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文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以及施工设计。 在确定结构方案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楼盖的设计(完成了板的配筋和次梁的配筋),基础的设计(完成了独立基础和联合基础的配筋及手画基础图)。 本设计按先建筑后结构再基础的顺序进行。 首先,建筑设计依据建筑总体规划要求、建筑用地条件和基地周边的环境特点,设计出建筑平面,然后进行立面、剖面设计。 结构设计依据建筑设计,以现行的有关规范为依据,主要包括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确定计算简图及计算单元、荷载计算、侧移控制、内力组合、构件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等内容 。本工程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一榀框架进行计算。对于竖向荷载作用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水平荷载作用采用D值法。 摘 要 - 4 - ABSTRACT - 5 - 前 言 - 6 - 一章 结构计算参考值 - 10 - 1.1 结构计算中所用到的材料自重 - 10 - 1.2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 10 - 1.3 结构计算中系数取值 - 10 - 第二章 现浇板配筋 - 1 - 2.1 现浇板计算 - 1 - 2.1.1 板厚 - 1 - 2.1.2 荷载计算(取1m板宽为计算单元) - 1 - 2.1.3 内力计算 - 2 - 2.1.4 截面配筋计算 - 2 - 2.2 梁计算 - 3 - 2.2.1 材料 - 3 - 2.2.2 确定截面尺寸 - 3 - 2.2.3荷载计算 - 3 - 2.2.4内力计算 - 4 - 2.2.5截面配筋计算 - 4 - 第三章 楼梯计算 - 1 - 3.1 材料 - 1 - 3.2楼梯设计 - 1 - 3.2.1 斜板TB1设计 - 1 - 3.2.2平台板设计 - 2 - 3.2.3梯梁设计 - 3 - 第四章 竖向荷载计算 - 5 - 4.1设计基本资料 - 5 - 4.2框架计算简图 - 6 - 4.2.1确定梁柱的截面尺寸 - 6 - 4.2.2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 7 - 4.3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8 - 4.3.1 屋面恒荷载 - 8 - 4.3.2 楼面恒荷载 - 9 - .4.3.3梁端集中力计算 - 9 - 4.3.4框架梁端附加弯矩的计算 - 10 - 4.3.5弯矩计算 - 11 - 4.3.6计算梁端剪力、柱端剪力 - 16 - 4.3.7计算柱的轴力 - 19 - 4.4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20 - 4.4.1 均布荷载 - 20 - 4.4.2梁端集中力 - 20 - 4.4.3计算框架梁端附加弯矩 - 21 - 4.4.4弯矩计算 - 21 - 4.4.5计算梁端剪力、柱端剪力 - 24 - 4.4.6计算柱的轴力 - 26 - 第五章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28 - 5.1 基本数据计算 - 28 - 5.2 计算各梁端弯矩 - 1 - 5.3 计算各梁端剪力 - 1 - 5.4 计算各柱轴力 - 2 - 第六章 地震荷载计算 - 5 - 6.1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 - 5 - 6.2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 - 6 - 6.3计算各梁端弯矩 - 8 - 6.4 计算各梁端剪力 - 9 - 6.5 计算各柱轴力 - 9 - 第七章 框架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 - 13 - 7.1 荷载组合及配筋计算考虑情况 - 13 - 7.2 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组合 - 13 - 7.3材料 - 13 - 7.4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 13 - 7.5柱配筋计算 - 1 - 第八章 基础计算 - 4 - 6.0 - 4 - 8.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宽度修正 - 4 - 8.2基础J-10的设计: - 4 - 8.2.1基本参数 - 5 - 8.2.2 计算过程 - 5 - 8.3基础J-13的设计: - 8 - 8.3.1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 8 - 8.3.2确定基础高度及基底配筋计算 - 8 - 8.3.3暗梁计算 - 9 - 谢 辞 - 11 - 本工程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上,柱网是竖向承重构件,柱网布置既要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使结构受力合理,构件种类少,施工方便。柱网布置还应与建筑分隔墙布置互相协调,一般常将柱子设在纵横建筑墙交叉点上,以尽量减少柱网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影响。框架结构常用的柱网布置方式有:内廊式、外廊式、等跨式、不等跨式等。本框架结构采用廊式两跨等跨式柱网布置。建筑物的总长为54. 24米,总宽度为17.04米,其长宽比满足7度抗震设防区建筑物长宽比不允许超过6.0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