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表
序号 |
质量通病 |
防治措施 |
1 |
明装电线管排列不整齐美观,支吊架、卡具设置不合理,固定点间距不均匀。 |
多条电线管并排安装时,卡具的排列必须按照统一的顺序编排,同时卡具之间距离应该考虑接线盒的因素,避免因接线盒而影响电线管的平直度。 |
2 |
电缆桥架现场安装时破坏镀锌层,防腐处理不够。 |
将开口处打磨平滑,涂两遍红丹防锈漆,干后再用手动喷漆喷涂,喷漆的颜色应与桥架的颜色相近。 |
3 |
电缆桥架安装时,弯曲过促,达不到线缆要求的弯曲半径。 |
对90°转弯、三通等常用配件,全部采用厂家定做的形式。对于个别比较特别的角弯,则绘制相应图纸向厂家定货。 |
4 |
线管与线槽(盒)、箱、盘、柜等连接时,采用熔焊方式开孔,多个管端的螺纹外露数目不一。 |
线管与箱、盘、柜等连接时,采用开孔器进行开孔,根据回路数统筹安排,电线管与槽、箱、盘、柜等连接时采用铜鼻子等新型材料彻底消除管端螺纹外露数目不一的质量通病。 |
5 |
同一房间内高位和低位开关、插座的安装标高不一致,偏差过大;并列安装的开关、插座欠平齐,偏差太大。 |
确定各场所的装饰标高基准线,进行线管及线盒安装时,必须采用水平尺及水平连通器找好水平。接线底盒的找平基准应该是接线耳,而不是接线底盒的底边。 |
6 |
配电箱、盘、柜体及其内的二层金属板接地不可靠,配电箱、盘、柜体上装有电气的可开启门或面板没有采用合适截面的裸铜软线 |
在配电箱、盘、柜体订货时,应明确要求在柜底或(其他合适位置)设置专门的接地板,接地应牢固可靠,各回路接地点应分别与接地板相连接,不得采用“垒接”方式。柜体的可开启门或面板均应采用合适截面的铜软线与配电箱、盘、柜体相连做好接地跨接。 |
2、给排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给水管道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
项目 |
质量通病 |
防治措施 |
1 |
室内给水立管 |
管道堵塞 |
1) 管道安装前要将管腔内杂物、毛刺等清理干净。 2) 管道安装中对临时敞口处要及时封堵严密,不使污杂物落入管内。 |
板孔堵孔不良 |
封堵板孔的模板应支平、支严、支牢、浇水,并认真将细石混凝土捣实抹平。 |
||
立管坐标超差 |
1) 在楼板上打凿或修整孔眼时,应认真用线坠找准立管中心,保证孔眼位置准确、直径适宜。 2) 因承重墙墙体影响管道坐标时,可采用冷弯或用弯头调整立管中心。 3) 立管安装前,应再次复核立管甩头与室内墙壁装饰层厚度,以利于及时调整立管中心位置。 |
||
立管渗漏 |
1) 管道接口应严格按规范施工工艺进行。 2) 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做系统的水压试验,并认真检查。 |
||
2 |
室内给水横支管道 |
管道渗漏 |
1) 管道接口应严格按规范施工工艺进行。 2) 管道隐蔽前,必须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做水压试验。 3) 管道横支管应有坡度,试压后要排空管道内存水。 |
管道堵塞 |
1) 管材使用前应将管腔内污杂物清理干净,管道接口严格按规范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并防止油麻掉入管腔,堵塞水嘴等。 2) 管道施工的临时间断敞口处,应注意及时封堵,防止掉入灰浆等污杂物。 |
||
管道结露 |
1) 对可能产生结露处而设计未要求时,应做出防露处理。 2) 对设计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的防露措施和材料认真做好防露处理。 |
||
3 |
水压试验 |
给水试验压力一律采用0.6Mpa |
对不同的给水管道和工作压力,应采用不同的实验压力。 |
4 |
冲水试验 |
以泄水代替管路系统的冲洗试验 |
在系统水压试验后交付使用前,再单独进行一次管路系统供水冲洗。 |
无详细冲 洗记录 |
应按冲洗试验表内规定如实填写。 |
3、排水管道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
项目 |
质量通病 |
防 治 措 施 |
1 |
排水 管道 |
管道渗漏或断裂、脱口 |
1) 地下管道安装完必须做灌水试验,并认真检验。 2) 做好工序交接,制定防护管道的要求和措施。 |
管道堵塞 |
1) 管道安装前清净管内污物及毛刺。 2) 施工中管道临时敞口及施工完管道各甩头、管口必须及时用有效措施加以临时牢固的封闭。 3) 管道标高及坡度要严格按图纸要求或规范规定施工。 4) 管道接口时要严格按接口工艺进行接口。 5) 施工中不得使用90°直角三通及正十字四通,要用45°管件。 |
