜地下反渗顶起设施的设置或防范措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3.3.12假山叠石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⑴ 假山叠石工程特点 ① 假山工程范围:人工堆成的石山、土山、土石山、塑石山。 ② 假山叠石工程特点: ⅰ 假山叠石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特征,假山叠石可以和溪流、驳岸、瀑布、树木、水生植物、园林建筑、小品等配合构成外景或庭院内景,它往往与水景工程相呼应。假山叠石是一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工程,假山可观可游,置石主要是观赏。 ⅱ 假山叠石施工单位的现场指挥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造诣、还需配备具有专业技术的能工巧匠。 ⅲ 假山叠石工程质量包含营造质量和造景艺术质量,营造质量可以按照规范和标准检验,而造景艺术质量的检验标准很难确定,二者很难统一。因此,监理工程师应妥善把握,假山叠石工程必须保证使用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符合造型艺术质量。 ⑵假山叠石工程质量监理要点 ① 重视《园林工程施工方案》审查和人员资质的审查工作,特别是现场指挥者必须具有相关的专业素养和实际业绩。 ② 检查假山叠石所选石料: ⅰ 石种要统一,石料的新旧成色和风化程度不应相差太大; ⅱ 假山石料应坚实不得有明显的裂痕、损伤、剥落现象; ⅲ 石料的单块重量和数量搭配比例应基本合理:叠石的石料,大型单块石的重量应大于200kg,数量应占总用料的70%以上;小型单块石的重量应大于50kg,数量应掌握在占总用料的20%左右。 ③ 随时检查假山叠石工艺流程: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既定的工艺流程施工 施工放线——开挖基槽——基础施工——拉底(指在基础上铺置最底层的自然山石)——中层施工(底石以上、顶层以下部分)——扫缝——收顶(处理假山顶层的山石)——整理完形 ⑶ 假山叠石基础和土方工程质量监理 ① 基础开挖土方必须清除浮土,挖至老土。 ② 假山叠石工程基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除土包石以外,基础均须经设计确认。 ③ 单块高度大于1.2m的假山石与地坪、墙基贴接处必须用混凝土窝脚。 ④ 基础(标高0~-50mm;长宽+100 mm~0)、柱桩(长0~+100 mm;粗0~+20 mm;间距+20 mm~0)、土方表面平整度(0~-50mm)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必须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701-2008)规定。 ⑷ 假山叠石主体工程质量监理 ① 假山叠石主体工程形体和截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截面必须符合结构需要,无安全隐患,必须符合使用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符合造型艺术质量。 ② 检查假山叠石石料石种是否统一,成色纹路有无明显差异。 ③ 山石堆叠应符合以下规定: 堆叠搭接处应冲洗清洁;石料设置稳固,刹石(垫片)位置准确得法,每层“填肚”及时凝固后形成整体。 ④ 叠石堆置走向、嵌缝应符合以下规定: ⅰ 叠石堆置纹理基本一致; ⅱ 搭接嵌缝应使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勾嵌缝,砂浆竖向宜嵌暗缝,水平可嵌明缝,嵌缝砂浆宽度应3~4cm,基本平直光滑,色泽应与假山石基本相似。 ⑤ 汀步石、壁石应符合以下要求: ⅰ 汀步必须安置稳固,石面平整,不得拼接,相邻两汀步石间隔应不大于25cm,高差不宜大于5 cm; ⅱ 壁石不宜过厚,必须嵌入墙体,必须设预埋铁件钩托石块,使其稳固。 ⑥ 假山瀑布应符合以下要求: 瀑布应符合设计要求;出水口应和顺,下水水型应呈布状或符合设计特定要求,水流不应漏渗至其他叠石部位。 ⑸ 置石工程质量监理 ① 特置山石应选用有独立观赏价值的景石或峰石,布置要体现相石立意和山石体量与环境协调。 ② 特置山石的结构应稳定耐久,山石的重心应垂直于地面。 ③ 散置、群置石料的选择应力求石料一致,体量不可过大或过小。 散置、群置石料布置应把握的工艺要点: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着落有根,忌单摆浮搁,或在水中,或从土出。 ⑹ 塑石与塑山工程质量监理要点 ① 检查采用的基架形式符合设计要求,基架坐落的载体结构是否安全可靠;基架加密支撑体系的框架密度和外形是否与设计的山体形状相似或接近。 ② 检查铺设钢丝网的强度和网目密度是否满足挂浆要求;钢丝网与基架绑扎是否牢靠。 ③ 检查水泥砂浆表面抗拉力量和强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砂浆罩面塑造皱纹是否自然协调;塑形表层石色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着色是否稳定耐久。 4.3.3.13园林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⑴ 园林给排水工程内容 ① 园林水体与给排水设施配套组成城市水系,成为城市自然风景资源的组成部分。园林给排水工程常与园林水体工程、堤岸、水闸等工程相互衔接和搭接。 ② 园林给排水工程以室外给排水为主,工程内容包括生活用水系统;水景给排水系统,浇、喷灌系统,生活污水和雨水系统等。 ③ 园林给排水工程主要控制项目:室外给水管网安装、室外排水管网安装。 ⑵ 室外给水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① 给水管道的管材、配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 检查给水管道铺设质量 ⅰ 埋地敷设必须符合要求。重点检查:无冰冻地区埋地敷设,管顶的覆土埋深不小于500mm;穿越道路部位埋深不得小于700 mm;冰冻区给水管道埋地敷设必须在冰冻线以下,且不得露天架设。 ⅱ 管道坐标位置、标高、坡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给水管道安装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给水管不得直接穿越污水井、化粪池、公共厕所等污染源。 