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节能技术探讨
建筑给排水系统可以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十分有效的缓解我国当前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近几年发展的十分迅速,大量的建筑在城市中出现,很多建筑在给排水系统之中造成很大的浪费,这种浪费主要为能源的浪费,即许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存在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这逐渐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给排水系统的一大问题。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关系日益密切,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建筑给排水系统息息相关。因此,如果建筑给排水系统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便会造成能源严重浪费,不利于对我国当前紧张的能源供应形势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反而会造成能源的紧缺。文章对当前建筑用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论述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不断的增加,日益迫切的水资源短缺严峻形势不断的向人们袭来,能源和水资源都是我国正常发展中必要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出现的水资源污染、短缺逐渐让我国的人们生活受到困扰,并且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保护好、科学合理的使用水资源,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只有合理的保护水资源,才能不让下一代人的发展需求受到危害,只有通过节约用水的方式,才能实现我们全社会都在关注的共同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给排水特点描述
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城市中现代化的建筑的高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而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输水管道的长度也会相对的增加,这会导致给排水的水量也会增加。同时管道高度越高,供水系统所需要提供的压强也便越大,而管道所需要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为了将水安全的送到相应的高度,就需要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强度不断的增加,达到可以适应相应高度水的压强的程度,在水管的接口处可以选择性的使用柔化材料做成管道的接口,这种柔性接口可以最大限度上的对于排水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做出贡献,保证供水系统的安全通畅。
②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各种各样的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城市中冒出,建筑的各种功能也变得十分齐全,当然功能的多样化也让建筑排水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在现代的建筑中的排水系统,往往管道十分长,这对于供水水泵的性能要求也很高,动力设备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设备过多便会产生极大的噪音,这种发动机的噪音会让居民的居住环境变得十分恶劣,因此,现代化的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发动机的功率以及管道的长度相应的搭配,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发动机噪音,减少周围居民的不适。
③随着城市居住人口数量的增加,现代建筑所需要进行给水以及排水的量相对会变得相当大,保持管道正常工作,才能满足人们生活所需,在这样人口相对密集同时人数相当大的建筑中,其自身的给排水系统需要谨慎的安装和使用,因为只有保证给排水系统的相对安全和可靠运行,才能让居民正常生活,因为一旦给供水系统出现故障,水的输送出现问题,便会给整个建筑内的居民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这种情况下建立给排水系统,对于给排水系统要尽可能的进行定期检查,防止较少故障出现的可能性。
④现代化建筑物的高度变高会让建筑内消防系统的静水压力相对变高,过高静水压强会让给排水系统的管道以及储水设施配件经常出现由于压强过大断裂损坏的情况,因此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静水压力进行削弱,可以使用在管道中多使用竖向分区的方式来缓解单管的静水压力过强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对于供水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保证。
2当前建筑水资源使用现状
①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占地范围很广,因此城市内部的建筑生活用水的分布也相对的增大,这种情况会导致建筑内水资源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就当前我国城市用水现状来讲,水资源还可以得到很大限度的节约,但是在城市中居住的大多数用户其自身的节水意识十分淡薄,许多用户认为生活用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必要去节约使用,而政府本身以及节水部门对于节约用水的宣传也仅仅是停留在口头的号召上,对于如何节约用水缺少具体的实施方法,因此节约用水的实效缺乏。
②众所周知,为了保证管道的强度,现代建筑内一部分水资源运输管道经常会选用金属管,但是金属的管道无论什么材质,都会在一定时间之后或多或少的产生一定的锈蚀,这种锈蚀会让用水设别的质量下降,再加上如果本身给排水设施的工作状态便不好,很容易让水资源产生严重的浪费,同时输水设施出现故障,给建筑内居民带来极大不便。
