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2016-08-02
-
砌石护坡是为了防止边坡被水流冲刷导致空洞、溃堤等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了砌石护坡工程施工常见问题的基础上,对干砌石护坡、灌注混凝土和抛石护坡的施工特点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砌石护坡施工技术中技术要求、方案制定和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2016-08-02
-
构件连接是框架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构件之间的相互连接,结构才能成为一个整体。现浇框架的连接构造,主要是梁与柱、柱与柱之间的配筋构造。 2016-08-02
-
钢筋工程是房建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项工程,其施工的正确性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目前,施工人员主要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下简称《平法》)进行钢筋的安装。 2016-08-02
-
在墙下条基宽度较宽(大于2米,部分地区可能更窄)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柔性基础。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2016-08-02
-
门型脚手架也称门式钢管脚手架,门型架使用首先组成基本单元,其主要部件包括门型框架、交叉支撑和水平梁架等,门架立杆的竖直方向采用连接棒和锁臂接高,纵向使用交叉支撑连接门架立杆,在架顶水平面使用挂扣式脚手板或水平梁架。 2016-08-02
-
设计标准(基本风压;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抗震等级,安全等级,场地土类别;活荷载值;人防等级)。 2016-08-02
-
小墙肢的长度不宜小于3b,并按柱子配筋,轴压比小于0.6。大于4b的墙肢按剪力墙计算和配筋。 2016-08-02
-
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的房间分隔、墙柱布置,检查梁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梁轴线定位尺寸是否齐全正确。 2016-08-02
-
地上为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角柱、楼梯间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2016-08-02
-
梁上有次梁处(包括挑梁端部)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梁上小柱和水箱下, 架在板上的梁, 不必加附加筋。 2016-08-02
-
按传统抗风柱布置。即抗风柱柱脚与基础铰接(或刚接),柱顶与屋架通过弹簧片连接。按这种布置方法,屋面荷载全部由刚架承受,抗风柱不承受上部刚架传递的竖向荷载,只承受墙体和自身的重量和风荷载,成为名副其实的“抗风柱”。 2016-08-02
-
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 2016-08-02
-
应通过实习、参观等各种渠道,了解建筑物各构件的受力特点、结构布置、结构构造,从而来积累感性认识。 2016-08-02
-
井字梁梁系布置很关键,它不仅体现井字梁楼盖体系在两个方向的传力关系,也影响周边结构的受力大小。通常梁系布置时应遵从以下布置原则:①优先采用偶数布置。周边环梁受力大小与井字梁的布置关系密切,当井字梁采用偶数布置时,周边支撑环梁受力较合理。 2016-08-02
-
框架布置形式多样,可以是方形、长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结构布置尽可能规则,平面刚度布置宜均匀、对称,以减小扭转影响。质量分布均匀,内筒尽可能居中。 2016-08-02
-
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宜拉通对齐,不同方向的剪力墙宜分别联结在一起,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当剪力墙双向布置且互相联结时,纵墙(横墙)可以作为横墙(纵墙)的翼缘,从而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 2016-08-02
-
楼盖的结构布置是建筑结构总体布置的重要部分,经济合理的楼盖结构布置可以大大减小整个建筑的造价,缩短建筑施工工期,因而在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之前,必须按照使用要求、经济及施工方便等原则综合考虑 2016-08-02
-
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应符合第2.3节的有关要求。钢结构房屋应尽量采用规则的建筑方案,当采用不规则建筑方案时,应设抗震缝,且缝宽应不小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倍。 2016-08-02
-
单线表示时,应使用构件重心线(细点划线)定位,构件采用中实线表示;非对称截面应在图中注明截面摆放方式 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