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约10亿m3,钢筋用量约2500万t,规模之大,耗资之巨,居世界前列。可以预见,钢筋混凝土仍将是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物质是基础,材料的发展 2016-06-29
-
拼花的原材料极为丰富,边角余料比比皆是,均可利用。只要精心细选色彩绚艳,石纹石色比较一致的优质余料,加以艺术加工,就可制作出色彩缤纷的艺术珍品。 2016-06-29
-
石粉渣要求颗粒坚硬,不含土块等杂物,松干容重控制在1500—1600kg/m3,2.5mm以上颗粒与2.5mm以下颗粒各占一半,颗粒最大径不超40mm,小于0.074mm的粉末不得超过10%。 2016-06-29
-
近年来,框剪结构在住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设计、施工、材质等方面的缺陷和疏漏,导致框架填充外墙渗漏,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观感质量和使用功能。 2016-06-29
-
钢结构固其自身优点,在桥梁、工业厂房、高层建筑、体育馆等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高空桁架施工是钢结构安装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文章以某体育馆工程实例,提出一套可行的施工方案应用于该工程。 2016-06-29
-
为解决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承载力计算问题,在总结分析已有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弹性变形理论,推导出了钢管混凝土短柱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2016-06-29
-
本文介绍了由于设计失误、施工缺陷及防水材料质量降低,造成地下室墙、底板渗漏水,采用常规的防水堵漏材料和施工工艺,同样修补了混凝土微裂,控制了渗漏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016-06-29
-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的通行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作为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且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 2016-06-29
-
墙体材料革新是对我国传统墙材的一场大的革命,其社会、经济和环保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本文简要介绍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016-06-29
-
因此对大圆柱的施工采取分段安装浇筑的方法,不但可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周转料的投入,并且可保证施工质量。这就要求混凝土和易性要好,而且要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016-06-29
-
支座上铁负弯矩——反梁弯矩则相反。端头锚固是务必,伸入净跨有分别,端跨中跨须注意。一排跨内三分一,二排跨内四分一,非框边跨五分一,所有中跨一样地,中跨两边取大值,跨度太小连一起。 2016-06-28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出现再大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 2016-06-28
-
通过采取合理研配混凝土配合比、斜面分层一次浇筑施工方法、浇筑混凝土后的收头处理措施、混凝土表面贮水蓄热保温保湿养护等措施以及测温控制,施工实践表明:选择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贮水热保温保湿养护方式、同时采用综合的施工技术措施,非常成功。 2016-06-28
-
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以40万吨氧化铝项目工程中种分槽基础混凝土施工为例,阐述降温施工措施。 2016-06-28
-
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结构型裂缝,是由外荷载引起的,包括常规结构计算中的主要应力以及其他的结构次应力造成的受力裂缝。二是材料型裂缝,是由非受力变形变化引起的,主要是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 2016-06-28
-
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 2016-06-28
-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现代化技术设施或构筑物不断增多,而混凝土结构以其材料廉价物美、施工方便、承载力大、可装饰强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 2016-06-28
-
除了要满足刚度、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以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裂缝的出现,不是因为强度不够,而是因体积大,在水化过程中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力与大体积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收缩应力相互作用下,就是裂缝出现的原因所在。 2016-06-28
-
对参加滑模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施工特点、熟悉安全规程有关条文和安全操作规程,主要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 2016-06-28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日渐稠密,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相应地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箱形基础(即地下室),地下室墙板的施工技术也日臻完善,现就其施工要点做如下探讨。 2016-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