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第一节 总体布署 工程临时设施的布置本着有利于施工、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的原则。在取得建设单位的同意后,将主要施工辅助生产设施设在道路边的空地处,临时设施搭设符合城市文明施工标准;具体见施工总平面布置附图。 一、施工用水:从沿街管网装表接入。采用镀锌钢管沿道路外侧布置,每百米设开关一个。 二、施工用电:从变压器处接入,采用三相五线制(TN-S接零保护系统)架空线引入(距地净空4米)。沿道路布置,每百米设一个分电箱;临时用电线路从总电箱直接引入作业面,安装配电箱、开关箱;施工照明及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同时做好防雷、电气防火等工作。自备一台发电机供生产停电使用。 三、场内外主要交通组织及隔离围护:采用分段施工;在涉及居民区时,采用施工隔离围墙围护,在其他道路出入口处,采用钢管或彩钢瓦围护,夜间加设红灯,必要时,作封闭或半封闭施工,并派人员值勤。 四、施工通讯:项目部管理人员匀配有移动电话,办公室配一台全国直拔传真电话。 五、现场安全防护、警示标志的设立:在施工沿线范围内的各出入口处,均设立防护栏,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标记,同时设立警示牌,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六、生产临时设施 1.拌和站设置:设置道路边。占地约150~180平米。 2.加工车间、设备及仓储:配电房约10平米,仓库(含小型机具)约50平米(水泥采用散装),加工车间约30-50平米(钢筋加工为成品后现场绑扎)。 七、办公室、生活区设置:由于工期较短,考虑现场无建设办公、生活用房的场地,拟采用外租解决,项目部办公室、会议室面积约70平米;值班室约12平米;生活用房面积约260平米。 八、施工现场设置2处值班亭,主要用于协调施工现场的各方面工作,加强保卫,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交通秩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等。 九、施工现场形象设置::进场后,首先应做好文明施工的工作,做好相应的围护布置。施工时在道路边醒目处设宣传门廊,用4×4cm角铁支架搭设,用彩钢板饰面,布置相应工程概况牌。 第二节 主要施工方案 一、泵站沉井施工 1、沉井制作下沉工艺 沉井制作程序为:场地整平 →放线 →开挖基底 →夯实基底 →抄平放线验线 →铺砂垫层、垫木 →安设刃脚铁件、绑扎钢筋 →支刃脚、井身模板 →浇筑砼、养护、拆模 →抽出垫木及支架 →井点降水、下节沉井下沉 →上节沉井制作 →沉井下沉 →沉封底砼浇筑 →底板砼浇筑 →泵站设备基础砼及沉井内部挡水板等砼结构施工。 2、沉井施工: 采用分三节制作、分三次下沉组织施工。泵站沉井施工时,首先进行场地平整,并根据设计要求座标定位沉井中心桩和纵横轴线控制桩,桩位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开始施工。本工程基坑采用反铲机械开挖深度不小于 2米,并将松软土质全部清除后,用砂性土回填、整平、夯实做为沉井制作的基础;沉井制作前对砂垫层的宽度和厚度、支承垫木的数量和布置进行设计、计算,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为确保沉井制作及下沉时的稳定,结合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泵站沉井分三节制作,分三次下沉。沉井接高时用测量仪器进行控制,以确保上中下三节沉井的中轴线重合,沉井接高施工缝应将既有砼表面清凿、清洗干净;砼浇筑前,先安放止水条、铺筑一层与砼同标号的无碎石的砂浆再进行上层砼的浇筑。