ⅲ 管道接口法兰、卡扣、卡箍应安装在检查井或地沟内,不应埋在土壤中。 ⅳ 给水系统各种井室内的管道安装,如设计无要求时,井壁距法兰或承口的距离:管径小于或等于450 mm时,不得小于250 mm;管径大于450 mm 时,不得小于350mm。 ⅴ 管道和金属支架的涂漆应附着良好,无脱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 ⅵ 镀锌钢管、钢管埋地防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达到正常防腐层的标准:即从金属表面起先刷1层冷底子油,然后1层沥青涂层和1层外层保护层,防腐层的厚度不小于3mm。 管道连接应符合工艺要求,阀门、水表、浇水截门等安装位置正确。塑料给水管道上的水表,阀门等设施其重量、启闭装置的扭矩不得作用于管道上,当管径≥50mm时必须设独立支承装置。 ⅶ 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其垂直间距在500mm以内时,给水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5m;管径大于200mm的,不得小于3m。 ③ 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工作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 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塑料管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小时压力降不大于0.05 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④ 给水管道竣工后,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饮用水管道在冲洗后进行消毒,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 ⑶ 室外排水管网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① 室外排水管道采用的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排水铸铁管或塑料管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② 检查排水管道铺设质量 ⅰ 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 排水管沟及井池土方工程、沟底处理、管道穿井壁处理、管沟及井池周围回填要求、各种排水井或池的做法、室外排水管道的坐标和标高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施工规范的规定。 ⅱ 排水铸铁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水泥捻口的油麻填塞应密实,接口水泥应密实饱满,其接口面凹入承口边缘且深度不得大于2mm; 承插接口的排水管道安装时,其管道和管件的承口应与水流方向相反。安装前外壁应除锈,涂二遍沥青漆。 ⅲ 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抹带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抹带前应将管口的外壁凿毛、扫净,当管径小于或等于500mm时,抹带可一次完成;当管径大于500mm时,应分两次抹成;抹带不得有裂纹。抹带厚度不得小于管壁的厚度,宽度宜为80~100mm。 钢丝网应在管道就位前放入下方,抹压砂浆时应将钢丝网抹压牢固,且不露钢丝网。 ③ 管道埋设前,监理工程师应旁站灌水试验和通水试验,管道应达到排水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功能性试验合格后,才能埋设排水管道,监理工程师应旁站监理埋设过程。 ⑷给排水管沟及井池质量控制要点 ① 给水管沟及井室质量控制要点 ⅰ 管沟的基层处理和井室的地基、各类井室的井盖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井室的井盖应有明显的文字标识,各种井盖不得混用。 管沟的坐标、位置、沟底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ⅱ 设在通车路面下或小区道路的各种井室,必须使用重型井圈和井盖,其表面应与路面相平,允许偏差为±5mm。重型铸铁或混凝土井圈,不得直接放在井室的砖墙上,砖墙上应做不少于8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垫层。 绿化带上和不通车的地方可采用轻型井圈和井盖,其表面应高出地坪50 mm,并在井口周围以2%的坡度向外做水泥砂浆护坡。 ⅲ 管沟回填土:管顶上部200 mm以内应用砂子或无块石及冻土块的土,且不得使用机械回填;管顶上部500mm以内不得回填直径大于100mm的块石和冻土块;管顶上部500mm以上部分回填土中的块石或冻土块不得集中。上部用机械回填时,机械不得在管沟上行走。 ⅳ 井室的砌筑应按设计或设计给定的标准图施工。井室的底标高在地下水以下时,基层应做100mm厚的混凝土底板。砌筑应采用水泥砂浆,内表面抹灰后应严密不透水。 ⅴ 管道穿过井壁处,应用水泥砂浆分两次填塞严密、抹平、不得渗漏。 ② 排水管道及井池质量控制要点 ⅰ 沟基的处理和井池底板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ⅱ 排水检查井、化粪池的底板及进、出水管的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15mm。 ⅲ 井、池的规格和位置应正确,砌筑和抹灰应符合要求;井盖选择应正确,标志应明显,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⑸ 消防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① 系统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试验方法: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 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② 消防管道在竣工前,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 ③ 消防水泵接合器和消火栓的位置标志应明显,栓口的位置应方便操作。 ④ 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各项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口安装高度允许偏差为±20mm。 ⑤ 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顶部进水口或地下式消火栓的顶部出水口与消防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得大于400mm,井内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设爬梯。 ⑥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全阀及止回阀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阀门启闭应灵活。 4.3.3.14园林供电照明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⑴园林供电照明工程特点 ① 园林电气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园林电气照明除承担照明作用外,还具有游览导向,营造景观,强化空间艺术效果的作用,因此,园林电气对各种光源的显色性要求较高,对采用高效节能的新型光源的需求也十分突出。 ② 园林用电多采用低压直埋电缆,因电缆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之中,必须确保电缆接地可靠。 ③ 在任何情况下,园林用电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当园林景观与用电的安全性相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并有相应的漏电保护装置,尤其是电动游艺设施和水景照明等关键部位是监理控制的重点。 ⑵ 主要电气设备材料的监理要点 ① 变压器、箱式变电所、高压电气及电瓷制品,查验合格证和随带技术文件,变压器有出厂试验记录,外观检查有铭牌,附件齐全,绝缘件无缺损、裂纹,充油部分不渗漏,充气高压设备气压指示正常,涂层完整。 ② 高压成套配电柜、蓄电池柜,不间断电源柜,控制柜(屏、台)及动力,照明配电箱(盘),查验合格证和随带技术文件,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制度的产品,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不间断电源柜有出厂试验记录。 外观检查:有铭牌,柜内元器件无损坏丢失,接线无脱落脱焊,蓄电池柜内电池壳体无碎裂、漏液,充油、充气设备无泄漏,涂层完整,无明显碰撞凹陷。 ③ 电线、电缆导管按批检查合格证。现场抽验检测导管的管径、壁厚和均匀度。必要时,对绝缘导管及配件的阻燃性能进行抽样复试。 外观检查:钢导管无压扁、内壁光滑,非镀锌钢导管无严重锈蚀,按制造标准油漆出厂的油漆完整;镀锌钢导管镀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绝缘导管及配件不碎裂,表面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④ 电线、电缆检查:按批检查合格证,合格证有生产许可证编号,按《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5023.1~5023.7)标准生产的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 外观包装完好,抽检的电线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电缆无压扁、扭曲,铠装不松卷。耐热、阻燃的电线、电缆外保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 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对电线、电缆绝缘性能、导电性能和阻燃性能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复验。 ⑤ 电缆头部件及接线端子应检查合格证和外观(部件齐全、表面无裂纹和气孔,随带的袋装涂料或填料不泄露)。 ⑥ 照明灯具及附件检查:检查合格证,新型气体放电灯具应有随带技术文件;灯具外观涂层完整,无损伤,附件齐全;防爆灯具铭牌上有防爆标志和防爆合格证号;普通灯具有安全证标志;对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内部接线等性能应进行现场抽样检测,灯具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MΩ。 ⑦ 型钢、镀锌制品检查:按批检查合格证、材质证明书及镀锌质量证明书。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复验。 ⑧ 钢制灯柱的检查:按批检查合格证;外观涂层完整,根部接线盒盒盖紧固件和内置熔断器、开关和器件齐全,盒盖密封垫片完整。钢柱内设有专用接地螺栓,地脚螺栓孔位置按提供的附图尺寸,允许偏差为±2mm。 ⑨ 钢筋混凝土电杆和其他混凝土制品的检查:按批检查合格证;外观:表面平整,无缺角漏筋,每个制品表面有合格印记。钢筋混凝土电杆表面光滑,无纵向、横向裂纹,杆身平直,弯曲不大于杆长的1/1000。 ⑶ 隐蔽检查部位的过程监理 ① 接地体隐蔽检查 ⅰ 人工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2种,接地体为50mm×50mm×5mm镀锌角钢或按设计要求使用钢管和圆钢,人工接地体埋深一般不少于0.6m,在经过人行通道时,埋深不少于1m。人工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人工接地体除埋设在混凝土中外,全部焊接接头都要做防腐处理。 ⅱ 人工接地体完工后须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监理工程师复验合格并签认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后,才能隐蔽。 