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类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类

    建筑施工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施工技术》,创刊于195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土木工 程学会主办,国际刊号ISSN:1002-8498,国内刊号CN:11-2831/TU.国内建设系统的国家级、核心科技期刊。

  摘要:本文从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时间段以及产生的原因对裂缝进行分类,根据裂缝的特征提出了处理方法。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裂缝,类型,处治

  许多混凝土结构物在投用后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各类裂缝,对其进行鉴定分析时必须对裂缝进行评估分析。然而裂缝有很多类型,其产生的原因不同,特点也不尽相同,对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使用影响也不同。不是所有的裂缝都会危及结构的安全和承载能力,就结构的受力裂缝而言,钢筋混凝土在受拉区可以有小于0.2mm裂缝,因而受拉区出现的裂缝不会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力,然而这些裂缝给腐蚀气液体浸入形成一条通道,降低构件的防腐能力。但在构件受压区出现的受力裂缝往往会导致结构的极限破坏。预应力结构中,当出现重复荷载作用时,会出现预料不到疲劳裂缝的破坏。然而,混凝土结构物出现的裂缝不仅是由于受力引起的。一条裂缝的出现可能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因同时作用的结果。当进行结构物耐久性和安全性分析时,必须分清裂缝类型,调研裂缝特征,通过裂缝来鉴别结构体问题。

  2.调查分析裂缝的项目和采取的方法

  在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时,需要对裂缝产生的形态、规律、分布部位和区域调查,有代表性的宽度和深度、长度应仔细测量,并对产生原因分析。调查项目和方法:如材料使用不当方面,可查阅原始施工记录,核实材料配合比、水泥品种、用量、外加剂、骨料含杂质情况、碱反应等。

  3.裂缝修补一般性方法

  钢筋混凝土建筑或构件出观裂缝。当对裂缝的原因了解后,应针对各不同时期引起开裂的不同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裂缝的发展。当一旦发现裂缝,则应根据发生的原因、性质、大小、所处部位和结构重要程度区别情况及时治理。在治理时可按下列原则和方法。

  (1)对承载力无影响的表面裂缝和一些细小裂缝,为预防渗漏和观感时可采用表面修理补平方法。采用表处时可用涂抹砂浆、薄层环氧胶泥、凿浅槽嵌补和贴条法等。

  (2)当分析裂缝对结构体有影响时,或结构有防水抗渗要求时。可采用内部修补处理,一般采用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方法加固。

  (3)当对结构整体承载力有一定影响的裂缝,一般采用对结构加固方法,通常用钢箍、围套、粘结钢板或预应力加固,也可用喷浆加固等。

  4.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工程在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性质的裂缝,有些对结构影响不大;有些则严重影响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裂缝出现的类型特征较多,产生裂缝的原因也是情况各异:因而对现已投用建筑物进行鉴定时,必须找出形成裂缝的原因,测量裂缝的形状大小,找出裂缝变化的形态,分析辨别对结构的影响程度,然后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类
https://m.gc5.com/jggc/lilun/1029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