模板采用组合钢模与木模结合,并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砼浇筑前,应按规定认真检查核对有关钢筋、模板、预留洞、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确保无误;每道工序结束后及时通知工程师作隐蔽工程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施工缝止水和对拉螺栓止水应严格按照《市政工程施工和验收技术规程》要求施工。施工缝应凿除全部表面浮浆层,露出骨料,并清洗干净。对拉螺栓中间加焊钢板止水片,止水片尺寸不小于3*50*50。止水片与螺栓杆的焊接为周边焊,焊缝应饱满,要逐根检查焊接质量,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沉井制作时,其框架梁与沉井一起制作。 沉井下沉采用喷射井点降水排水下沉。分节下沉时,应对沉井结构、降水井点量及地基承载力进行检算。井点降水、挖土、采用的减摩措施必须严格上《市政工程施工和验收技术规程》规定执行。下沉前,必须作好监测准备工作,专人负责用仪器在下沉过程中进行监测,应做到勤测勤纠;刃脚标高每班至少测量一次,轴线位移2天测一次,当沉井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测量。沉井初沉阶段每2h至少测量一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及时纠偏;终沉阶段每小时至少测量一次。当沉井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加强观测。所有测量资料必须纪录完整报工程师获知。当沉井偏斜达到允许值的1/4时就要纠偏;当沉井偏斜过大时应通知工程师并提出具体的纠偏措施。下沉过程中设临时观测点随时密切注意周围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位移情况;一旦发现险情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紧急措施保护或加固措施防止险情发展,然后采取进一步措施。 当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时,并在8h内自沉累计不大于10mm时方可进行封底。沉井土封底并必须在每个井格底部中央设置至少一个集水井,以减小底板压力。封底时,应先将刃脚浮泥清除干净。此时井内水位必须低于垫层以下50cm。底板砼浇筑前,充分做好砼供应的准备,确保底板砼浇筑连续一次完成。 当沉井底板封底完成后,及时进行井内挡水板及泵站设备基础等施工。并按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泵站内的进水闸门井、管道、泵房、设备安装及道路、绿化等项工程的施工。 二、污水管道开挖法施工 1、工艺流程: 管道放样→开挖与支护→管道基础→管道铺设→管道接口→检查井井→闭水试验→回填 2、管道放样: 首先根据管道中心控制桩和沟槽宽度放出沟槽开挖边线,然后设置高程样板以测定和控制管道标高。高程样板必须复核后方可使用,并在挖至底层土、做基础、排管等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复核,发现偏差要及时纠正,放样复核的原始记录必须妥善保存,以备查考。 3、开挖与支护: 采用挖掘机开挖,当埋深小于6米时,用钢板桩支护、撑拆列板支撑,大于6米时,用拉森钢板桩支护。挖土前,提前打设井点降水,在地下水位稳定在槽底以下0.5米时方可开挖。挖土后及时支撑,以防止槽壁失稳而导致沟槽坍塌。槽边堆土高度与离沟槽边的距离不得违反《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的规定,机械设备停放位置必须平稳,并根据计算确定离沟槽边的安全距离。 4、管道基础: 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管道基础的做法为:沟槽底部铺设厚度为15cm的碎石或砾石砂基层,5cm中粗砂垫层,并且密实,作为管道基础。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高程样板的标高,在沟槽底部每隔4m左右钉一只样桩,并用样尺检查桩顶标高,以控制挖土面、垫层面和基础面。基础的底层采用人工挖除,修整槽底,清除淤泥与碎土,如有超挖,要用砾石砂填实,不得用土回填。