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基础:柱下独立基础、筏形基础。(目前做过的基础类型) 名词解释:基础埋置深度:室外地面至基底。 基础的选择 根据上部结构类型、层数、荷载及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选型。当建筑物层数较多,地下柱距较大、基地反力很大时,宜优先采用平板式。当采用梁板式基础时,基础梁截面大必然增加基础埋置深度,当水位高时更为不利,梁板混凝土需分层浇筑,梁支模费事,因而增加工期,综合经理效益不一定比平板式好。 基础的内力分析 高层建筑的基础上部连接层数很多的框架、剪力墙、筒体、地下室四周很厚的挡土墙又紧贴着有效测限的密实的回填土,下不又连接着深度变化的地基。在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下,它们有机的共同作用,相互协调。无论筏基还是箱基,很多实测结果显示:底板的整体弯曲率都很小,往往不到万分之五。最主要的原因是上部结构和地下室整体刚度的贡献,并参与了基础的共同抗力,起到了拱的作用,从而减小了底板的挠曲和内力。 基础埋深原则:在满足低级稳定和变形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一般不宜小于0.5m。但埋深不应小于冻冰深度。当基础埋置深度大于0.5m时或基础宽度大于3m时,需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 注意:柱下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修正时,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但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埋置深度从室外地面算起。 平板式筏基与梁板式筏基的选择比较 一般情况下,等厚平板式适用于柱网均匀且尺寸和荷载不太大的结构,而梁板式则适用于柱网不均匀且尺寸和荷载均较大的结构。 筏筏形基础的地基应进行强度、变形计算,必要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筏形基础的平面尺寸,对单幢建筑物,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基底平面型心宜于结构竖向永久荷载重心重合。当不能重合时,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下,偏心距e宜符合e小于等于0.1W/A。 梁板式基础外挑时,其基础梁宜一同挑出。当基础梁外挑时,其外伸悬臂板的挑出长度不宜大于1m。悬臂板应上下配置钢筋,双向挑出的悬臂板,应在角部加放射性附加钢筋。直径同受力筋,间距不大于200mm。 筏板基础的设计交叉梁筏板基础时,应注意不能因柱截面较大而使基础梁的宽度很大,造成浪费,在满足抗剪条件下,当柱宽小于等于400时,梁宽可大于柱宽,当柱宽大于400时,梁宽不一定大于柱宽。 筏形基础宜在纵横每隔30-40m留一道后浇带,宽800-1000mm。后浇带处得梁板钢筋不断。无论筏板厚为多少,都不用再板厚的中面增设水平钢筋。 地下室设计 PKPM中的参数很重要,一定要输入正确,场地类别、抗震等级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大,应予以重视。 地下室外墙构造规定 钢混承重外墙最小厚度为250mm,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C25。考虑到强度过高的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容易产生裂缝,了一半采用的混凝土强度宜低不宜高。 地下室外墙应根据顶板、底板、隔墙和与外墙整浇的外柱布置情况确定其按单项板活双向板计算其内力。对于外墙整浇的外柱应考虑地下室范围内的侧向荷载(土压力、水压力、地面荷载产生测压力等)。 地下室的作用:地下室深基坑的开挖,对天然基地或复合地基的基础能起到很大的卸载和补偿作用,从而减少了地基的附加压力。 梁板式筏板的厚度一般由受冲切承载力确定。 基础底板与外墙交界处,底板计算时在外墙端长常按交接考虑,外墙在底板端计算时按固端考虑,因此底板上下钢筋可伸到外墙外侧,在端部可不设弯钩(底板上钢筋锚入支座按需要5d就够)。外墙外侧竖向钢筋在基础底板弯后直段长度按大街与底板下钢筋相连,按此构造底板端部实际已与外墙端部弯矩同值的承载力,工程设计时底板计算也可考虑此弯矩的有利影响。(在禁忌一书有解释)。 各类结构在地下室所有内外墙下在基础底板部位均没有必要设至构造地梁。 地下室外墙及柱间仅有较小洞口的内墙,墙下均不设置基础梁。当柱间内墙仅地下室底层有墙而上部无墙时按深梁计算配筋。 设计心得:基础筏板PKPM中调节刚度重心与质量重心是否重合时,如果两者相差远时,可通过对基础底板外挑长度对两者进行协调。梁板式筏板基础地下室外墙和有内墙时都要设计很高的下梁(墙下布梁)才能解决抗剪超筋问题,因其程序默认外墙处无边界。 查看筏板重心与形心是否重合时,选用准永久组合。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翼板、梁板式筏型基础板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基础梁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3%。 画基础底板配筋图时,上面要画出集水坑、电梯井、管沟等平面位置,尺寸大小、深度等。表示出正负零绝对标高、基础底板标高、筏板厚等。基础梁图中表示出梁顶标高。 注意:基础梁宽小于柱宽时要加腋,可以不画出加腋图,但要表示出参照哪个构造图集。 画出设备专业的墙体开洞位置、大小。 留洞目的:保证结构的安全性,避免施工中在结构构件上错误留洞造成安全隐患。 留洞原则: 1.板 小于300的板洞见其他专业图纸,大于300的洞均需在结构图上表示。 2.梁、柱:预留洞或预留套管均需在结构图上表示。 3.墙 1)非剪力墙 所有预留洞或预留套管均不需在结构图上表示。 (2)剪力墙 小于300的洞见其他专业图纸,大于300的洞在结构图上表示。 检查留洞 变墙厚、宽梁、转换梁、转换柱处是否影响管道井中管道穿行。 风管走向与结构梁标高关系;穿墙位置有无暗柱,穿大风管洞口处应加强。 管线在首层或B1层进线、出线位置、标高是否合理。 穿梁位置距梁端、梁底不应太近。 电缆桥架不应穿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