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论文
  3. 内容

建筑外墙面装饰材料破损成因与防治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外墙机破损的现象、成因、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

【关键词】破损;成因;措施;治理
  许多建筑的外墙面有开裂、脱落等破损现象,这既影响美观又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现在,国家对水厂建筑标准要求更高,比如2006年扩建投产的该市三水厂已经是国内外一流的树成荫、路成行、清净整洁、全流程自动化的花园式水厂,所有建构筑物的外墙设计既美观大方,又庄重结实,在这样幽雅的环境中水务职工为郑州人民生产着水质全面达标的优质自来水。可见,建筑的外墙装饰是影响建筑造型的关键部分。在此,仅对建筑外墙面装饰材料破损的成因与防治分述于下。
  一、外墙面装饰材料破损的现象
  主要有:抹灰面层酥松脱落;抹灰面层空鼓;抹灰面层裂缝;抹灰面层爆裂。
  二、外墙面装饰材料破损的原因分析
  (1)因施工质量产生的破损。一是基层处理不好。清扫不干净,没浇水或浇水不透不匀,影响底层砂浆与基层的粘结性能。基层吸收砂浆中的水分而造成脱壳空鼓。二是一次性抹灰太厚或各层抹灰跟的太紧,压得不实,各层之间没能粘贴成整体。上下层结硬程度不一致而引起大面积开裂起弧。三是灰浆配比不准,胶结材料过期,砂子过细,砂中泥浆含量过大,这些直接影响底层砂浆与基层的粘结性能,产生脱壳空鼓。还有搅拌不均匀与使抹灰面层含有未熟化的石灰粒,吸收潮气产生抹灰面爆裂。四是夏季施工砂浆失水过快或抹灰后没有适当浇水养护。因基层吸收砂浆水分而造成脱壳空鼓。五是冬季施工时未作防冻措施,抹灰面受冻。(2)因自然因素产生的破损。一是因结构变形产生的裂缝。由于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或地震影响,引起墙体和抹灰面同时开裂。二是因胀缩产生的裂缝。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抹灰面得开裂。三是因雨水侵蚀和冻融产生的裂缝。由于抹灰面层存在细裂缝,雨水进入裂缝后在冬季结冻膨胀,使缝隙增大,抹灰层脱离鼓起。
  三、外墙面装饰材料破损的预防措施
  (1)抹灰前后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脚手眼等孔洞填充堵严,混凝土墙表面突出较大的地方要剔平刷净;蜂窝、凹注、缺棱角处,应先刷一道1:4的107胶合水的胶水溶液,再用1:3水泥砂浆分层补修;加气混凝土墙面缺棱掉角和板缝处,宜先刷搀水泥重量20%的107的素水泥浆一道,再用1:1:6混合砂浆修补抹平。基层墙面应先在施工前一天浇水,要浇透浇匀,让基层吸足一定的水分,以抹上底子灰后,用刮杆刮平,搓抹时砂浆还很潮湿较为宜。(2)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和加气混凝土墙面,抹底前应先涂刷一道107胶素水泥浆粘结层。以增加与光滑基层的砂浆粘结能力,又可将浮灰事先粘牢于墙壁面上,消除砂浆与基层粉块状隔离因素,避免空鼓裂缝。(3)夏季应避免在日光曝晒下进行抹灰。罩面成活后第二天应浇水养护,并坚持养护七天以上。(4)冬季避免严寒环境下抹灰施工。
  四、外墙面装饰材料破损的治理方法
  (1)抹灰层脱落的治理。如大面积脱落,为了便于施工,可将剩余部分全部铲除重做;对局部破损的抹灰层,可用钢凿先将计划凿去的外围通凿一遍,以防计划修补面积无谓扩大。一是为了防止新旧抹灰之间干后产生细裂缝,因此在凿除破损部分后的原抹灰接头处必须凿得平直,与基层成直角,切忌产生波形,这样可防止产生裂缝。二是凿除的基层面必须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然后在原抹灰层接头处刷一层1:2.5水泥砂浆,加强新旧抹灰层之间的粘结。三是严格按照中级抹灰的分层要求抹浆,但需防止新抹灰的砂浆厚度超过原抹灰层,以影响美观。(2)抹灰空鼓的治理。如空鼓面积不大,而四周边缘连接牢固时,可继续观察,暂不处理。对大面积的空鼓,应全部铲除修补。(3)抹灰层裂缝的治理。一是细裂缝治理。应避免开凿,使用与面层的材料抹嵌。如必须凿补时,可将裂缝凿成V字形,上口宽20毫米以上,清除缝中垃圾,浇水湿润,采用高于原抹灰砂浆配比的砂浆分层嵌补。应避免在一天内完成,以防止干缩后又发生裂缝。二是因结构变形引起裂缝的治理。若抹灰面与墙体同时开裂时,应先查出裂缝原因,由技术部门对沉陷或其它引起开裂的处理后,裂缝不再扩展方可凿补,否则补后仍将有裂缝出现。(4)抹灰层爆裂的治理。只需将表面突起点挑走,检查内部是否还有石灰粒存在,如无石灰粒渣时就可以进行修补。
  建筑外墙面装饰材料破损看似平常小事,实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及时发现和处理破损的外墙面,可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社会和谐安定有着积极意义,应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郭莹.外墙内、外保温技术在建筑节能住宅中的作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2
  [2]齐文龙等.聚苯板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J].建材·建筑·装修.2000(2)
  [3]徐惠忠,周明.绝热材料生产及应用[J].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筑外墙面装饰材料破损成因与防治
https://m.gc5.com/jzgc/jcll/1034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