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工程结构设计心得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工程结构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 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 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 ,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 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 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 的各项指标。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 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 个大致的思路了. 
1,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关键) 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 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 布置柱子。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 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 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 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 梁按1/8~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 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 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还有, 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 确定在 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 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 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 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 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 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 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 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讲基本完成了,生 成三维线框看看效果吧,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原来在 结构师脑中那个虚构的框架.
 2.计算 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 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 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 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 看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 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 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这时模 型也就完全的确定了.然后再根据电算结果生成施工图 ,导出到CAD中修改就行了,通常电算的只是上部结 构,也就是梁板柱的施工图,基础通常需要手算,手 工画图,现在通常采用平面法出图了,也大大简化了图 纸有利于施工. 
3.绘图 ,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想让别人了解自 己的设计,就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出图前结构师要 确定,别人根据施工图能够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物再现 于实际中,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再仔细,认 真再认真。结构师在绘图时还需要针对电算的配筋及 截面大小进一步的确定,适当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 图更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模型不能完完全全与实际相 符.最后还需要根据现行各种规范对施工图的每一个细 节进行核对,宗旨就是完全符合规范,结构设计本就 是一个规范化的事情.
 4.校对审核出图 不对的地方及时指出修改...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工程结构设计心得
https://m.gc5.com/jggc/lilun/1027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