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

      【摘 要】建筑物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尤其是这几年我国频繁的发生自然灾害,所以,为了抵抗自然灾害的侵袭,保证人民的安全,必须要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在建设中对建筑裂缝的控制对维护建筑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难点。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提高建筑质量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结构;控制裂缝;措施

  混凝土现在仍然在全球范围你广泛使用着,我国也是把混凝土结构作为土木工程的主要原料。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建筑出现裂缝,这会使建筑的质量整体上下降。对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解决建筑裂缝问题,提高建筑质量。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讨论如何控制建筑中裂缝的出现。

  1.建筑物裂缝的类型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了,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土木建筑都是采用混凝土结构的,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是以混凝土建筑为主要的建筑。所以,我们就主要对混凝土建筑进行系统的分析,介绍一下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的类型。

  1.1根据裂缝发展的形态对混凝土裂缝来划分,可以分为三种状况,一个是活动裂缝,一个是静止裂缝,还有正在发展的裂缝。[1]。这种进行分类的方法比较简单,让人容易接受。活动裂缝指的是裂缝没有全部停止向前发展,还有继续扩大发展的可能的一种中止的状态:而静止裂缝指的是裂缝已经开始或者已经停止发展的一种终止状态。而正在发展的裂缝指的是,裂缝正在开始形成,并且还在继续发展的状态。这种分类方法只是对混凝土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反映混凝土裂缝的形态。造成这些裂缝的原因却有很多,但是这里我们不做详细的描述。

  1.2我们从另一方面来探讨,就是从建筑裂缝的具体形成原因来看,以混凝土结构为主的建筑出现的裂缝可以分成多种形态,即塑性沉降裂缝、施工工艺形成的裂缝、温度应力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原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等。混凝土结构建筑产生的裂缝和裂缝的发展形态互相影响,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我们接下来就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1.2.1塑性沉降裂缝一般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建筑的钢筋和模板等对混凝土的骨料的沉降造成影响,然后产生了裂缝。除了这个原因,在建筑施工时,如果模板的绑扎操作没有按照合理的方法,也可能使建筑物出现裂缝。

  1.2.2塑性收缩裂缝的形成原因和塑性沉降裂缝的产生原因有很大的差别,它是由于建筑物在浇筑工作时,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高温或者是大风等等,这些因素使得混凝土在呈现出塑性状态以后得不到有效地处理,这样就是的混凝土中的水分快速的被蒸发,进而形成裂缝,这种原因形成的裂缝一般会出现在建筑的表面上。

  1.2.3温度应力裂缝则是应为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表面散热快而早晨内外温差悬殊所造成的。如果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应力强度就极易形成裂缝,这种变化有时候可能是不明显的,但却足以影响建筑物质量。

  1.2.4施工工艺形成的裂缝原因明显,主要是人为的施工工艺问题。特别是在细长薄壁的建筑结构中,如果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更是容易出现裂缝。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施工工艺的水平,要不断提高施工工艺,这样才能使建筑质量得到提高,保证建筑的安全。

  1.2.5原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主要是之混凝土采用材料质量不合格。主要包括水泥、沙、水、骨料以及其他外加剂等等。例如,砂石含泥量超过规定,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还会是混凝土干燥室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2]。所以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严格进行筛选,要选择质量符合标准的材料,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

  建筑物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

  2.1严把选材关,避免引材料质量出现裂缝。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应采用水热化值低的粉煤灰水泥或者矿渣水泥。同时,为了能进一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提高混凝土的拉伸度,可以适量添加盐水防裂剂等外加剂。除此之外,还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更具适宜的砂率进行骨料的选择和优化处理。选材是建筑物施工的基础,如果在选材、适材方面出现问题,则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俗话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选材的就是这个开始阶段,因此必须严把选材关,要按照规定选取质量较高的材料,通过合理的途径购买材料,并且严格审核材料的质量,尽量避免因为材料质量而影响建筑物质量,使建筑质量得到最好的保证。

  2.2严把技术关,妥善处理混泥土的浇筑过程。建筑建造的技术对建筑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个建造过程,建筑物混凝土浇筑看似简单,但却包涵着丰富的知识量和复杂的操作流程,如果处理不当,则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建筑的建造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是建筑能够顺利建设。而混凝土浇筑首要要处理好的便是浇筑的流程顺序问题,要做到分缝分块,合理安排顺序。再者一些细节同样要处理到位。例如,白天气温较高,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利用浇筑面散热;可以通过埋设水管的方法给混凝土内部降温,减小内外的温差;同时还应当在浇筑时注意钢筋的位置,防止在浇筑过程中造成其位移,进而影响工程质量。所以,我们必须对建筑的建造技术起到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使建筑质量得到保证。

  2.3严把监督关,做好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混凝土在浇筑后应当及时养护,最大程度的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采取保湿措施。对混凝土养护的时间通常要根据其材料而定。同时,薄膜布养护应在振捣二次磨压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3]。 只有严格控制好建筑的质量才能使建筑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

  2.4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整体素质。无论多么优良的设计方案,完善的选材步骤,说到底仍然是由人来贯彻执行。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往往从根本上决定了建筑物质量高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仅体现下各种技术操作与理念设计上,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神圣责任感,而后者往往是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素质的灵魂所在。在笔者看来,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提高对设计人员的学历与责任意识要求等提高行业门槛的做法都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减少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另外还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且及时解决。对于那些不合格的人要及时的替换,使得建筑工作的队伍更加专业。只有技术人员的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才能在工程建设中减少失误,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这样才能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结语。建筑物质量的高低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筑裂缝又是威胁建筑物质量的重要隐患之一。因此,我们在建筑结构设计防治裂缝问题上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理解与把握,同时还要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整体素质,合理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配合设计,严把选材关,避免引材料质量出现裂缝;严把技术关,妥善处理混泥土的浇筑过程;严把监督关,做好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物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的保护,也只有这样才会使每个家庭更加美满、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徐洪亮,李俊. 谈如何控制混凝土的裂缝.[J] 工程科技.

  [2] 董春玲 李兴凯.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 [J] 工程科技.

  [3] 李广和.论现浇混凝土施工裂隙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8.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
https://m.gc5.com/jggc/lilun/1033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