管道基础的垫层要按规定的沟槽宽度满堂铺筑、摊平、拍实。 5、管道敷设: 运至现场的成品管在敷设前要再次逐节检查。凡在运输或堆放过程中损坏的管子不得吊入沟槽。管子卸车要用柔性悬带或绳带提起,禁止抛扔或撞击管道。管子起吊时要采用双点起吊,严禁单点起吊。排管前先复核高程样板,清扫基础表面的污泥、什物及积水。复核基础表面标高,要严格控制管内底标高。管道敷设前要将承口内表和插口外表的油污、杂物清除干净;将检验合格的丁基橡胶密封圈套入管节的插口槽内,环形的滑动部分内表面均布硅油薄层,在管节承口端面预先用氯丁胶水粘结四块多层胶合板组成的衬垫,其厚度为12cm,按间隔90°均匀分布;将一只管节凿成二个半节管子,带承口的半节管子排在检查井的进水方向,带插口的半节管子排在检查井的出水方向,当检查井底板与管道深度不一致时,需对受扰动的土基用C20砼和砾石砂填实,检查井底板离承口的管端或尾部距离大于250mm 时,要加设管枕及垫板。管节合扰时,采用悬吊方式进行。管节承插就位后,放松吊索和其它紧管工具,然后检查管节的高程和中心线、承口与插口之间的间隙量等是否符合要求,否则,要返工重排。管道的敷设应从下游排向上游。 6、检查井: 砖砌窨井筑前要打扫冲洗基础表面,清除杂物,并保持基础表面无泥浆、无积水,检查沟管是否稳定,方向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替换检查井部位的支撑,并根据设计的检查井位置和规定的尺寸做好放样和复核工作,并浇水湿润砖材。在砌筑的基础面上,铺筑砂浆后方可砌砖墙。砌砖时要夹角对齐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窨井砌至要求的高度后即可安放盖板防盗盖座。 三、污水管道顶管施工: 本工程顶管工程为泥水式顶管施工。首先按照设计图纸,准确放置工作井的位置,构筑基坑。 1、工作坑设备、地面设备安装: 1)、安装导轨: 先复核管道中心位置,计算导轨轨距。采用装配式轻型导轨,按轨距安放在砼基础面上。二根轨道必须互相平行、等高,导轨面的中心标高按设计沟底标高设置,坡度与设计管道坡度相一致,工作坑的砼基础面标高为沟底标高减去导轨的构造高度和10mm以下调整的薄铁板厚度。导轨定位后必须稳固、正确,在顶进中承受各种负载时不位移、不变形、不沉降。 2)、安装主顶设备: 将主顶千斤顶对称布置为4只,固定在组合千斤顶架上作整体吊装。每台千斤顶规格一致,行程同步,油路并联,共同作用,均备有独立的控制阀,伸出的最大行程小于油缸行程10 cm左右。油泵设备设在距离主顶千斤顶的近处,并设置防雨棚,油路安装顺直,减小转角,接头不漏油,油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32kpa,装有限压阀、溢流阀和压力表等指标保护装置,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试车,在顶进中定时检修维护,及时排除故障。选择符合要求刚度的马蹄形顶铁,受力后无变形,相邻面垂直,排列不扭曲,单块放置稳定性好,连续部位不脱焊、不凸面,与导轨的接触面平整,顶进前滑动部分抹牛油润滑。环形顶铁与钢筋砼管口相吻合,中间用软木板衬垫。 3)、安装前墙止水圈: 为了防止顶管机头进出工作坑洞口流入泥水,并确保在顶进过程中压注的触变泥浆不致流失,必须事先安装好前墙止水圈,其组成部分为预埋法兰底盘、橡胶板、钢压板、垫圈与螺栓。法兰底盘予先埋设在砼沉井内,中心正确,端面平整,安装牢固,螺栓的丝口妥善保护,水泥浆予先清除。 4)、安放顶管机头: 顶管机头的尺寸和结构要符合要求,在吊入顶进坑前要作详细检查。起重机卸机头时,要平稳、缓慢、避免冲击、碰撞,并由专人指挥,确保安全可靠。 机头安放在导轨上后,测定前后端的中心的方向偏差和相对高差,并做好记录,机头与导轨的接触面必须平稳、吻合。工具管和掘进机要按设计要求,准确定位,两边对称。机头必须对电路、油路、水路、泥浆管路和操纵系统等设备进行逐一连接,各部件连接牢固,不得渗漏,安装正确,并对各分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和试运行。 5)、安置起重机械: 顶进工作坑配备一台桥式起重机(即门式行车)和一台汽车吊进行垂直运输作业。其起重能力满足顶管工具管和顶进设备的装拆、吊砼管和顶铁装拆、其他材料的垂直运输。