ⅲ 监理工程师应旁站接地体接地电阻值测试,其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 埋管隐蔽检查 ⅰ 埋管包括电源、电视、电话和网络4种,一般采用镀锌钢管。 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度不应小于0.7m,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埋设于土壤中的金属导管,内外壁均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 ⅱ 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ⅲ 埋管工程完工后,须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监理工程师复验合格并签认电线、电缆导管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后,才能隐蔽。 ⑷ 电缆施工质量监理要点 ① 核查电缆的持续容许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用电负载的最大持续电流)、电缆的芯线截面面积(满足供电系统短路时的热稳定要求)、电缆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供电系统的额定电压)、电线和电缆的电压降(小于5%)。 ② 地下电缆线路应有方位标志,以便不掘开地面就能找到电缆和电线接头位置; ③ 接地要求: ⅰ 铠装电缆等铠装部分应做可靠的接地,可以防止电缆发生漏电故障时铠装外皮带电; ⅱ 铠装电缆头的接地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截面面积符合设计要求。 ⅲ 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接地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④ 电缆敷设要求: ⅰ 非铠装电缆不能直接埋地,只能敷设在室内或管道中;穿电缆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1.5倍; ⅱ 直埋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平行净距不少于2m,与其他管道平行距离不少于0.5m;直接设于地下的电缆线路应设在土沟内,深度为-700mm,电缆上下部应铺以100mm的砂层或筛过的土壤,然后覆盖1层保护板或保护砖,通过道路应埋设保护钢管。 行人容易接近的电缆应在离地面2m高度的范围加以保护(穿管)以防机械损伤; ⅲ 电缆的弯曲半径与电缆的比值不应小于铠装电缆外径的10倍,非铠电缆外径的6倍; ⅳ 电缆敷设前不得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如大的凹穴、裂缝、铠装的折裂或扭曲等现象;填土前应对电缆绝缘电阻进行测试,及时发现缺陷和薄弱环节并及时消除隐患,保证电缆安全运行。 ⅴ电缆标志牌设置以及标志牌上标明的内容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ⅵ电力电缆与接地线交叉时其相互的净距不应小于25~50cm。 ⅶ 沿构架、墙壁、顶棚等处敷设的电缆应加以固定。 ⅷ 施工时电缆应根据其长度留出足够的备用段,留量为2~3m。 ⑸ 导线连接和线路电气试验的监理要点 ① 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 MΩ,电线电缆接线必须正确,并联运行的电线电缆型号、规格、长度、相位相一致。 ② 芯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截面面积在2.5m㎡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后与连接端子连接,截面面积大于2.5m㎡的多股铜芯线与插接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③ 监理工程师应旁站线路绝缘电阻测试。 ⑹ 成套配电柜和控制柜安装质量监理要点 ① 各种配电柜、盘等基础槽钢(或其他型钢)应安装牢固,水平误差每米不应超过2m m,垂直度偏差为1.5%。 ② 照明柜内要分别设置工作零线(PEN)和接地保护接地线。 ③ 控制开关和保护装置熔断器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技术要求。 ④ 控制柜、配电柜、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主回路必须大于0.5 MΩ,二次回路要大于1 MΩ; 配电柜、盘的金属框架基础槽钢必须接地(PE),装有电气设备的开启门与框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软铜编织线连接,截面面积不小于6 m㎡; 配电柜、盘内的漏电保护回路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⑤ 配电柜母线的排列和涂漆颜色和其相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站在配电柜正面,面对配电装置的母线时,其相序排列一般为: 从左至右排列时,左侧为A相,中间为B相,右侧为C相; 从上至下排列时,上侧为A相,中间为B相,下侧为C相; 从远至近排列时,远处为A相,中间为B相,近处为C相; 三相交流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 直流母线正极涂赭色,负极涂蓝色。 ⑥ 电压互感器必须二次接地(保护接地),以防止一次绝缘损坏击穿,高压窜到二次侧,对人身和设备造成危险。 电流互感器二侧必须接地,以防止二次绝缘击穿,二回路窜入高压,威胁人身安全,损坏设备。 ⑦ 变压器安装 ⅰ 变压器安装应编号,位置应正确,附件齐全;并悬挂“高压危险”字样的警示牌;变压器附近应设消防设施。 ⅱ 室内安装的变压器应通风良好;必须为操作人员备有合格的拉闸杆、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台、高压验电器、安全接地用具。10kV配电变压器的阀型避雷器接地引下线应与配电变压器的金属外壳和低压侧中性点连接在一起,然后共同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欧姆。 ⑺ 照明灯具安装监理要点 ① 建筑物景观照明灯、庭院灯安装监控要点: ⅰ 每套灯具的导电部分对地绝缘电阻值大于2 MΩ。 ⅱ 在人行道等人员往来密集场所安装的落地式灯具,无围栏防护,安装高度应距地面2.5m以上;金属构架和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及金属软管的接地(PE)或零接地(PEN)可靠,且有标识。 ⅲ 立柱式路灯、落地式路灯、特种园艺灯等灯具与基础固定可靠,地脚螺栓备帽齐全,灯具的接线盒或熔断器盒,盒盖的防水密封垫完整。 金属立柱和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接地线单设干线,干线沿庭院灯布置位置形成环网状,且不少于2处与接地装置引出线连接。由干线引出支线与金属灯柱及灯具的接地端子连接,且有标识。 ② 普通灯具、专用灯具安装监控要点: ⅰ 灯具的安装位置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小于2.4m时,其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或接零。在变电所内高低压配电设备和裸母线正上方不应安装灯具。安装在室外的灯具应有泄水孔。 ⅱ 花灯吊钩圆钢直径不应小于灯具挂箱直径,且不应小于6mm。大型花灯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2倍作过载试验。 ⅲ 应急照明在正常电源断电后,电源持续的时间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ⅳ 疏散照明线路采用耐火电线电缆,穿管明敷或在不燃烧体内。穿钢管暗敷,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 mm,电线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铜芯绝缘电线。 ⑻插座、开关和风扇监理要点 ① 插座接线要求: ⅰ 单项两孔插座,面对插座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项三孔插座,面对插座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 ⅱ 单项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或接零(PEN)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应一致。 ⅲ 接地(PE)或接零(PEN)线在插座间不应串联连接。 ⅳ 潮湿场所采用密封型并保护地线触头的保护型插座,安装高度不低于1.5米。 ② 照明开关安装要求: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开关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开关的通断位置一致,操作灵活,接触可靠;相线经开关控制。 ③ 单项插座漏电保护测试使用单项相位检测器,并填报漏保、插座通电试验记录。 ④ 吊扇安装要求:吊扇挂钩安装应牢固,其挂钩直径不小于8mm,且不小于吊扇挂销直径;有防振橡胶垫;挂销的防松零件齐全、可靠。 ⑤ 壁扇下侧边缘距地面高度不小于1.8米。 ⑼ 建筑照明通电试运行的监理检查要点 ① 照明系统通电灯具回路控制应与照明配电箱及回路的标识一致,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风扇的转向及调速开关应正常。 ② 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为24h,所有照明灯具均应开启且每2h记录状态运行一次,在连续试运行的时间内,无故障。 ⑽ 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监理要点 ①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接至电气设备、器具和可拆卸的其他非带电金属部件接地(零)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串联连接。 ② 接地(PE)或接零(PEN)的敷设应平直、牢固,固定点间距均匀,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应有补偿装置,穿墙应有保护套管,焊接连接的焊缝应平整、饱满,无明显气孔、咬肉等缺陷;螺栓连接紧密、牢固,并有防松措施;防雷接地引下线的保护管固定牢靠,断线卡放置便于检测,接触面镀锌或镀锡完整,螺栓等紧固件齐全。 ③ 接地极应垂直打入地下,深度不小于2.5 m,接地极最高点距地面不小于600mm,每组接地极不得少于2根,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2.5~3m,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 m,与烟筒或建筑物的避雷针接地极的距离应不小于3 m。 ④ 接地体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接地体安装应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接地体埋设深度距地面不小于0.6 m。 ⑤ 避雷针安装质量监控要点 ⅰ 避雷针和避雷线应独立设置接地装置;支持件距离应均匀设置,在每一直线的间距宜为1 m,偏差20 m m;在直角转弯处应对称,一般为250~300 m m。 ⅱ 避雷带高度宜为150 m m,一般应设置在女儿墙中心,当女儿墙宽度大于300 m m 及以上时,避雷带距女儿墙外侧宜为150m m。避雷带明敷引下线距离墙面应为15~20 m m。屋面高于避雷带的所用金属物体必须与避雷带作可靠保护连接。 ⅲ 防雷接地利用主钢筋作引下线时,主筋连接处的跨接长度、倍数应符合国家规范规定,防雷接地主筋引出墙面,与避雷带搭接时,应采用与避雷带相同规格的镀锌扁钢与避雷带连接。并有明显的搭接部位,搭接部位不应设置在墙体内,搭接线的截面不得小于100 m㎡(镀锌扁钢的厚度不得小于4mm),其根数、坐标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ⅳ 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的埋地敷设宜用40×4的镀锌扁钢。镀锌扁钢(圆钢)的搭接不得成“T”形,严禁直接对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圆钢为直径的6倍)且不得小于3个棱边焊接,2个长边必焊。