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高支模施工方案!

1.1 工程简介

(1)高支模评判依据

根据建办质[2018]31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2)本工程高支模范围

本工程高支模最大高度18.5m,梁最大跨度33.6m,梁最大截面800mm×2500mm,高支模概况见图1-1。

1.png

 

图1-1 高支模概况

1.2 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本工程高支模重难点分析见表1-2。

表1-2 高支模重难点分析
序号
重难点
重难点分析
解决措施
1
高支模范围分布广
本工程高支模分布在学院组团一、学院组团二、学院组团三、体育组团和公共中心组团,超高支模面积约6100㎡、超大跨度约75处、超限梁约440处。
认真研究图纸和施组,做好技术准备工作,编制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合理组织各区域高支模施工,提前准备好人员、材料、机械等,做好资源保障与供应。
2
高度大
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撑具有超高、超跨、超重的特点,其中公共中心组团南区超高梁板最大高度18.5m,保证高支模施工安全是重点。
(1)对超高梁板构件根据其特点进行归类,并对构件支撑架进行设计计算,选用承插盘扣式脚手架,确保支撑架安全性,以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前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施工中加强高支模支撑体系专项验收,达到施工方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
跨度大

 

截面大
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撑具有超大跨度、超大重量的特点,公共中心北区舞台、体育组团游泳馆顶板梁最大跨度达33.6m,体育组团游泳池上方劲性钢梁截面达800×2500mm,保证施工安全是重点。
(1)选择搭设便捷、周转方便、材料质量更好的承插盘扣式支模架,以满足施工要求。

 

(2)对于劲性钢梁应提前深化劲性钢梁节点,重点深化梁侧模对拉螺栓安装方式、劲性钢梁安装与模板支架搭设的顺序,做好技术交底。

1.3 支撑体系选型

考虑本工程支模架高度大、跨度大、截面大等特点,本工程高支模拟采用施工简便、安全性高、施工速度快、材料质量更好的承插型盘扣式支模架,材料选型见图1-2。

2.png

图1-2 高支模材料选型示意

1.4 重点区域施工方案

(1)高大模板支撑设计

1)超高梁、板模板支撑设计见表1-3。

表1-3 超高梁、板模板支撑设计
序号
类型
支撑设计
示意图
1
18.5m

 

12.3m

 

8.4m
1)梁、板底模采用18mm厚Ⅰ类覆膜多层板。

 

2)立杆纵横向间距900mm×900mm。

 

3)步距1500mm,支架最顶层水平杆步距1000mm。

 

4)竖向斜拉杆满拉,水平斜拉杆每4个标准步距安装一道。

 

5)板底主梁双拼Φ48×3.6mm钢管,最大悬挑长度100mm。

 

6)板底次梁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300mm,最大悬挑长度150mm。

 

7)可调顶托伸出最顶层水平杆长度450。
图片

2)超跨、超限典型梁板模板支撑设计见表1-4

表1-4 超跨、超限典型梁板模板支撑设计
序号
类别
支撑设计
示意图
1
通用设计
1)水平杆步距1500mm。

 

2)支架最顶层水平杆步距1000。

 

3)竖向斜拉杆满拉,水平斜拉杆每4个标准步距安装一道。

 

4)梁底模采用18mm厚Ⅰ类覆膜多层板。

 

5)梁侧模次梁采用50×100mm木方。

 

6)梁侧主梁采用φ48×3.6mm双钢管,间距600mm。

 

7)梁底主梁采用双拼Φ48×3.6mm钢管、垂直跨度方向布置。

 

8)梁底模次梁采用50×100mm木方,沿跨度方向布置,两端悬挑长度100mm。

 

9)可调顶托伸出最顶层水平杆长度450mm。
 
2
梁截面800×2500
立杆:立杆间距1500mm×600mm,梁底横向增加4根立杆,间距300mm。

 

梁底:次梁8根,间距100mm。

 

梁侧:次梁10道。主梁间距600mm。

 

φ14对拉螺栓竖向6道。
图片

(2)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技术要点

1)超高梁板高支模施工主要技术要点见图1-3。

5.png

图1-3 超高梁板高支模施工主要技术要点

2)超大重量、超大跨度梁高支模施工主要技术要点见图1-4。

6.png

图1-4 超重、大跨度高支模施工主要技术要点

3)高支模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7.png

高支模后浇带分拆体系示意见图1-5。

图1-5 高支模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示意

为便于后期后浇带清理,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为可分拆模板体系,将后浇带宽度范围内的支撑架及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模板体系分离,横杆采用盘扣式水平杆临时连接,清理时将后浇带范围内模板体系单独拆除。后浇带两侧各设置3排支撑立杆,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同支撑架。后期清理时先将中间临时操作平台拆除,完成凿毛清理工作后再安装后浇带模板,此过程后浇带两侧架体不拆除。

1.5 主要技术措施

(1)超高、超跨、超限梁板模板支撑防失稳措施

表1-5 超高、超跨、超限梁板模板支撑防失稳措施
序号
内容
1
浇筑梁板混凝土前,组织以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及安全部门组成的专门小组检查支撑体系中各种加固件的固定程度,确认符合要求后进行混凝土施工。
2
浇筑梁板混凝土时,派专人进行全程看护,防止发生意外坍塌。

(2)超高、超跨、超限梁板模板支撑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表1-6 超高、超跨、超限梁板模板支撑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序号
内容
1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2
钢管使用前应对其壁厚进行抽检,抽检比例不低于30%,对于壁厚减少量超过10%的应予以报废,不合格比例大于30%的应扩大抽检比例。

(3)超高、超跨、超限梁板模板支撑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表1-7 超高、超跨、超限梁板模板支撑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序号
内容
1
模板支撑架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的有关规定。
2
对于后浇带处的高支模体系,待后浇带范围内的整跨模板及架体后浇带浇筑完毕,达到混凝土强度要求后再进行拆除。

(4)超高、超跨、超限梁板模板监测监控措施

表1-8 超高、超跨、超限梁板模板支撑监测监控措施
序号
措施
内容
1
沉降监测
(1)采用高精度位移计进行高大模板支撑架的沉降实时在线监测,型钢底座将高精度位移计固定在稳定楼地面上,位移计的顶针通过柔性拉绳与高支模顶部横杆连接,根据计算值选择位移计的测量量程,确保具备2倍的富余系数。

 

(2)监测区域按浇筑区域确定,重点监测跨度较大区域的跨中沉降和端部沉降。选择3根大梁架体压缩变形的监测,每根大梁下部设置3个测点(跨中和两端)。
2
整体位移监测
(1)高支模体系临界失稳实时监测:高支模架的整体稳定性测点布置按照剪刀撑搭设方法布置,分别布置竖向测点和水平测点。选择较易出现屈曲的平立面进行整体稳定性测点布置。根据本项目的特点,重点在大梁下方布置沿梁轴线方向和垂直梁轴线方向的整体稳定性测点。

 

(2)全站仪监测:选择光线较好且透视效果较好的区域进行测点布置。根据本项目测点,在架体外围的架体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布置架体变形测点,测点采用全站仪监测专用棱镜。

高支模监测点示意图

8.png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高支模施工方案!
https://m.gc5.com/jggc/lilun/1045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