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给水排水
  3. 内容

室外综合管网施工的安全措施

室外综合管网施工的安全措施如下:

施工前准备
  1. 资质与人员要求: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市政工程施工资质,且安全生产许可证处于有效期内。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专人专岗。

  2. 方案编制与交底:施工单位应组织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应包含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等。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顶管、盾构等,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方案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先向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再由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 人员培训:施工单位应对全体施工人员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焊工、架子工、挖掘机司机等,必须持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4. 现场标识与围挡:施工现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如警示灯、警示标语、安全警戒、导向标志、反光锥(条)、防撞桶等,在危险部位设置可靠的防护设施。施工现场实行临时围挡封闭管理,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施工过程管理
  1. 基坑(槽)开挖与支护:基坑(槽)开挖严格遵循“分层分段、先撑后挖、严禁超挖”原则,开挖深度大于2米应编制专项方案,大于3米或未达到3米但周边地质情况、周围环境、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认证。对基坑(槽)边坡和支护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对因基槽、边坡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采取专项防护措施,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工并采取应对措施。

  2. 涉燃、涉电开挖安全防护:燃气、电力管道安全保护范围内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应提前做好地下燃气、电力管道探挖位置确认,在现场做好临时警示标识,明确管道埋深、走向及防护范围,与管道燃气、电力经营企业进行书面确认,形成书面交底记录,各方签字确认,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提前48小时书面通知管道燃气、电力经营企业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地面管线和保护范围喷涂及指导。

  3. 管道安装与铺设:管道吊装作业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设备与索具,作业前由专人对设备安全装置、索具磨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作业全程由持证专业人员规范操作,根据管道重量、形状确定吊装方式与吊点。吊装时严禁超载、斜拉,设置警戒区域,专人监护,遇恶劣天气立即停止作业。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等合规防护用品。焊接、热熔等作业需设置防护挡板或防护罩,防止材料飞溅。

  4. 拉管、顶管与盾构施工:拉管、顶管和盾构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牵头各责任单位和管线产权单位做好地下管线管道探挖位置确认,制定详尽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做好施工人员专项培训。若涉及地下管线,方案明确保护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施工人员应接受地下管线管道保护知识上岗培训。

  5. 施工用电安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箱、开关箱符合标准要求,安装牢固,箱内电器元件完好、启闭灵敏可靠。电工定期检查维护用电设备和线路并做好维保检查记录,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6. 施工机械安全:施工机械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性能良好、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在燃气管道附近作业的机械,作业前特别检查制动、转向等关键部件。在电力管线附近施工时,施工机械应采取25平方毫米软铜线接地,接地极埋设深度不小于0.6米。施工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禁止酒后、疲劳作业。

  7.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建设单位应履行首要责任,督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履行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职责;施工单位全面辨识市政管网工程涉及的有限空间危险源内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建立双台账,明确有限空间各项信息,并根据工程进展及时更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办理安全许可审批手续,作业方案经论证和审批通过后实施,严禁未经批准擅自作业。

夜间及雨天施工安全管理
  1. 夜间照明设施:施工现场应设置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作业区域、材料堆放区、通道等场所亮度满足施工要求,照明设备功率及安装位置需符合相关标准。危险区域(如基坑边缘、预留洞口等)应设置红色警示灯,防止人员误闯;临时围挡及交通疏导区域需安装反光警示标识,提高夜间安全辨识度。

  2. 夜间设备与人员管理:夜间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需配备明显的反光标识和警示灯,作业时灯光方向不得直射道路,避免影响过往车辆和行人视线。施工人员需穿戴反光安全标志服,安全帽上粘贴反光条,确保在光线不足环境下的自身安全;作业期间严禁擅自离岗、串岗。

  3. 雨天现场排水与防护:施工前完善现场排水系统,设置排水沟、集水井,配备足够的排水泵,确保雨水及时排出,防止基坑、作业面等区域积水。对临时围挡、边坡等进行加固处理,加强检查稳定性,发现倾斜、坍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对易受雨水侵蚀的材料(如水泥)进行覆盖或转移至干燥场所。

  4. 雨天用电与设备安全:加强雨天施工用电管理,配电箱、开关箱需安装防雨罩,定期检查漏电保护装置是否正常运行;严禁使用潮湿的电缆、电线,发现破损及时更换。遇大雨、暴雨天气应暂时切断施工电源总闸,确保用电安全。施工机械设备停放于安全场地,露天设备做好防雨措施;雨后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异常后方可启动。

安全防护、职业健康管理与环境保护
  1.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手套、防护鞋等。施工现场的基坑(槽)、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临边等部位应设置可靠的防护栏杆或盖板,防止人员坠落和物体掉入。高处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高处作业平台搭设牢固,设好上下爬梯,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挂设安全网。

  2. 职业健康管理:施工单位定期检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确保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等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施工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 施工环境管理:施工现场采取有效防尘、降噪、降振、废气、排水等措施,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时清理施工废弃物,分类存放并定期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对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设专人管理,分类存放,采取防火、防爆、防泄漏等措施。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室外综合管网施工的安全措施
https://m.gc5.com/gczs/gsps/1045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