正式作业前要先试吊,离地面约10cm 检查重物捆扎情况和制动性能,确认安全可靠,方可使用。 6)、安置土方运输设备: 采用泥水平衡顶管进机,以水力机械方式将泥浆通过与管路连接的吸泥泵输出并与排泥旁通装置直接输送到地面泥浆沉淀池。 2、顶进: 1)、出坑: 出洞前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液压、电气、压浆、气压、水压、照明、通讯、通风等操作系统是否能正常进行工作,各种电表、压力表、换向阀、传感器、流量计等是否能正确显示其进入工作状态,然后进行联动调试,确认没有故障后,方可准备出洞,如存在问题要及时调整、维修或更换。通过水位观测孔检查洞口外段的降水效果是否达到要求;洞口止水圈与机头外壳的环形间隙均匀,密封、无泥浆流入;洞外地面无明显沉陷后,方可拆除封门。先拆除砖墙,而后拆除井外的组合钢封门。拆除封门后,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清除洞口外可能存在的金属物件或较大的硬块等障碍物,而后将机头随即切入土层中,避免前方土体松动坍落。 2)、顶进: ①掘进系统起动前要确保液压泵组中的液压油充分;液压油软管和泥浆管路的每一接头可靠,接口对号;操纵台上的所有控制开关处于空档或停止位置;所有电缆和电气配线都牢靠连接;供电电源符合规定值;电动机的回转方向正确无误。 ②掘进机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操纵台上的开关来控制的,操纵人员按以下步骤进行:ⅰ启动之前所有按钮开关和选择开关都处于“断开”或“停止”位置;ⅱ合上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接通电视监视;ⅲ调整测斜仪的零位;ⅳ启动基坑旁位路装置的送泥泵和排泥泵;ⅴ按揿液压装置的“启动”按钮;ⅵ把泥浆送入掘进机后,调整泥浆压力达到稳值;ⅶ启动刀盘ⅷ起始顶进时,通过电视屏上土压表数值调整到设定压力值范围;ⅸ确保掘进机的平稳工作状态,当刀盘位移指示器指在“零位”左右时表明掘进机处于良好工作状态;ⅹ掘进机在运行过程中,操纵人员要经常通过电视屏上的仪表显示进行调整,其主要操作内容为:调整土压力、挖掘刀盘位移、启闭主切削刀刃通阀、泥浆流向变换、抽除掘进机内积水。 ③主顶千斤顶的顶进操作:ⅰ把“千斤顶选择”转换开关拔到“主千斤顶”的位置,绿色指示灯显亮;ⅱ按下行程予调计数器的“速度仪调零”按钮;ⅲ按下“千斤顶控制”的“顶出”开关,绿色指示灯亮,千斤顶启动;ⅳ转动旋钮式调速阀,以调节千斤顶速度;ⅴ当主顶千斤顶顶伸到数字式计算器予调的行程值时,千斤顶即自动停止,“顶出”开关动力组在卸载状态下继续运转;ⅵ按下“千斤顶控制”的“回缩”开关,红色指示灯亮;ⅶ主顶千斤顶到达回缩终点时,按下“关”的开关,使主顶千斤顶停止;ⅷ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下“紧急制动”开关,此时各开关的运转电路和所有指示灯被全部切断;ⅸ运转重新开始需要一次按“紧急制动”开关,此时“动转电源”指示灯亮。按下“千斤顶速度选择”开关,使油泵继续工作。 ④停机操作:在掘进操作完全结束后,按以一步骤进行停机:ⅰ停止主顶千斤顶顶进;ⅱ“切土口”开关拨到“闭合”位置;ⅲ停止刀盘转动;ⅳ把“机内旁通阀”拨到“闭合”位置;ⅴ把“泥浆截止阀”拨到“闭合”位置;ⅵ把“机内液压动力机组”开关拨到停止位置;ⅶ关闭“送泥阀”“排泥阀”开启“旁通阀”三个指示灯发亮;ⅷ按揿“送泥泵”的“停止”按钮;ⅸ把“泄放阀”开关拨到开启位置;⑽关闭“工作回路”开关,关闭电视监视器及主电源。 3、测量: 按照设定的管道中心线和工作坑位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的地方,并加以保护;顶进坑内设置由地面水准点引入的临时水准点,在交接班时进行仪器高程的校对与调整,顶进轴线由设计管道中心通过经纬仪引入坑内,然后对中观测;测量仪器架设在坑的后部,每个顶程结束后必须全线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并由施工质监人员检查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