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摘 要]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体积筏板基础因结构稳定、整体性好等优点被普遍采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基础筏板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 质量控制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体积筏板基础因结构稳定、整体性好等优点被普遍采用,但由于这类基础体积较大,在抗裂、抗渗等方面质量控制更加严格,必须从全过程加以控制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看法。 
  一、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东西长42.8m,南北长14.8m,筏板基础厚1.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S6,混凝土中掺入10%UEA,设0.8米宽膨胀加强带一道,埋置高度距筏板基础底0.6m,膨胀加强带混凝土在两侧混凝土浇筑三天后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内掺加膨胀纤维。混凝土浇筑量约820m3,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材料选择 
  (1)水泥:本工程采用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20-40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的温升。 
  (3)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3%。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外加剂:外加剂有减水剂、膨胀剂、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混凝土,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2%以内,采用外掺法,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掺加减水剂、膨胀剂对降低水化热峰值、混凝土的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2、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采用由搅拌供应的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有肥城市质检站做好混凝土试配。 
  (2)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3、现场施工准备 
  (1)模板基础底板外侧四周砌筑240厚砖墙,砌筑的高度、位置及垂直、平整度要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规定,然后用1:2水泥砂浆在砖墙内侧找平,外侧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完成回填土。 
  (2)钢筋加工在现场钢筋料场进行,筏板基础的主筋均采用机械连接,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柱、墙插筋施工,柱、墙插筋应保证位置准确,然后组织一次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3)保温材料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所需的塑料薄膜、草席、麻袋等物资应提前准备好。 
  4、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拌制泵送混凝土的混凝土搅拌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拌制泵送混凝土前应全面检查原材料的质量,一定要符合配合比设计提出的要求,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的规定对原材料进行计量,并应根据原材料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混凝土搅拌时的投料顺序,配合比内掺加粉煤灰时,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投料,外加剂的添加时间应符合配合比的设计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泵送混凝土的最短搅拌时间应符合《预拌混凝土》中的有关规定,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保证制备好的混凝土拌合物有符合要求的可泵性。 
  (2)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300mm的墙体上,并设3mm止水钢板。变形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止水带位置要固定准确,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浇筑振捣,保证密实,止水带不得偏移。膨胀加强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三天后浇筑,浇筑时应以原设计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的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接槎处要清理干净,养护28d。 
  (3)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斜面分层:“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的浇筑工艺。混凝土泵车输送管自东南角接入基础坑,所以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先从西电梯井基础开始。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自下而上连续浇筑,每层厚度300-500mm,按一个方向向前推进直至与相邻浇筑区域相接。确保每层混凝土在初凝前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并振捣密实成为整体。同时可解决频繁移动泵管的间题,也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温。 
  (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4h仍不能连续浇筑时,需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将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加草席或麻袋覆盖保温。混凝土浇筑时在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2-3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底板内会斜向流淌,1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1-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宜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5-30s。考虑到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终凝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5、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及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上面覆盖二层草席或麻袋。 
  (2)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避免草席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 
  (3)柱、墙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 
  (4)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 
  6、混凝土测温 
  (1)测温点布置:沿浇筑的高度方向,在混凝土的底部、中部和表面设置三根测温管,平面布置在边缘和中间。测温点的布置距结构边角、表面要大于50mm(150mm),测温孔采用预埋管(UPVC管φ50mm,管底部铆死,防止水进入管内)。 
  (2)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隔4小时测一次;下降阶段,每隔8小时测一次,同时要测大气温度。在14天的养护时间内,每天测温不少于2次。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并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可分上、中、下依次排列。测温记录工作由计量员李新负责,并交技术负责人阅鉴、分析,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应及时控制混凝土内外两个温度差,同时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以便掌握其动态。 
  (3)当温差超过25℃时,及时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三、结束语 
  总之,在整个的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我们注意的环节有很多,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和弥补,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当中去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仲晓林主编《大体积砼施工规范》实施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05月. 
  [2] 李国胜编.高层砼结构抗震设计要点、难点及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07月.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https://m.gc5.com/jggc/lilun/1034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