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工程造价
造价培训
造价培训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概算定额的编制 18P
概算定额的定义:指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材料单价的确定 27P
材料单价的定义:指材料(包括构件、成品或半成品)从其来源地(或交货地点)到达施工现场工地仓库后的出库的综合平均价格。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预算定额的编制(下)14P
单位估价表概念亦称地区单位估价表,是指以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或各省、市、自治区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数量。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企业定额的编制(下)8P
企业定额的编制方法适用:比较规范的一般建筑的常用项目,如:材料消耗量、人工幅度差等。特点:数据资料积累时间较长,分析细致,使用简单,但不能适应实际的复杂变化的情况,准确性不够。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预算定额的组成及应用 25P
内容一般有:定额的性质和作用、定额的使用范围、编制依据和指导思想、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共性问题说明和规定、定额基价编制依据的说明等、其他有关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预算定额的编制(上)22P
预算定额概念指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条件下,规定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必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数量标准。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人工消耗量的测定 62P
测时法主要适用于测定那些定时重复的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是精确度比较高的一种计时观察法。主要适用于测定那些定时重复的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是精确度比较高的一种计时观察法。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人工单价的确定 18P
人工单价的组成内容:反映在规定的工作日制度、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劳动者应获得的工资性收入。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行业发展水平进行确定,应属于静态状态的人工单价。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企业定额的应用 29P
综合单价由投标人根据工程情况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利用企业定额组合的分项工程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和工程设备费、机械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企业定额的编制(上) 8P
企业定额的编制方法适用:比较规范的一般建筑的常用项目,如:材料消耗量、人工幅度差等。特点:数据资料积累时间较长,分析细致,使用简单,但不能适应实际的复杂变化的情况,准确性不够。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的编制 27P
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规费费率(%)=[(∑规费缴纳标准×每万元发承包价计算基数)/每万元发承包价中的人工费含量和机械费含量] ×100%。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机械消耗量的测定 27P
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施工机械作业时间的消耗标准。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机械单价的确定 20P
施工机械台班单价是指一个施工机械,在正常运转条件下一个台班中所支出和分摊的各种费用之和。第一类费用:不因施工地点和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与机械工作年限直接相关。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工程指标的编制 26P
工程指标:主要是反映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包括总造价指标,费用构成指标。是对建筑、安装工程各分部分项费用及措施项目费用组成的分析。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的编制 42P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是指从工程筹建起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止的整个建设期间,除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以外的,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效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工程建设定额产生与发展 15P
工程建设定额——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和合理劳动组织、合理使用材料及机械条件下,完成单位建筑合格产品的必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及资金的数量标准。
工程建设定额分类与作用 17P
按照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以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为编制对象、地区计价性定额、项目划分较细、计价性定额中的最基础定额。
材料消耗量的测定 34P
现场观察法是通过在施工现场对生产某一产品的材料消耗量进行实际测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根据测定资料,通过对产品的数量、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的计算,确定出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和损耗量。
装饰工程量计算与定额套用课件 93P
建筑物的底层地面和多层建筑的楼层地面简称楼.地面,是人和家具、设备直接接触的部分,起着保护结构层,装饰室内和清洁的作用。楼地面主要由面层、结合层和垫层三部分构成。
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清单计价-园林工程定额 23P
人工消耗定额:概念:又称劳 动消耗定额、劳动定额。是指在正常技术组织条件和合理劳动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工作时间,或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