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预防措施

 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预防措施

       摘要: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有的破坏结构整体性,降低刚度,使变形增大,不同程度地影响结构承载力、耐久性;有的虽对承载力无多大影响,但会引起钢筋锈蚀,降低耐久性,或发生渗漏,影响使用。因此,应根据裂缝发生的原因、性质、特征、大小、部位,结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区别情况,及时地进行治理。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破坏结构整体性;影响;区别情况;质量;治理

  一、前言

  当我们对建筑物进行外观检查时,会发现各种质量问题,其中裂缝是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有的破坏结构整体性,降低刚度,使变形增大,不同程度地影响结构承载力、耐久性;有的虽对承载力无多大影响,但会引起钢筋锈蚀,降低耐久性,或发生渗漏,影响使用。因此,应根据裂缝发生的原因、性质、特征、大小、部位,结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区别情况,及时地进行治理。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

  虽然现在混凝土裂缝修补的方法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但与其事后补过还不如事前做好预防工作。只要在施工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按规定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就必定能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机率,真正把预防为主用到实处。

  二、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主要预防措施

  (1)干缩裂缝及预防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主要预防措施:

  第一,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

  第二,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

  第三,、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

  第四,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

  第五,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主要预防措施:

  第一,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第二,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

  第三,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

  第四,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

  第五,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3)沉陷裂缝及预防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主要预防措施:

  第一,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

  第二,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

  第三,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

  第四,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

  第五,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4)温度裂缝及预防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主要预防措施:

  第一,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第二,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

  第三,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

  第四,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第五,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第六,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

  第七,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

  第八,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尺寸相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

  第九,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冷水或者冷气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第十,减小约束,浇筑混凝土前宜在基岩和老混凝土上铺设5mm左右的砂垫层或使用沥青等材料涂刷;

  第十一,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第十二,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钢筋或者掺入纤维材料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三、结语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是开发商和业主都不愿看到和面对的,因此我们在施工中应该把预防为主放在首位,应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这样就为以后为开放商和业主省却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节约了大量的维修成本,为开发商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口碑。

  参考文献:

  [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2]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0

  [4]游宝坤.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J].建筑结构.2002.10.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预防措施
https://m.gc5.com/jggc/lilun/1030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