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作交底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人员向相关单位和人员解释工程监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的过程。它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一个必要的环节。本文将详细阐述监理交底中关键步骤与具体内容,以期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监理工作交底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加快与各参建单位之间的磨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前置条件:各参建单位已进场,主要管理人员已到岗,已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已经完成。 交底依据:包括监理规范、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监理规划、设计文件、质监站监督计划等。 交底方法:采用会议方式,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并主持,项目监理部成员及相关人员参加。 监理交底:监理机构进场后,以会议形式向施工单位交底,内容包括监理合同内容、工作计划、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管理协调程序、质量控制方法、报审报验要求、工程资料管理等。 施工前监理工作:包括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资质和特种工上岗证、分包单位资质、施工测量与定位放线、检查开工条件,审批开工申请等。 ①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及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完成审批,并严格执行。若涉及重大变更需重新报批,并执行新方案。 ②工程材料报验 a.材料进场时,需提交完整的报验资料(材料清单、质量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未经报验的材料不得使用。 b.材料资料和外观质量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由见证取样人和取样员现场取样,送至指定试验室检测。 c.施工单位在获得材料试验报告后,应及时向监理机构提交正式报验资料。经审核合格后,材料方可使用。 ③试件抽样及检测 a.连接件、混凝土试块等应按国家规范及地方规定进行取样,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应在混凝土浇筑的入模处进行取样。 b.焊接件施工前必须进行试焊,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且正式焊接人员需与试焊人员一致。 c.连接件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否则监理方不予签认。 d.混凝土标养试件应在施工现场标养室进行,同条件试件应按规定放置在施工现场。 ④工程设计变更 a.所有工程变更必须有设计单位出具的正式文件,无正式设计不得擅自施工。 b.图纸问题应及时以工程变更单形式提出,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核后送设计单位处理。 ⑤工序、隐蔽验收报验 a.工序、隐蔽工程报验前,施工单位必须完成三检制度,自检合格后方可报验。报验资料宜在工作日下午下班前2小时提交,并及时通知监理到场验收。 b.施工单位必须提交完整的报验资料,未提交资料的工序、隐蔽工程不予验收。 c.验收时,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施工员必须到场,并配备整改工人。验收后,明确整改完成时间和下道工序施工时间。 d.工序、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⑥定位放线、测量报验 基础、主体工程结构施工放线完成后,施工单位须向我方提交报验资料申请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监理复核放线、测量时,施工单位必须配合。 ⑦缺陷处理、质量事故处理 a.质量缺陷不得擅自处理,须通知监理检查后,各方议定处理方案,缺陷处理应有完整记录。 b.质量缺陷、事故不得隐瞒。严重质量、安全隐患时,监理方将下达《工程暂停令》。 c.质量事故发生时,施工单位必须提交《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方案,主体结构问题需设计单位认可,并按程序处理。 ⑧分包单位管理 a.总包单位必须按合同管理分包单位,指导检查工作,及时整改问题。 工程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临时用电专项方案)、应急救援预案,正式施工前编制各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按照规定程序经审核、审批后报监理审批。 b.分包单位的施工方案、报验资料由总包单位向我方报审、报验。 ⑨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a.施工单位应配备足够管理人员,对班组交底、指导,落实三检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b.施工管理人员应对已完工程进行实体质量检查验收,主体结构自检后进行标识,标明实测数据和验收人。 c.监理将采取巡检、平行检验、旁站等方式监理,重要工序如混凝土浇筑,需提前告知,监理将派人旁站,要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值班人员到场。 ①安全方案审批 工程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应急救援预案,正式施工前编制各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经审核、审批后报我方审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须由总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专家论证通过后才能开始施工。 ②安全用品材料质量 a.工程所用安全用品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规范,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b.主要安全用品应向我方报验,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c.不合格材料必须退场处理。 ③安全管理 a.按安全技术规范、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符合技术标准。 b.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跟踪检查、验收,及时整改问题。 c.特殊情况与预定方案出入较大时,及时向我方汇报,商定方案,及时调整。未经监理审批不得调整预定方案。 d.现场出现安全隐患或事故时,第一时间通知监理,启动应急预案。 e.监理发现问题,施工单位必须执行整改指令,整改后及时回复申请复检。同一问题三次通知未整改,将下发暂停令并报告建设单位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f.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机具使用手续办理完毕后,及时向我方报验,未完成报验前严禁使用。 g.建设主管部门下达的整改指令,施工单位应积极整改,整改后及时回复申请复检。 ①报审类 a.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报审。工程开工前或各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向我方提交报审资料。 b.资质报审: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分包单位资报审等。 c.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主要材料(含商品砼)报审资料; d.总包单位、分包单位主要管理人员报审,并提交完整的报审资料;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落实到位。 ②工作资料报验 a.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等进场后向我方报验。 b.施工机具报验;施工机具进场、安装完毕并试用或检测合格后向我方报验。 c.工程测量放线、定位测量、楼层测量放线均报验。 d.工序、隐蔽验收报验。 e.经监理对各工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向我方提交砼浇筑申请。 f.模板拆模申请;楼层拆模试件检测、现场回弹合格并满足拆模条件时向我方提交拆模申请。 g.监理通知单、安全检查等要求整改回复的文件,要求在限定时间内整改回复。 h.所有施工工程资料均制作一套样表,确定后即可开始实施。资料的收发文均应实行登记制度,统一归口为监理部资料员。 监理例会:由总监或总监代表主持每周一次监理例会,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工长、安全员、质量员、资料员等及分包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参加。 专题会议:我方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及时、集中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施工中如出现需我方协调处理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时、如实向我方提出和沟通,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监理工作交底是确保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监理、防范工程事故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合同得到充分履行的前提条件。通过明确监理的目标、职责、工作程序和方法,监理工作交底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