||
甩头坐标不正标高超差 |
1) 管道铺设前核对结构阶段给出的墙体轴线和地平标高线的准确性。 2)预制管铺设完互相接口前再次复核各甩头的坐标与标高是否符合要求。 3) 各甩头定位前,施工人员除掌握地平标高线和墙轴线外,还要掌握各墙体及抹灰厚度,有无设计变更等。 4) 卫生器具甩头的坐标与标高应认真结合实际采用的卫生器具的规格、型号、几何尺寸等来确定。 |
||
2 |
灌水 试验 |
灌水不及时 |
1) 必须坚持不经灌水试验不得隐蔽的原则。 2) 不经灌水试验,严禁进行下道工序。 |
灌水检查人员不全 |
应参加检查的有关人员不能参加时,不得进行灌水试验。 |
||
灌水试验记录填写不及时不完整 |
1) 试验记录应由专人填写。 2) 技术部门应对有关资料进行定期检查。 |
||
3 |
通水 试验 |
卫生器具下排水管周围渗漏,通水试验没有发现 |
1) 通水试验时应将卫生器具的给水开启至水量最大且保证连接排放后再进行检查。 2) 全系统排水试验全部完毕后,再从排水立管系统开始进行全面复检。 |
使用时发现排水不畅通、通水试验时没有发现 |
1) 通水试验应保证给水系统大于正常给水压力下供水,排水点的排水量达到设计的最大量。 2) 通水试验应保证给水、供水点的开启数量不低于排水系统总供水点的1/3。 3) 严格按顶层、底层的供水点全部开启,中间最多每隔两层开启一层供水点的原则进行通水试验。 |
4、卫生器具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
项目 |
质量通病 |
防治措施 |
1 |
地漏 |
倒泛水造成地面渗漏标高不准,地面倒流水 |
准确计算好安装标高,把住楼板混凝土前的复核关。 |
地漏周围漏水 |
严格按要求将地漏周围灌密实并按要求做好防水,督促结构施工时,确保楼地面坡度。 |
||
2 |
低 位 水 箱 坐 便 器 |
冲洗管上、下接口处渗漏 |
1) 水箱与坐便器中心线应一致,确保冲洗管正、竖直,不能歪。 2) 锁紧螺母、压盖处垫入胶圈时应进行检查,确保胶圈无损坏(用其他填料时应密实)。 3) 拧牢压盖,但不应用力过猛,造成破裂。 |
坐使器与低位水箱坐标或标高超出允许偏差 |
1) 坐便器安装预栽木砖前要根据图纸要求和经与土建人员落实的室内±0.00线,认真核对坐便器排水管接头的位置与标高,不合格的必须修整到合格为止。 2) 预栽的木砖不得高于墙、地装饰面。 3) 坐便器与低位水箱的安装在卫生间墙、地饰面层完成后进行。 |
||
器具安装松动,水平及垂直度超差 |
1) 预栽木砖必须平整、牢固。 2) 安装固定器具时,木螺钉应垫上铅(或橡胶)垫,拧紧拧牢。 3) 器具安装固定前,把不平整的墙、地饰面修理平整。 4) 固定器具时应用水平尺和线坠把器具调平调直再固定。 |
||
3 |
半 挂 式 小 便 器 |
小便器标高超差坐标不准 |
1) 预栽木砖前和技术人员认真核实水平标高和间墙墙线的准确性,墙上划出的小便器安装垂直中心线和水平中心线必须准确。 2) 安装小便器时将标高、坐标和平整度复核准确后再用木螺钉固定。 |
反水弯脱落漏水 |
1) 安装水封存水弯时上承口内四周必须用油灰填实、填严,下手口和排水管甩头间必须用油灰、石棉绳填实、填牢。 2) 作好交接,采取防护措施,反水弯安装后不得碰撞、扭动。 |
||
角型阀冲洗管漏水或不正 |
1) 角型阀出水杆上压盖处必须垫上完好的胶圈并拧紧。 2) 对给水管道甩头位置和标高的复核必须认真连接用镀锌短管尺寸要度量准确。 |
||
4 |
水 压 试 验 |
管道接口或反水弯脱落漏水 |
1) 管道丝扣要符合质量要求,应加油麻填料。 2) 安装时要使用与管径相匹配的管钳。 3) 水封存水弯上承口加油灰,下插口加油灰石棉绳(或麻)填实堵牢。 4) 安装后须防止碰撞、扭动存水弯。 |
洗脸盆不平整、松动 |
1) 安装洗脸盆时认真做外观检查,对翘曲不平及不合格品不予使用。 2) 支架固定时要用水平尺进行平整核对。 3) 支架栽牢固,支架上有固定器具或卡件时要认真加以紧固。 |
5、通风空调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通风空调安装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
质量通病 |
防治措施 |
1 |
风管的连接不严密,存在密封胶脆裂现象 |
防止型口切得不好,保证插条的宽度一致。插条制作时,手锤用力角度正确,插条的板材同风管的板材厚薄一致。开料时四个角按规范裁剪,防止使用密封胶太多,避免产生脆裂。 |
2 |
风管口在法兰处翻边尺寸不够 |
造成风管口在法兰处翻边尺寸不够的主要原因是风管开料时尺寸控制不对,计算不准确,没有预留翻边。 |
3 |
调平风管时,没有将吊杆调正,造成吊杆松弛不着力或风管再变形 |
调平风管时,借助水平尺先将吊杆调正,如果吊杆没有上紧,注意将膨胀螺栓上紧,再拉线调平风管。 |