焊缝应平整饱满,不得有咬肉、夹渣、焊瘤等现象,接地电阻的测试数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ⅴ 建筑物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体时,必须有可靠测量接地电阻的“测试点”,数量不应少于2处。测试点距室外地坪标高以0.5m为宜。 ⅵ 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应在配电线路的分支点至分支线的终点,线路上每长100m处做重复接地,以确保用电安全。 5.质量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5.1 监理工作的方法 5.1.1 审查(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 审核和熟悉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单位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审批、审定施工组织设计。 5.1.2复核 园林绿化工程范围较广,施工内容较多,工序多样化。在施工过程中,监理机构应认真做好各项复核工作。对于关键部位,监理复核后,应组织相关单位共同进行阶段性验收或实地检查验收,并办理相关手续。 5.1.3 旁站 园林绿化监理旁站部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主要是旁站样板区段的施工过程,栽植土压实等部位施工。 5.1.4见证取样 包括:栽植材料、园林建筑及小品和水景工程使用材料和设备送检、工程现场检验。 5.1.5平行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 监理机构应针对工程部位的重要性采用现场检验或监理委托检验方式进行。 5.1.6巡视 5.1.6.1 巡查内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质量,日常工序施工的跟踪监督。 5.1.6.2 巡查手段:目视、询问、查验、量测、实录、摄影、录像等。 5.1.7 样板引路 对于栽植层局部土壤改良工程、常规栽植工程、大树移植工程、水生植物栽植工程及草坪种植工程,均应先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区段(点)或样板穴(槽),经有关各方检验合格,确认质量标准后方可推广施工,即按此样板施工。 5.1.8 工程验收 包括:进场材料和设备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5.1.9 指令文件 监理工程师利用监理合同赋予的指令控制权对施工提出书面的指示和要求。 5.1.10 支付控制手段 质量监理以计量支付控制权为保障手段。 5.1.11 监理通知 包括:口头通知、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和工程暂停令(一般情况下宜事先与业主沟通)。 5.1.12 会议 监理应组织现场质量协调会。 5.1.13 影像 具体内容:设置监理旁站点的部位;隐蔽验收;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试验、样板区段(点)或样板穴(槽)以及重要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处理过程;每周或每月的施工进度。 5.2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工作的控制措施 5.2.1组织措施: 审核施工单位现场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人员及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的资格证书和上岗证,其专业技术水平和数量配置必须满足园林绿化工程需要。项目配备的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园林植物材料特征、生态习性、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等相关的原理和技术,具有较高的读图能力。 5.2.2技术措施: 审查承包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等。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技术措施必须满足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意图、艺术要求及工程特点,其表述的内容符合设计要求。 5.2.3经济措施: 及时审核已完合格工程量及相应的付款报告。 5.2.4合同措施: 根据合同要求核查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6.安全、文明施工监理措施(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编制) 6.1回填土工程 6.1.1装载机作业时,在其作业范围内,不得同时有人从事平土作业。 6.1.2打夯机工作前,应检查电源线是否有缺陷和漏电,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机械是否装置了漏电开关保护,按一机一开关安装。机械不准带病运转,操作人员应带绝缘手套。 6.1.3基坑(槽)的支撑,应按回填的速度,按施工组织设计及时要求依次拆除,即填土时应从深到浅分层进行,填好一层拆除一层,不能事先将支撑拆掉。 6.2挖土工程 6.2.1挖土中如发现管道、电缆及其他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6.2.2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撤离并及时报告处理。 6.2.3人工挖土时,前后操作人员间距不应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m。 6.2.4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上行走或站立。 