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体搭设应有施工方案,搭设高度超过 24m 的架体应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方案,结构设计应进行设计计算,并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 2017-05-12
-
基础梁接头位置不对,按楼层框架梁接头位置设置,且没有错开(基础梁与框架梁的受力正好相反,接头亦然)。 2017-05-12
-
在供应某工程二层梁板时,施工单位反映凝结时间太长,浇筑后24小时仍未凝固。 2017-05-11
-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2017-05-11
-
加强科研工作,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砼工程(包括预应力砼工程)的研究相对落后,凭借我们已有的强大队伍,和一些单位在预应力技术推广应用中的创收实力完全可以承担和完成重要的科研任务。 2017-05-11
-
混凝土的裂缝虽然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更是混凝土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所决定的。但它的危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危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所决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 2017-05-11
-
需要说明的是,规范的条文中,对于丙类建筑Ⅱ类场地,并没有明确指出“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但从条文的前后关联及条文说明的一些解释来看,作出上面的理解是合理的,否则会导致更多的谬误。 2017-05-09
-
目前,现行国家规范或规程中尚未给出有关异形柱与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条款,因此,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常会遇到一些规范或规程尚未论及的问题,需要设计人员积累经验,利用正确的概念进行设计。 2017-05-09
-
严格施工管理,浇捣楼板混凝土时,必须铺设操作平台,防止施工操作人员直接踩踏上皮负弯矩钢筋。同时加强浇捣楼板混凝土整个过程中的钢筋看护,随时将位置不正确的钢筋复位,确保其位置准确。 2017-05-09
-
钢筋工程的现场工作,大部分转到专业化工厂进行,替代人工绑扎钢筋,有利于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符合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2017-05-09
-
基础底面积不应因地震附加力而过分加大,否则地震下安全了而常规情况下反而沉降差异较大,本末倒置。 2017-05-09
-
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较高、降温幅度大、速率快,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为防治水化热引起的裂缝,施工前应计算升温峰值、内外温差及降温速率,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和控制温度裂缝,确保工程质量。 2017-05-09
-
设计因素:一般设计重视地下建筑墙板工程竖向结构的配筋和强度,忽略了横向的水平抗裂度配筋。因墙体结构截面中各质点受力是不均匀的,收缩应力、温差应力的合力达到了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引起了塑性变形而裂缝; 2017-05-09
-
构造地震破坏作用大,影响范围广是房屋建筑抗震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所指的地震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岩层构造状态的变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面振动称为构造地震,简称地震。 2017-05-05
-
耐碱网布主要应用于膨胀聚苯、胶粉聚苯颗粒等聚合物基薄抺灰建筑外墙保温层,它对建筑的保温层起到抗裂防护的作用,使之不因外墙砂浆的脱落而破坏保温层。因此,耐碱网布的质量对建筑保温至关重要。 2017-05-05
-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处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 2017-05-05
-
混凝土在施工中对有些结构按其所处条件的不同,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施工中仍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以确保工程质量。 2017-05-05
-
要彻底消除裂缝现象,有待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积累经验,并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并采用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法,我将继续关注。 2017-05-05
-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各种环境条件作用下,不需要额外的费用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性、正常使用和可接受的外观能力。 2017-05-05
-
但多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一直是施工中最为常见和难以克服的弊病,在某些情况下,裂缝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