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57 条天然地震波,分别采用复模态设计方法、强解耦振型分解法、《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基于变形能的等效阻尼法对消能减震设计方法的精度进行研究 2012-07-24
-
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以刚体试块代替刚度较大的砌体建筑物,进行了振动台的模拟试验,探讨了三种工况下,砂垫层减振的减振率 2012-07-24
-
在9榀格构式墙板抗震试验研究^[1]基础上,进行了六层大开门1/2比例轻型格构板整体模型房屋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和拟动力试验 2012-07-24
-
框架节点不仅仅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结构设计、施工的一个薄弱环节。通常的节点增大截面加固法是连同框架柱一起进行的。 2012-07-24
-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 2012-07-24
-
通过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和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以及总结异形柱和异形柱框架的部分试验成果, 2012-07-24
-
本文对预应力组合梁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与滞回分析。基于预应力组合梁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2012-07-24
-
本文对叠层橡胶垫隔震结构的高宽比限值进行了研究,导出了实用的简化计算公式 2012-07-24
-
宿迁市文体综合馆位于地震高烈度区,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钢网壳屋盖。该工程采用基础隔震技术设计,隔震层由橡胶隔震支座和粘滞消能器组成。 2012-07-24
-
根据作者提出的纵向振动时高压输电塔体系的简化抗震计算模型,导出了一般振动方程,编制了高压输电塔体系抗震计算考虑导线影响的计算程序。 2012-07-24
-
艾辛庄枢纽节制涵洞底板裂缝发展,将危及建筑物工程的安全,影响枢纽防洪调度。系统的分析了涵洞底板裂 缝成因及除险加固中采用的措施和施工工艺 2012-07-24
-
根据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对多竖直杆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截面位移模型,摒弃了杆模型平截面假定的限制,有效地考虑了剪滞效应和翼缘的影响。 2012-07-24
-
并行计算系统是进行三维复杂场地地震动场数值模拟的基础。 2012-07-24
-
本文提出了双规准反应谱的概念。在统计了美国西部大量强震记录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规准反应谱和双规准反应谱的特性,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2012-07-24
-
本文就消能减震结构设计参数,即消能部件的支撑刚度、层间最大阻尼力与结构层间屈服力比值等恢复力模型参数的选取进行了讨论。 2012-07-24
-
本文通过1/4比例的10层大开间混凝土砌块模型结构的地震模拟试验,研究了砌块结构屈服机制,为结构设计及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参考数据。 2012-07-24
-
本文提出了基底隔震和上部结构变刚度/阻尼半主动控制结合的一种新型混合控制型式,并且通过小型电磁振动台模型试验来研究其控制效能 2012-07-24
-
该方法可以应用到大型复杂复合夹层结构中去,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准确性 2012-07-24
-
本文通过两榀单层单跨带开孔梁框架的拟动力试验,对试件的破坏形态、动力反应、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进行研究, 2012-07-24
-
本文选用美国西部California州15次较大地震中的266条强地震动记录,利用衰减关系建立了滞回能量谱,分析了场地条件、延性系数、震级及距离等参数对滞回能量谱的影响 201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