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了玻璃建筑技术中点式带孔玻璃变形的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着重讨论孔心边距和玻璃厚度对玻璃板变形性能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2012-01-10
-
东莞信息大厦是一座电信枢纽楼,专业功能复杂,设计要求较高,本文主要介绍东莞信息大厦的结构设计过程及办公主楼钢管硷跨层柱的运用及节点设计。 2012-01-10
-
采用纤维模型法编制非线性分析程序,绘制出弯矩一曲率全过程曲线,并与有关文献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强度、钢骨形式、配骨率、套箍率等因素对抗弯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出实用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2012-01-10
-
通过算例对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过程进行了演示。结果表明:偏· 率的增大使承载力迅速降低;随着长细比的增加,构件的承载力呈直线下降;套箍率、配骨率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得出的偏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用于承载力复核,为方钢管一钢骨混凝土偏压柱设计提供参考。 2012-01-10
-
介绍一i钢管混凝土柱设计的方法及体会,认为在高层建筑中采用钢管混凝二具有重大优越性。 2012-01-10
-
对3 种情况的钢构件容许长细比进行分析,指出把容许长细比和与荷载有关的计算长细比挂钩不合理。建议不对一般钢框架柱设定长细比限值。抗震设防的框架柱的容许长细比性质和非抗震设防者不同,不能贸然删除。但单阶柱上段的计算长细比不宜作为容许长细比的衡量对象。桁架受拉弦杆承担对受压腹杆的端部提供侧向支承的任务,其长细比应满足必要的要求,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需要加以修改。 2012-01-10
-
分析结果表明,在工程常用长细比范围内,各公式的可靠指标均能满足规范对延性构件可靠度指标的要求;在所研究参数范围内,长柱的可靠度指标随荷载组合和荷载效应比的变化而变化,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随钢管壁厚的增加而有所降低,钢骨截面面积对长柱的可靠指标无明显影响,同时,钢材屈服强度和长细比对各公式可靠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 2012-01-10
-
钢管混凝土柱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相互之间的组合作用,充分发挥这两种材料的优势,使混凝土的塑性和韧性大为改善,且避免或延缓钢管发生局部屈曲,使钢管混凝土柱整体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 2012-01-10
-
最后通过引入适当的等效刚度系数,分析了输电塔线体系简化模型的动力特性,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简化模型的合理性。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导、地线对输电塔的耦合作用规律,对输电塔的抗震、抗风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2012-01-10
-
防腐涂层配套体系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配套涂层的防护寿命,许多涂层配套体系选择的失误,而导致金属结构和构筑物遭到严重的腐蚀。本文的目的是在总结前人的施工经验,并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针对不同腐蚀环境下的钢结构提出有代表性的涂层配套体系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供有关方面参考。 2012-01-10
-
同时还介绍了一种延性、焊接性能都更好的方(矩)形钢管——最终热成型方(矩)形钢管的性能特点与应用简况。最后对在工程中推广方(矩)形钢管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2012-01-10
-
通过对锕结构悬梯节点所受对称荷载和反对称荷载的分析,得出只要锕楼梯平台有适当的刚度和可靠的焊接莲接,可考虑它们和横粱的联合作用,使水平方向的抗弯蹦度满足要求。 2012-01-10
-
采用钢结构加层后,结构的整体质量、刚度、周期、阻尼比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应进行结构的整体分析。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顶部加2层钢框架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的时程分析,计算结果可为加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2012-01-10
-
主要介绍了某高层钢结构建筑中,钢箱形柱的主要零、部件加工工艺,对坡口加工和焊接等主要环节也作了介绍。 2012-01-10
-
分析结果表明, 按现行《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大跨越输电塔体系在强震作用下是偏于不安全的。文中给出了输电塔体系振动时考虑导线影响的界限, 提出了输电塔—导线耦联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实用的简化抗震设计计算方法。 2012-01-10
-
指出了现阶段输电塔动力响应研究与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从环境荷载建模、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试验测试手段和结构控制理论与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研究的内容与方向。根本目的旨在提高输电塔- 线体系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水准, 增强抵抗地震和环境荷载灾害性破坏的能力。 2012-01-10
-
详细总结了国内外地震中高压输电塔的破坏情况并分析了震害原因。评述了高压输电塔抗震分析和抗震设计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抗震问题。 2012-01-10
-
针对工程中常见的6m×6m,7.2m×7.2m^2种跨度(区格)双向板,通过有限元分析,编制了1份隔墙荷栽在双向板上的等效荷栽取值表格,供大家选用。 2012-01-10
-
分析结果表明, 按现行《电力设施抗震设施规范》设计的大跨越输电塔体系在强震作用下是偏于不安全的。最后, 给出了输电塔体系侧向振动时考虑导线影响的界限, 提出了输电塔2导线体系侧向振动的简化抗震计算方法。 2012-01-10
-
同时介绍了输电线路振动的基本特点,采用多质点模型对塔线体系的耦联振动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多质点模型的几个模型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对工程实例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输电线路的塔线耦联振动效应,值得推广应用。 201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