③据笔者调查,我国许多城市内建筑的给水系统设计十分不科学,一些输水管道由于内部压力过大,导致单位时间内出水量巨大,压力不均衡的后果会导致压力过大的水龙头产生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并且这种部分卫生器具配水电压力过大的问题无法通过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来减缓,大多数地方仍然会有压力过大的现象,据调查一些卫生器具由于水压过大,出水量是原本额定流量的四倍或者五倍,这种情况让水资源大量的良妃,同时,如果水压过高,漏水量增加,长此以往,会产生水击、震动乃至水管噪音等问题,严重者甚至导致管件的破裂和损坏。
④另外,当前形势下,我国的水价的制定也十分不合理,笔者认为,水资源大量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水价的定价过低,我国的许多城市自来水的售价都十分低廉,与自来水制造的价格形成巨大差异,过低的自来水价格,长时间的实行会让居民的用水观念产生误区,认为水很便宜,可以随便使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外,水价的过于低廉会对于社会经济效益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水价或者制定合理的居民用水额度管理措施,或者增收超量水的费用,利用价格的平衡来减少居民对水资源的浪费。
3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节能技术探讨①制定合理的节水政策,增加公民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尽最大可能节约用水是每一个城市的地方各级政府都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部门要把节约用水当做一个基本国策来看待,需要在国家和政府的带头宣传下,将我国建立成一个具有合理节水的收费制度,居民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提倡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型国家,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分质供水制度,对于建筑内用水设备加强改进力度,引进先进的科技,采用循环水模式,对于污水进行再生和回用,建立全民节水型社会。
②加强生活给水系统的超压减压管理。我国的城市中存在一种隐形的浪费,即是在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区之后,一部分的卫生器具的配水点水压偏大的问题依然存在,水流的实际流量大于原本的额定流量,而水流中超出额定的流量的水流没有产生使用效益,这部分被浪费的水资源便是城市中常常存在的隐形浪费,因为人们常常不注意这部分浪费,这种情况会导致实际使用的适量是原本的四倍左右,其原因便是在给水系统进行分区之后,各个区域之间最底层的配水点的静水压力变得过高,如果一般的卫生器具水流出水压力为20kPa,那么实际的水压便是原本水压的四倍,造成大量的浪费,另外如果水压长时间过高,会导致水管的系统中产生振动和噪音,严重的会让管道损坏和破裂,产生漏水情况,更加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减少隐形浪费,在进行给水系统的设计中药严格注意低点的压力过高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采用在支水管上面安装减压孔板以及减压阀的方式来避免水压过高的问题,这样可以让管道内竖向分区的水压分布更加的均匀,一般这种方法使用在当水点处水压大于0.2MPa的情况下。
③减少热水供应系统中的冷水浪费。现代的建筑中往往会有热水的供应,而许多建筑的工人在热水装置开启之后,经常会放掉一部分的冷水来让热水的温度提高,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冷水量的浪费情况会不断的增加,十分严重,这种水流的浪费现象主要是热水供应系统设计施工时候设计不合理,同时管理的不完善所致,工程在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热水循环系统多环路阻力的平衡,循环流量在靠近加热设备的环路中出现短流,最终导致远离加热设备的环路中水温下降;同时热水管网布置与计算缺乏合理性,让混合配水装置冷热水的进水产生悬殊的压力差值,若冷水的压力比热水大,使用配水装置时要让大量的冷水排除之后才能让温度正常,因此需要采用循环方式来进行冷水的节约,各种循环方式包括支管循环.立管循环.干管循环等几种,其中支管循环是经常使用的循环方式,其效果也最为明显,可以有效的对于热水供应系统中的冷水进行循环再用,节约冷水。其次是立管循环,再次为干管循环的方式,在进行循环方式的选择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需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根据建筑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支管循环方式或立管循环方式,以此来减少无效冷水的浪费。
④使用节水型器材进行节水。节水节能设备主要包括节水的卫生用具以及节水管材两方面,而大多数的水源浪费也是从这几个方面产生的,政府需要加快节能器具的普及,在不影响卫生器具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用节能型的卫生器具例如真空式便器以及脚踏式的淋浴器开关等节水器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水资源进行节约,另外通过相关的法规对于用水器具以及水资源能源浪费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说,卫生器具以及配水器具使用节能器材,会直接增强整个建筑的节水节能的效力,同时在进行节水器具的选择时,需要严格的考虑价格因素以及节水性能如何等问题,要根据适用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选择,使用最合适的节能水龙头,尤其是在水压过高的情况下,节水龙头能保证出水量的稳定,节水效果明显。
⑤合理设置和使用水表。当前我国的水资源费用均使用水表来进行核对,为了更好的节约水资源,可以使用年限长,同时精度高的水表,同时增加水表设置,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合理使用贮水池,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结语
能源和水资源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已经成为可以影响社会经济的重要因素,节约水资源、节约能源,造就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同时加快新能源的开发,从多方面对水能源进行节约和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张燕,陈忱,谢彦波.浅议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环保设计[J].西南给排水,2012,(1).
[2]刘建丽.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措施分析[J].民营科技,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