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论文
  3. 内容

从设计角度深入探讨临空处防护高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类建筑、各部位的防护高度要求

在建筑领域,临空处是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常见位置,高空跌落事故往往与其有关。防护高度不足、施工安装不牢固以及儿童擅自攀爬等原因,都可能引发此类事故。今天,我们就从设计角度深入探讨临空处防护高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类建筑、各部位的防护高度要求。

防护高度要求差异

不同建筑类型及同一建筑内不同空间的防护高度要求各有不同。以下列举部分常见部位的防护高度标准:

住宅建筑 :卧室(凸)窗台的防护高度要求为 0.9m,阳台则为 1.2m。

公共建筑 :房间窗台的防护高度通常是 0.8m,中小学建筑房间窗台的防护高度则提升至 0.9m。

上人屋面 :防护高度要求为 1.2m。

 

防护高度计算方式

根据《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 55031-2022)》6.6.1 条规定:

①栏杆(栏板)高度 / 防护高度按所在楼地面或屋面至扶手顶面的垂直高度计算。

②若楼面、屋面临空处存在宽度≥0.22m 且高度≤0.45m 的可踏部位,则防护高度需从可踏部位顶面至扶手顶面的垂直高度进行计算。

以屋面防护为例,在屋面防护高度计算示意图中,2张图屋面可踏部位的宽度均大于220mm。

左图可踏部位高度小于450mm,因此防护高度应从可踏部位(屋面女儿墙完成面)算起,防护高度等于护栏高度;

右图可踏部位高度大于450mm,因此防护高度可从屋面完成面算起,护栏高度小于防护高度。

1.jpg

典型可踏部位分析

建筑设计中有两类典型可踏部位,其宽度≥0.22m 且高度≤0.45m,具体如下:

住宅建筑卧室凸窗窗台 :凸窗窗台板的尺寸适合人坐姿。可踏面宽度为凸窗窗台板宽度,约500mm;可踏面高度为凸窗窗台板高度,约300mm。

2.png

满足可踏部位宽度≥0.22m,且高度≤0.45m的尺寸。该位置防护高度应从凸窗窗台完成面算起,如图所示。

3.png

各类建筑上人屋面女儿墙 :女儿墙结构宽度为200mm,外侧有约100mm厚做法(含外保温),内侧有30mm厚做法(建筑保温砂浆),可踏部位宽度一定超过220mm;

若女儿墙顶距屋面完成面高度小于450mm,则满足可踏部位宽度≥0.22m,且高度≤0.45m的尺寸。

该位置防护高度应从女儿墙完成面算起,如图所示。

4.png

总之,防护高度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若存在宽度≥0.22m 且高度≤0.45m 的可踏部位,防护高度应从可踏部位算起;否则从屋面完成面算起。

希望本文能为建筑设计师们提供清晰的临空处防护设计指引,共同守护建筑安全底线。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从设计角度深入探讨临空处防护高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类建筑、各部位的防护高度要求
https://m.gc5.com/jzgc/jcll/1045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