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发生时,楼梯是多层建筑中人群疏散的唯一通道,但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中的楼梯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影响人员的逃生。 2017-09-19
-
现场预制混凝土模板,定额按不同构件分别以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木模板,并配制相应的混凝土地膜、砖地膜、砖胎膜编制。 2017-09-19
-
清水墙是指表面墙面不加其他覆盖装饰面层,只作勾缝处理,保持砖本身质地的一种做法。 2017-09-19
-
基层清理须到位,尤其是管根、墙根等部位要仔细清理,基层凹陷处要用水泥补平。管根部位要抹成半径为100mm平整光滑的小圆角,凡是靠墙的管根处宜抹出5%坡度,以避免此处留下积水隐患。 2017-09-19
-
框架柱截面边长总是大大于框架梁的截面宽度,所以在节点外的梁 宽度范围内都可以连接的话,在柱中连接和锚固更加不成问题。 2017-09-19
-
收缩后浇带是为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强度增长过程中因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产生的裂缝,以达到释放大部分变形,减小约束力,避免出现贯通裂缝而设置。 2017-09-17
-
砖混结构是利用砖墙承受重量的。如下图,楼面上的重量通过楼板传到下面支撑的砖墙上,最后传到基础上。 2017-09-17
-
混凝土灌注桩,是指直接在施工现场采用桩工机械或通过人工等方法成孔,孔内放置钢筋笼(亦可不放置),再灌注混凝土所形成的桩基。 2017-09-17
-
由项目专业测量员从每户放线孔引出两条纵横轴线,以此线为基准线,后续房间方正、墙身定位、抹灰定点、墙身厚度都可以此线为依据 2017-09-16
-
焊缝长度不够,焊缝表面不平整,有较大的凹陷、焊瘤、焊缝有咬边现象,焊条不合格,焊皮未敲掉,两接合钢筋轴线不一致。 2017-09-16
-
构造柱处的墙体应留置大马牙槎(300mm),并先退后进,上下垂直。马牙槎口边宜贴易撕的薄海绵条,防止构造柱浇筑时漏浆 2017-09-15
-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2017-09-15
-
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017-09-15
-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单组分聚胺脂防水涂料、聚氯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JS-1)防水涂料 2017-09-15
-
强度等级低的水泥砂浆由于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和过细的砂子,使砂子颗粒间起润滑作用的胶结材料——水泥量减少,因而砂子问的摩擦力较大,砂浆和易性较差,砌筑时,压薄灰缝很费劲。 2017-09-15
-
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2017-09-14
-
地下连续墙开挖技术起源于欧洲。它是根据打井和石油钻井使用泥浆和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1950年在意大利米兰首先采用了护壁泥浆地下连续墙施工,20世纪50~60年代该项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及前苏联得到推广,成为地下工程和深基础施工中有效的技术。 2017-09-14
-
拌制的混凝土中,粗细骨料之间未满覆水泥浆,胶结作用不充分,则骨料较为离散,易导致泌水现象。由于未形成有效的润滑膜,导致骨料与导管、骨料与骨料间摩擦力增大。 2017-09-14
-
砼浇筑申请制度:混凝土浇筑前各道相关工序均应三检结束,专职质量员进行专检,并报监理验收签字,监理会签后报项目工程师审批,由项目工程师向商品砼供应商提出供料申请单。 2017-09-14
-
首先由项目质量员会同监理人员对麻面部位进行分析,若程度较轻,下道工序可以处理则不需要进行混凝土缺陷处理。 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