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书第一版于1997年出版,距今已有8年;如果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陆续收集资料编写书稿算起,则已经有十余年了。十余年来,悬索结构或者,更一般性地说,张力结构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新成果。在本书再版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新发展、新成果好好总结一下,对书稿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使这本书能始终跟上所涉领域的发展形势,为广大设计人员和研究生们提供真正有用的参考资料。 从张力结构近十余年的发展来看,传统的采用刚性屋面的悬索屋盖发展并不快,取而代之的是索和膜两种材料联合运用而形成的柔性张力结构,即所谓的索膜结构取得了快速发展;将单层索系、双层索系、索网等各种张力体系作为大面积玻璃幕墙和采光屋顶的支承结构,是近年来悬索结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且发展十分迅速;将索与刚性构件联合运用形成的轻型混合结构则在大跨度屋盖中获得快速发展,例如,最近几年来所谓的张弦桁架结构在会展中心和航站楼等建筑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在本书再版修订过程中,用了较多篇幅来反映上述这些新的发展,并补充了国内外近几年建成的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大型工程实例。应当说明的是,索膜结构是张力结构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其中索与膜的作用密不可分。近几年国内出版了几部以膜结构或者索膜结构命名的专著,对这种张力结构类型介绍得比较全面。所以本书再版时仍然坚持以索结构为重点的方针,以保持本书特色,并与以膜结构为重点的著作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但为了保持结构类型的完整性,本书第一章中仍然保留对索膜结构的一般性介绍,内容则偏重于大型张拉式索膜结构和索穹顶等那些索构件在其中起重要或主要作用的体系。 对索结构的动力分析,尤其是抗风设计部分补充了较多内容,以反映这方面新的研究成果。近几年在索结构的构造方面有许多新的资料,在设计、施工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因此对本书第六章作了扩充,补充了较多新内容。 在修订工作中继续坚持以实用为主的编写方针,重点加强结构选型、受力概念、构造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典型工程实例进行介绍;在理论分析方面力求避免连篇累牍的公式推导,把重点放在基本概念的阐述上。 乘再版之机,对全书进行了大量文字上的修改,并纠正了一些印刷上的错误。 本书修订工作由武岳执笔,沈世钊定稿。作者热忱欢迎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