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测量方案 道路施工时,当路槽土方施工完成后,定测出中线桩,再根据路床坡度定路床高程线,路床高程线每十米定测一个断面。在路基及路面定测时同样采用这个原则。基层施工完毕,再定测出路缘石的位置和标高,随后根据各层油面的高程为摊铺机测定高程杠。路面施工测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尤其是各路口,桥面的测量,施测前一定要吃透图纸,根据设计纵断、横断推算好各断面的标高,并注意各条道路的顺接。 2、路基土方工程施工 (1)清理与掘除 对红线范围内0~0.3m厚表层土以及杂草、禾苗、树根、淤泥、软土、垃圾、渣土等能影响路基质量的不合格材料全部清除干净,具体清理厚度由业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现场共同确认。清理完成后请监理工程师对清表基础验收。如不合格,应再视具体情况加大清理深度,必要的时候,经监理工程师同意进行换填碎石处理。 (2)路基挖方 施工机械为洒水车、推土机、挖掘机、自卸车、压路机等。 按设计图纸,由测量人员测放出边线,测出地表实际高程,再根据设计高程指导挖掘机、推土机配合自卸车运出多余土方、房渣土等,直至设计标高(注意此时应做出路拱横坡)。清理完的路床应表面平整,无坑洼现象。人工清理路床上的杂物,包括块石、腐植土等。 如清理完成的路床仍发现不满足设计要求,将向业主申请继续开挖,然后进行换填碎石处理。 由质控人员现场取土样送试验室做击实试验,获取数据。 由监理和质控人员一起巡查路床,发现有必要做处理的地方马上向指挥部和监理工程师报批处理方案。 现场取样测试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时,用大型振动碾先静压1遍,再逐渐加振碾压4遍以上;碾压时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由两边向中间碾压,横向接头重叠0.4m~0.5m,经过质控人员现场测试压实度,挖方路段0~30cm压实度达到95%。 在施工中如发现土有过湿而造成“回弹”现象,需要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将该部分土翻晒后重新碾压;部分地段翻晒无效将采用换填碎石处理的方法。 (3)路基填方 根据导线点恢复线路中心控制点,测设中心桩,按每20米一整桩号控制点测设中心桩;按路堤设计底面宽度加余宽50厘米(以保证边坡压实度和压路机机械的安全而增加的宽度)放边线点,再用白灰沿边线拨撒形成两条白色的边线作为填土范围的明显标记。 填方工作与挖方同时进行,合理利用土方,可节约成本。 所有土方均采用自卸车运输,运到现场后由专人指挥卸车,要求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等距离布土。现场测试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在±2%范围内进行摊铺碾压,不合格的地方采用摊开晾晒或洒水的方法使含水量符合要求。 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并注意不同填料的填筑顺序。土方布好后,用推土机基本摊平,虚厚25厘米,摊铺段落长度不少于70米。用平地机找平一遍,然后用压路机进行初步碾压,由测量人员对已经摊铺地段复测,虚厚和高程基本符合要求时开始用平地机整平。平地机整平方法是由路中开始向道路两侧推进,如此往返二至三次,达到平整度要求时开始碾压工作。 路基碾压机械为大型振动碾。第一遍碾压时压路机静压(不振动),然后由弱振到到强振碾压6~8遍。碾压时行驶速度小于4km/h,且速度由慢至快;直线段碾压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碾压;横向接头重叠0.4~0.5m,碾压应作到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碾压完成后由质控人员和监理工程师验收,表面应平顺光洁,无明显的轮迹,无松动起皮、起皱现象,表面给人以平顺坚实的感觉。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填方路段0~80cm压实度达到95%,大于80cm达到93%。 填方时应控制最后一层静压完成后的高程,做到宁高勿低,然后实际测量后由刮平机精细找平至设计高程,此时万一出现高程不够的地方,不能找补,等做结构层时找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