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建筑结构是由结构构件,即梁、板(受弯构件)及墙、柱(受压构件)和基础等构件组成的,结构构件通过正确连接,组成能承重并传递荷载等作用的房屋骨架。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较低。钢材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都很高。把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使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因而可以合理的利用混凝土和钢筋的受力性能。钢筋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好、整体性好、耐火性好、可模性好、可就地取材的优点。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文献综述 3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7 1.1 设计条件 7 1.1.1工程概况 7 1.1.2工程地质资料 7 1.1.3 建筑设计内容及要求 8 1.2 建筑设计 8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2 2.1 结构设计说明 12 2.1.1结构选型 12 2.1.2结构布置 12 2.1.3计算简图 13 2.1.4承重体系 13 2.1.5楼梯结构 14 2.1.6基础 14 第三章 板设计及配筋 15 3.1 板的设计 15 3.1.1 构件材料及尺寸 15 3.1.2 重力荷载计算 16 3.2 板的内力计算 18 3.2.1 屋面板计算 18 3.2.2楼面板计算 24 第四章 次梁设计 29 4.1 屋面次梁计算 29 4.1.1 A-D轴、1-4轴线和14-17轴线间次梁计算 29 4.1.2 A-D轴、5-13轴线间次梁计算 31 4.2 楼面次梁计算 34 4.2.1 A-D轴、1-4轴线和14-17轴线间次梁计算 34 4.2.2 A-D轴、5-13轴线间次梁计算 36 第五章 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 40 5.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40 5.2 框架梁柱线刚度 40 第六章 荷载计算 42 6.1 恒荷载计算 42 6.2 活荷载计算 45 第七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47 7.1 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47 7.1.1 恒荷载弯矩计算 47 7.1.2 标准层弯矩分配 48 7.1.3 底层弯矩分配 50 7.1.4 顶层弯矩分配 52 7.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7 7.2.1 活荷载弯矩计算 57 7.2.2 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过程 58 7.2.3 框架梁在实际分活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如下 59 第八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 62 8.1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62 8.2墙重力荷载标准值 63 8.3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67 8.4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68 8.5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70 8.6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70 第九章 内力组合 75 9.1 弯矩调幅计算 75 9.2 框架结构柱内力组合 76 9.3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79 第十章 截面设计 83 10.1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83 10.2框架梁的截面设计 83 10.2.1 框架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83 10.2.2框架梁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88 10.3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98 10.3.1 柱的轴压比计算 98 10.3.2 柱截面尺寸复核 99 10.3.3 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99 10.3.4 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05 第十一章 楼梯设计 109 11.1 标准层楼梯计算 109 11.1.1设计参数 109 11.1.2楼梯段计算 109 11.1.3 平台板计算 110 11.1.4 平台梁计算 111 第十二章 基础设计 113 12.1 设计条件 113 12.1.1基本资料 113 12.2基础顶面内力组合值计算 113 12.2.1外柱基础 113 12.2.2内柱基础 114 12.3 外柱基础设计 115 12.3.1外柱独立基础设计 115 12.4 中柱基础设计 119 12.4.1中柱B、C联合基础设计 119 外文翻译 123 参考文献 133 致谢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