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第8.4.1~8.4.4关于钢筋连接的条文(注:粗黑字体为规范条文,括号内的笔者的解读):
2014-02-22
-
钢筋的起始距离大小决定钢筋的根数多少,不论是施工还是算量,都比较关注钢筋的起始距离问题。 2014-02-22
-
凡有接头的地方是否均需要设置加密箍筋?是的,这个接头既也包括梁上部纵筋的接头,也包括下部纵筋的接头(当采用节点外搭接时),这样算下来,增设的附加箍筋数量即使是按接头百分率50%也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按25%,那增设的附加箍筋更多了。
2014-02-22
-
钢筋接头不能设置在构件的非连接区域内,也就是接头不能位于受力较大处,这个规定从受力角度没问题,但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几个要求不能同时满足的情况 2014-02-22
-
此条文表达的意思即为: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的纵向钢筋应使用带E钢筋(规范只是提出了对钢筋三个性能的要求,带E钢筋是天然满足这三个性能的要求)。这个不难理解。 2014-02-22
-
11G101-3P84端部无外伸构造(一),无外伸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上部纵筋伸入外墙的长度为max(12d,b/2),这个长度伸入边梁没有任何问题,但伸入外墙是有问题的,导致筏板在外墙内一个缺口。如外墙厚度为400 2014-02-22
-
基础梁接头位置不对,按楼层框架梁接头位置设置,且没有错开。基础梁与框架梁的受力正好相反,接头亦然。 2014-02-22
-
梁纵筋在端支座的规范做法是:当满足直锚时,梁纵筋大于等于标准锚固且伸到柱中线加5d;当梁纵筋不能直锚时,伸到柱外侧纵筋内侧后弯折15d。 2014-02-22
-
建筑场地土质差,浅层土承载力低,持力层埋深大时,需要采用桩基础或很厚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含钢量较大。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外力,主要有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处在抗震设防烈度高或者风压大的地区,含钢量高 2014-02-21
-
越是大型的工程,越是复杂的工程,设计错误相对来说要少些。而越是简单的小工程,其出现错误概率反而越大,何也?因为大工程设计院不敢马虎,一般配备资深设计人员,而一些小工程, 2014-02-21
-
若已测出荷载量达数千万磅重,那么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就没有多少可以进行极其复杂的构思余地了。确实,较好的高层建筑普遍具有构思简单、表现明晰的特点。 2014-02-19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积累现场施工经验,根据不同的缺陷采取相应不同的处理方案。尤其是注浆在处理桩基缺陷中,效益可观,质量稳定可靠。 2014-02-19
-
参加工作后的第三个项目,遇到了“次梁始末两端是否点铰接”的这个疑惑,单位习惯的做法是不分情况,貌似都建议点铰接,我困惑。查阅相关资料后特总结如下: 2014-02-19
-
新图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2014-02-19
-
钢结构,现在有结构设计和详图设计,详图设计师多半在钢结构企业。 2014-02-19
-
高耐久性混凝土是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并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作为必要组分来生产的具有良好施工性能,满足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耐久性非常优良的混凝土。 2014-02-19
-
关于11G101-1图集第86页中“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存在问题的讨论 2014-02-19
-
建筑施工中的20不准 2014-02-18
-
本方法适用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其他有特殊要求结构中的后浇 带施工可参照本方法。 2014-02-18
-
钢筋计算知识大全 201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