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毕业设计
  3. 内容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论文46p

  • 资料大小:154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8-28 11:26
  • 发布作者:卜萝头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二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10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0.75米,硬路肩为2×0.75,行车道为2×3.50米。设计速度为60Km/h,路线总长2194.074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2+194.074。设计路线共设置了两个平曲线,半径均分别为600米和400米,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在缓和曲线内均设置超高,超高值设置为4%,因为半径都大于250米,则不需要加宽。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两个变坡点,最大纵坡为-2.6% ,最小纵坡为-0.39%,最大坡长770米,最小坡长674.074米。1个凸形竖曲线, 1个凹形竖曲线,半径均为10000米。本路线设计中没有设置桥梁,设置涵洞共1个,桩号为K0+240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1.6 沿线气候、水文特征、地形地震地理及其与公路的关系   (1)济宁至邹城二级公路所经地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冷热分明,干湿两季明显,夏季多暴雨高温,冬季严寒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600mm,雨季集中于3—8月份,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82%,属于湿度适中带---湿度充足带,由于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路线所经过的区域水旱灾害频繁,雨季对本路段施工有较大的影响。路基土方及构造物施工要不失时机地做好施工计划安排。   (2)本合同段地处山岭重丘区,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薄。覆盖层以种植土、亚沙土和亚粘土为主,含少量的碎石质土,覆盖层厚2米左右,稻田中种植土厚0.6米左右,下伏基岩为硅化板岩。   (3)本地区气象资料为:本路段自然区划为Ⅳ3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性气候区,总的特征夏热期长,东寒期短,潮湿多雨。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5度(七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5度(一月),日最高气温为41度,日最低气温为-7度,日最大气温差为21度,平均年降雨量为2600mm,小时最大降雨量为230mm,潮湿系数2.2,日最大风速为30m/s。   (4)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400万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本路线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依据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可不设防。    1.7 沿线材料分布情况    公路沿线5km以内有较丰富的砂砾材料、砂,当地沿线无矿石料场,矿石材料需要外购,相距约40km.相距50km左右处有水泥厂和石灰生产厂;钢材等建材,可以在邻市进货,相距40km左右。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论文46p
https://m.gc5.com/lqgc/bysj/1054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