6.2.5机械挖土时,起动前应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6.2.6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6.2.7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如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范要求。 6.2.8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在与挖空的基坑2m以内,挖土机不能停驶。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6.2.9电缆两侧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 6.2.10配合拉铲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6.2.11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6.2.12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5m高护栏,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施工专用梯。 6.2.13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6.2.14车辆进出门口的人行道下,如有地下管线(道)必须铺设厚钢板,或浇混凝土加固。 6.2.15在开挖基坑时,必须设有确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积水,影响基坑土壤结构。 6.2.16基坑开挖前,必须摸清基坑下的管线排列和地质开采资料,以利考虑开挖过程中的意外应急措施(流砂等特殊情况)。 6.2.17清坡、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做好清底工作,不得超挖。如果超挖不得将松土回填,以免影响基础的质量。 6.2.18开挖出的土方,要严格按照组织设计堆放,不得近距离堆于基坑外侧,以免引起地面受荷超载而引起土体位移、板桩位移或支撑破坏。 6.2.19挖土机械不得在施工中碰撞支撑,以免破坏或拉损支撑。 6.2.20开挖土方必须有挖土令。 6.3施工用电和用电设备 6.3.1 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审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绘制施工用电布置平面图,报上级专业工程师及总工程师审核。 6.3.2 电工必须持电工证和经审验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 6.3.3 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箱五线制,一律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所有临时电缆必须采用标准五芯线,照明采用标准三芯线。架空、埋地都要符合要求,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6.3.4总电箱、开关箱都要放置适当位置,要有重复的接地装置。严禁使用盘式拖线板电箱,不能用二只拖电箱连接使用。 6.3.5建立各类电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做好书面记录。 6.4施工机械设备: 6.4.1 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6.4.2大型机械设备,特别是起重设备和特种机械设备,必须报请上海市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经报检合格方可使用。 6.4.3 施工现场使用的所有设备经二级检查验收或特种所检验合格的设备,都必须悬挂合格牌、标明作业制度和责任人。 6.4.4作业人员都必须持有效上岗证,做到定人、定机、定制度,并做好例保、交接、维修记录。 6.5管线安全保护: 6.5.1要开挖移动管线必须实行“三卡一单双监护”制度。 三卡:管线监护申请报告卡、管线交底卡、地下管线监护卡(俗称绿卡); 一单:公用管线施工配合业务联系单; 双监护:施工单位监护人员与管线单位监护人员到现场监护。 6.5.2地下管线两侧净距1m(含1m)所形成两条平行线内的区域为保护区,严禁用机械开挖。 6.5.3吊车起吊作业等,既要考虑保护地下管线,又要按规定避让架空线,防止打断地下管线或碰撞架空线事故。 6.5.4在管线区域要防止重载造成移动、断裂。 6.6 脚手架和支架搭设 6.6.1搭设脚手架、支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经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批; 6.6.2搭设用钢管、扣件、构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并符合安全技术规范; 6.6.3立杆、扫地杆、剪刀撑和斜撑、水平杆等杆件间距和搭设尺寸应符合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每个扣件栓紧必须符合规范; 6.6.4搭设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架子工安全技术上岗证; 6.6.5脚手架、支架搭设后经安全专项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6.6脚手架、支架拆除必须由专人安全旁站监护。 6.7 高处作业 6.7.1高处作业必须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制订安全措施; 6.7.2高处作业要注重落实坑、洞、口、临边的安全设施的搭设和警示; 6.7.3人员上、下必须按规定的通道上、下; 6.7.4各种悬空作业时有牢靠立足处,系安全带,并架设安全网等保护设施。 