4 |
空调水管保温管托配置不合理,管托与水管间有离缝 |
空调水管保温管托应与管道外径相一致。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保温前对管道及管托进行验收,封堵管壁与木托之间的离缝。 |
5 |
保温材料及绝热管托接合处没有涂粘结剂 |
空调冷冻保温时,保温材料与保温材料及绝热管托托接合处应涂粘结剂。保温完毕后验收时应逐个进行检查。 |
6 |
风管软接口过长,扭曲 |
软接口在铆接前应拉直对正,铁皮条要压紧,帆布口处不漏风。 |
7 |
系统噪音过大 |
1) 为保证在末端消声器之后的风管系统不再出现过高的气流噪声,在管道拐弯处要采用曲率半径大的弯头。 2) 消声器、消声弯头要单独设置支、吊架,不能使风管承受消声器或消声弯头的重量,且有利于单独检查、拆卸、维修和更换。 3) 为避免噪声和振动沿着管道向围护结构传递,各种传动设备的进出口管均要设柔性连接管,风管的支架、吊架及风道穿过围护结构处,均要有弹性材料垫层,在风管穿过围护结构处,其孔洞四周的缝隙要用不燃纤维材料填充密实。 4) 设备安装时要在减振器上带有可调整的校平螺栓。 5) 使用优质消声设备,在安装时,要严格注意其方向。 6) 对于风管及支、吊架要用相应的防隔振结构与措施。 7) 严格风管的密封性措施,杜绝由于风管系统漏风的噪声形成。 8) 防止风管强度加固不够造成风管管壁振动。采用卷板通过自动生产线加工风管,风管管段长度约为1米,同时生产线自动对风管压筋,也减少风管接缝,可整体提高风管强度及减少漏风形成的噪声。 9) 大截面风管的加固严格按规范进行加固,消除风管强度不足引起的风管振动。 |
8 |
风机盘管冷凝水问题 |
风机盘管安装后清理风机盘管集水盘并用塑料纸进行封闭,在投入使用时再进行拆除,在风机盘管进行灌水试验前,先用吸尘器对集水盘进行清理,防止集水盘中的杂物进入管道中造成管道排水不畅或堵塞;在冷凝水管的施工中合理布置管线减少弯头,并且在冷凝水管上设置清扫口(即用带堵头的三通代替90°弯头),以便于日后对管道进行疏通。 |
6、设备安装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设备安装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
质量通病描述 |
防治措施 |
1 |
基础尺寸与设备不符合 |
仔细核对设备样本,在设备进场后再核对样本与实物是否存在偏差,如有偏差则提出处理方案报相关单位审核。 |
2 |
减振器与设备重量不匹配 |
减振器选择时,应以设备运行重量为依据,采用惰性块基础的,还应把惰性块的重量一并考虑。 |
3 |
设备布置不合理,影响后续的管道及电气接线 |
进行设备机房深化设计时,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利用V8软件,对设备机房进行模拟施工;出现设备机房空间不足时还应向设计、监理及业主反映,以便增加设备机房面积。 |
4 |
维修及操作空间小 |
同上。 |
5 |
设备运转噪音大 |
选择产品质量有保证的厂家产品;采取合理的减振措施;设备进出口管线采用柔性连接,设备固定安全可靠。 |
6 |
垫铁位置不合理,大小尺寸不统一,固定不牢 |
同一台设备选择同一规格的垫铁,设备精平后将设备垫铁焊接固定后进行二次灌浆。 |
7 |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不饱满或超出设备底盘 |
灌浆时对设备进行保护,灌浆后及时清理设备上多余的混凝土或砂浆,选择适合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
8 |
设备进出口管道支架设置不合理,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
选择合理的支架型式,支架固定位置应能承受管道的全部重量以保证设备处于自由状态。 |
9 |
捆绑方法不当,造成设备表面涂层损坏甚至变形 |
设备吊装时捆绑点必须为设备吊装孔,没有吊装孔的在设备捆绑完成后应在钢丝绳和设备本体间加垫柔性隔离物,选择包胶钢丝绳。 |
10 |
运输过程中碰撞,造成设备或其它专业的成品损坏 |
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运输过程中由专人指挥,杜绝多人指挥或无人指挥;保证通信联络畅通。 |
11 |
运输过程中对楼地面造成损坏 |
根据地面的承受能力,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
12 |
卷扬机或倒链绑扎部位损坏设备外涂层 |
钢绳捆绑部位加垫柔性保护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