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5.2.1 技术准备 5.2.1.1 熟悉及审查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 5.2.1.2 施工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 5.2.1.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明确提出施工的范围和质量标准,并制定合理施工工期,落实水电等动力来源; 5.2.1.4 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5.2.2 材料准备 5.2.2.1 材料、设备确认合格,准备齐全,送到现场。 5.2.2.2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包装应完好,材料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入库,入库的合格材料保管应分类挂牌堆放。 5.2.2.3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撑件的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5.2.2.4 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5.2.2.5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撑件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管,不得混淆或损坏,其色标或标记应明显清晰。材质为不锈钢、有色金属的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撑件,在储存期间不得与碳素钢接触。暂时不能安装的管子,应封闭管口。 5.2.3 主要机具 5.2.3.1 机械:套螺纹机、台钻、电焊机、切割机、煨弯机、坡口机、滚槽机、试压泵等。 5.2.3.2 工具:工作台、管子压力钳、钢锯弓、割管器、电钻、电锤、热熔连接工具、管子钳、手锤、活动扳手、套筒扳手、梅花扳手、链钳、弯管弹簧、管剪、扩圆器、捻凿、焊钳、氧气乙炔瓶、减压表、皮管、割炬、链条葫芦、钢丝绳、滑轮、梯子等。 5.2.3.3 量具:水准仪、水平尺、钢卷尺、钢板尺、角尺、焊接检验尺、线坠、压力表等。 5.2.4 作业条件 5.2.4.1 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确认具备施工条件。 5.2.4.2 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过批准,经过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已进行完毕。 5.2.4.3 根据施工方案安排好现场的工作场地,加工车间库房。 5.2.4.4 与管道安装有关的土建工作已经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并已办理交接手续。 5.2.4.5 材料、设备确认合格,准备齐全,送到现场。 5.2.4.6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经找平、找正合格,就位固定完毕。 5.2.4.7 必须在管道安装前完成的工序,如清洗、脱脂、内部防腐与衬里已进行完毕,并验收合格。 5.2.4.8 管子、管件、仪表及阀门等已经校验合格,并具备有关的技术文件,且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5.2.4.9 管子、管件、阀门等,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物。对管内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其质量已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5.2.4.10 与管道安装的有关施工机械已经安排落实,且能满足施工的技术及进度要求。 5.3 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5.3.1 压缩空气管道一般采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DN>200mm时采用钢板卷管。管道阀门采用截 止阀,DN=15~40mm采用J11T-16内螺纹截止阀,DN≥50mm采用J41T-16法兰截止。 5.3.2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撑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其质量不得低于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5.3.3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包装应完好,材料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 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人库,入库的合格材料保管应分类挂牌堆放。 5.3.4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撑件的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按国家现行 标准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5.3.5 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损坏或腐蚀。 5.3.6 阀门安装前,应检查填料,其压盖螺栓应留有调节余量;并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按介质 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 5.3.7 阀门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制造厂的铭牌,铭牌上应标明公称压力、公称通径、工作温度和工 作介质等。 5.3.8 安全阀开启和回座试验次数应不小于3次,试验过程使用单位及有关部门应在现场监督确认。 试验合格后应做铅封,并填写安全阀定压记录。 5.3.9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撑件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管,不得混淆或损坏,其色标或标记应明显清晰。材质为不锈钢、有色金属的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撑件,在储存期间不得与碳素钢接触。暂时不能安装的管子,应封闭管口。 5.4.2.6 质量要求: 管道支架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无歪斜活动现象。立管垂直度:长度在4m以上时允许偏差12mm,在4m以内时允许偏差4mm。水平管道坡度偏差不得超过±0.0005。 5.4.3 压缩空气站工艺管道安装 5.4.3.1 安装前对管材及附件进行外观检,外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砂眼、凹陷等缺陷,对于管材壁厚不均匀度及椭圆度,都应在允许公差范内。 5.4.3.2 管道安装前,必须清除管于内壁的铁锈和污物,可采用圆形钢丝刷反复刷。 5.4.3.3 经切割、焊接加工后的管子,不得留有金属熔渣等残余物,应保证焊缝均匀,接口平齐,无 咬口及砂眼等缺陷。 5.4.3.4 应尽量采用煨弯的管道弯头,一般保证弯曲半径为4D;不应小于3D:煨扁度不应大于管道 直径的8%。 5.4.3.5 为使机房整齐清洁、便于操作,一般压缩空气管宜架空布置,冷却水干管用不通行地沟敷设,管道应尽量沿墙柱布置。 5.4.3.6 管道安装横平竖直,水平安装的管道应有0.002~003的坡度坡向贮气罐和油水收集排放点,竖直安装的管子应垂直,在4m以内时。允许偏差4mm,长度在在4m以上时,允许偏差12mm。 5.4.3.7 若是从总管上引出支管,压缩空气管道必须从总管的上部开三通,支管与总管相交角度, —般施工采用的常用角为90°、60°、30°、15°等。 5.4.3.8 由于压缩机出来经过冷却器和贮气罐,压缩空气温度降至40°左右,只有在输送管道较长或冷却温度不够的情况卜,需设补偿器,一般不需装没补偿器。安装方形补偿器应进行预拉伸。 5.4.3.9 压缩空气站的所有管道应按规范安装牢固的管道支吊架,防止振动。 5.4.4 厂区和车间压缩空气管道安装 5.4.4.1 压缩空气管道一般采用黑铁管、焊接钢管与无缝钢管三种钢材,DN>200mm时采用钢板卷 管,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根据要求使用铜管和铝管。 5.4.4.2 可用螺纹连接DN≤50mm的管子,填料为白铅油麻丝或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用电焊连接DN>50mm的管子。 5.4.4.3 安装前检查管道和附件,除质量符合要求外,还要核实管径、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4.4.4 管道应有顺流方向的0.002~0.003的坡度。 5.4.4.5 管路系统中应牢固安装各种支吊架,要保证活动支架、固定支架位置正确。 5.4.4.6 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放置套管。 5.4.4.7 进入车间后的压缩空气管道,应安装控制阀门,并把压力表装在控制阀门后面,用量大的用 户还需安装空气流量表。 5.4.4.8 为除去安装过程中残留在管内的脏物,管路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压缩空气吹洗。 5.4.4.9 对管道外表面进行防腐处理,对于不作保温层的管道的处理方法是先刷一层防锈漆,再涂刷一层浅色调和漆。 5.4.4.10 北方寒冷地区的架空管道可采用保温措施。 5.4.4.11 压缩空气管道能架空敷设,应考虑与热力管道、煤气管道和其他动力管道的布置统一,尽量共架敷设。可沿建筑、构筑物外墙布置架空管道,也可穿越用气车间。可根据表5.4.4.11的要求来确定压缩空气管道与其他建筑物及管线的净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