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跟进,而作为城市市政管理的重要一环--市政给排水系统建设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城市市政给排水的建设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和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能否实现。本文将从目前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建设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给排水的规划设计策略。
关键词:城市市政 排水 规划设计
一、城市化进程过快,市政给排水系统未能发挥应有效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发展即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没有经历一个缓慢过渡的过程,而是在国家的政策引导和经济发展刺激下展开,从当年的“深圳速度”可见一斑。
由于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急速膨胀,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接踵而至,城市的软肋逐渐暴露于公众视线之下。例如交通拥堵背后所隐现的道路修筑速度、规模跟不上以及中心城区规划设计不合理、分流功能性差的诸多问题。而近年来频繁的自然灾害如大范围持续将与天气所造成的洪涝更是对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形成严峻考验。在给排水系统作用发挥正常作用的情况下,借助其自身的疏导泄洪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洪涝为居民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所带来的威胁,同时,还可以有效存续水源,最大限度的开发水资源利用率及其价值。然而,现实情况是,一场突袭的暴雨造成的积水就会给道路交通带来极大困扰,甚至导致部分城市路段瘫痪,并且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设法解决这些问题以维护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新闻报道中街道成河的场面并不少见,甚至出现本来应该发挥泄洪作用的护城河非但不能有效缓解水量压力,反而倒灌入城造成更大损失和伤害的案例。
市政给排水建设与交通设施建设同为管道枢纽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作为市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力是任何一位城市建设者和规划者都不能忽视的。那么,如何才能进行科学合理、严谨规范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让其充分发挥应有效能呢?
二、完善市政给排水规划的几点策略
1、加强宏观管理,科学实施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
给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范围的思考,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城市、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影响深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有开阔的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
第一,防洪排涝的规划设计。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环境,我们应充分树立洪水对市政给排水工程带来的大面积威胁,在市政排水工程的防洪排涝规划时,我们应将设计重点放在排洪、排水的重现期标准衔接上,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流域排洪面积等综合因素进行实地考察与设计。在排洪措施的选择上,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做排水设施的合理布局,如果城市处于山区较多的地域,则应多考虑内洪来、退皆快的特点选择全抬高的方案,并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加设排水装置。
第二,区域水资源的平衡规划与供水设计。在调节水资源区域供给及使用平衡的环节上,科学的评估必不可少,区域地区的需水量预测能充分的为合理的规划设计提供现实依据。我们应充分实施科学的实地考察、检测,全面监控城镇的各类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农、林、牧、渔等各行各业的用水情况,同时还应综合考察城镇河流维持自身生态坏境的流量需求等。在工业用水的预测环节上,我们应充分依据当前各类产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特点,采用与之提升速度相适应的设计方式,开展预测设计、前期设计而不是滞后设计。本着切实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开展提升城镇供水质量的规划,通过更换水源、控制地下水源过渡开发,深化资源配置、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环节、构建集约式供水行业等方式使市政给排水经济效益与管理质量充分提升。
2、 完善微观控制,合理实施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
首先,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采用延时曝气这种高资源占用(材料、土地)和高能源消耗低负荷工艺,以耗能方式取得污泥稳定的工艺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从生活污水反应器发展趋势看是从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最近国内尝试使用一种高效载体生物强化A/O工艺,它是在A/O反应池的好氧池末端投加活性硅藻土,同时好氧硝化液和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利用硅藻土的高效载体生物作用(流化床)和吸附,混凝及过滤等物化作用,实现生物脱 N和物化除P,较好地解决了纯生物或纯化学污水工艺中脱N 与除 P 相互矛盾的问题。
其次, 污水管道设计中新管材的推广。在给排水工程中推广 PCCP管、PVC-u管、PE管、聚丙烯(PP)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符合国家以塑代钢政策。同时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方便,受到业主及施工方一致欢迎。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施工造成管道变形超标的问题,应确保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回填质量,必须分层夯实,使其密实度能够达到95%以上。
第三,雨水管道设计新思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较深区域,尽量使雨水不排人下水道,尽量通过设计施工,将雨水渗透或截留。一则可以减少排水负荷,减少雨水管道投资;二则增加地下水补给,涵养地下水,进行水生态修复。另外,也可以设置雨水贮水池截留雨水作中水使用,但这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譬如地下水位高,下雨后地面充分湿润,地下径流很大,就不宜采用渗透法。
城市发展的历史证明,“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这三大问题解决不好,城市的发展就会步入一条曲折坎坷之路。在编制城市给排水规划时要善于发现并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初。市政给排水规划建设无疑是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结合,如果能将二者协调好,将是城市建设之福,将有利地促进我国城市和社会经济的繁荣,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
参考文献:
[1]王世忠.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 民营科技. 2011(06)
[2]谢巍.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08)
[3]陈晓齐. 对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7)
[4]李昌军. 浅议城市给水排水规划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14)
[5]王亮,董旭. 浅谈城市给排水的规划设计问题[J]. 民营科技.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