6.8 起重吊装 6.8.1必须编制起重吊装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经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批; 6.8.2起重机械,现场安装和拆除须制订专项方案,进场和安装后须经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6.8.3起重机械操作工和指挥挂钩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8.4起重吊装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技术规定,严禁违章作业。 6.9防火安全 6.9.1必须自上而下建立防火委员会或防火领导小组,施工单位主要领导为防火第一责任人。建立并落实消防责任制; 6.9.2按《施工现场防火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保证器材完好、有效; 6.9.3严格执行三级动火审批制度; 6.9.4必须制定并落实消防应急预案。 6.10文明施工 6.10.1必须成立创建文明工地领导小组,编制创建文明工地专项规划; 6.10.2按文明工地七大要求落实责任制,每月组织自查评分,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 6.10.3按规定申办施工许可证,临时占路许可证、渣土处置许可证、夜间施工许可证等各类许可证; 6.10.4施工中要防止对市容环境和绿化的污染; 6.10.5生活区要布局合理,搞好卫生防疫工作,自办食堂要申办卫生许可证,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 6.10.6搞好社区联防,开展警民联防,密切社区关系,共创、共建精神文明,搞好综合治理。
⑵ 景观效果明显,工程竣工后可以形成乔、灌、草(地被)结合;花、果、叶相配;高、中、低错落,层次和季相丰富;以春景为主,四季有花,四季常青,呈现生物多样性并具有湿地生态景观的人工植物群落。
⑴ 监理工程师应核查承包单位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的检定证书。
承包单位应将测量方案、边界坐标、水准点、导线点等引测及工程定点放线成果,填写《施工测量定点放线报验表》,并附工程定点放线自检合格记录,报项目监理机构查验。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监理人员应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工地会议。监理机构负责整理会议纪要,经有关各方签认后,下发有关各方。
总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介绍驻现场组织机构、人员及分工情况,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⑵ 会议主要内容:
4.3.1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⑴ 实施质量监理过程中,以预控为重点,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使工程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及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原则;
⑵ 坚持材料、构配件、设备不报验签认合格,不得使用于工程的原则;
⑶ 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经验收,监理工程师不予签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的原则。
②垂直绿化的立地条件都比较差,所以选用的植物材料一般要求具有浅根性、耐贫瘠、耐干旱、耐水湿、对阳光有高度适应性等特点。例如,属于攀缘蔓性植物的有爬墙虎、牵牛、常春藤、葡萄等;属于阳性的植物有太阳花等。
ⅱ 垂直绿化的藤本植物要求:应选择枝叶、根系丰满的良种壮苗。
ⅲ 墙面贴植的植物要求:应选择有3~4根主分枝,枝叶丰满,可塑性强的植株。
ⅳ 常绿植物非季节性栽植应用容器苗,栽植前或栽植后都应进行疏叶。
ⅰ 栽植前应进行土壤测定,土壤应符合《垂直绿化技术规程》(DBJ08-75-98)表4.2.1的规定。
ⅰ落叶树种的栽植,应在春季解冻后,发芽前或在秋季落叶后,冰冻前进行;常绿植物的栽植应在春季解冻后,发芽前或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长后,降霜前进行。
ⅱ非季节性栽植应按《垂直绿化技术规程》(DBJ08-75-98)第4.1.4条的规定处理。
ⅰ 藤本植物的栽植间距应根据苗木品种、大小及要求见效的时间长短而定,宜为40~50cm。
ⅱ 墙面贴植,栽植间距宜为80~l00cm。
ⅲ 垂直绿化材料宜靠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部栽植。
ⅰ 栽植工序应紧密衔接,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灌,裸根苗不得长时间曝晒和长时间脱水。
ⅱ 栽植穴大小应根据苗木的规格而定,宜为长(20~35)×宽 (20~35)×深(30~40)cm。
ⅲ 苗木摆放立面应将较多的分枝均匀地与墙面平行放置。
ⅳ 苗木栽植的深度应以覆土至根颈为准,根际周围应夯实。
ⅴ 苗木栽好后随即浇水,次日再复水一次,两次水均应浇透。第二次浇水后应进行根际培土,做到土面平整、疏松。
ⅰ 栽植无吸盘的绿化材料,应予牵引和固定。
ⅱ 固定可按下列方法:
A. 植株枝条应根据长势分散固定;
C. 墙面贴植应剪去内向、外向的枝条,保存可填补空档的枝叶,按主干、主枝、小枝的顺序进行固定,固定好后应修剪平整。
ⅰ 修剪宜在5月、7月、11月或植株开花后进行。
ⅱ 修剪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A. 对枝叶稀少的可摘心或抑制部分徒长枝的生长;
B. 通过修剪,使其厚度控制在15~30cm;
C. 栽植2年以上的植株应对上部枝叶进行疏枝以减少枝条重叠,并适当疏剪下部枝叶。
D. 对生长势衰弱的植株应进行强度重剪,促进萌发。
ⅰ 病害和虫害的防治均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ⅱ 对各种不同的病虫害的防治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无公害药剂或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
ⅲ 为保护和保存病虫害天敌,维持生态平衡,宜采用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