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编制依据 1 1.1设计文件 1 1.2工期质量要求 2 1.3合同文件 2 1.4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文件 2 二、工程概况 5 2.1工程建设概况 5 2.2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5 2.3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6 2.4建筑设备安装概况 6 2.5 自然条件 7 2.6工程特点和项目实施条件分析 7 三、施工部署 8 3.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8 3.2管理职责和权限 10 3.3项目管理目标 14 3.4任务划分 14 3.5施工工艺流程 15 3.6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15 3.7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18 四、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38 4.1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的内容 38 4.2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39 五、施工平面布置 40 5.1施工平面布置的依据 40 5.2施工现场的布置原则 41 5.3施工平面布置的内容 41 5.4施工平面的管理规划 44 六、施工资源管理 44 6.1各项资源的供应方式 44 6.2劳务、分包管理 44 6.3物资管理 49 6.4机械设备管理 56 6.5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59 6.6办公、生产、生活等临时设施计划及管理 62 七、施工进度计划 64 7.1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依据 65 7.2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内容 65 7.3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实施细则 66 八、施工成本计划 67 8.1施工成本控制目标 67 8.2成本控制目标的分解 67 8.3规划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68 8.4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68 8.5降低施工成本的技术措施 69 九、施工质量计划及保证措施 70 9.1质量管理重点难点分析 70 9.2质量目标分解 70 9.3确定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及作业指导书编制计划 71 9.4施工现场运行控制 72 9.5施工过程监控 73 9.6产品检验与交付 75 9.7业主直接分包工程的管理 76 9.8顾客财产的控制 76 9.9现场质量制度 77 9.10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0 9.11预防工程质量通病措施 84 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划 89 10.1安全周边环境和本身特点分析 89 10.2安全控制目标 89 10.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89 10.4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清单 89 10.5危险源的动态控制 89 10.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90 10.7一般危险源的控制 91 10.8安全教育 92 10.9安全技术措施 92 10.10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95 10.11安全检查评价及奖惩制度 95 十一、环境管理规划 96 11.1工程环境管理的特点 96 11.2环境管理目标 96 11.3环境因素清单 96 11.4环境管理方案 96 11.5一般环境因素的控制 97 11.6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97 11.7环境管理监督检查及监测 98 十二、施工风险防范 98 12.1施工风险类型 98 12.2施工风险因素识别 99 12.3风险可能出现的概率及损失值估计 99 12.4风险防范重点 100 12.5施工风险防范方对策 100 12.6施工风险管理责任 100 十三、项目信息管理规划 101 13.1协商 101 13.2内部沟通与交流 101 13.3 外部沟通与交流 102 13.4技术文件配备计划 102 13.5文件控制 102 13.6记录控制 106 13.7法律法规管理 109 十四、新技术应用计划 109 14.1新技术应用组织机构 109 14.2新技术应用实施措施 109 14.3新技术应用计划 110 十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0 15.1施工工期 110 15.2项目施工质量 110 15.3项目施工成本 110 15.4项目施工消耗 110 15.5项目施工安全 110 15.6项目施工其他指标 110 十六、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111 16.1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111 16.2过程设计 112 十七、总承包管理 112 17.1总承包管理的方式、原则 112 17.2对专业工程管理范围及服务承诺 114 17.3施工总承包与业主监理的配合措施 117 17.4总承包各项管理规定和管理流程 118 十八、顾客服务 128 18.1实施责任 128 18.2顾客满意度调查 128 18.3工程回访 128 18.4 工程保修 129 18.5 非本局责任的工程维修 129 十九、测量分析改进 129 19.1不符合的控制 129 19.2纠正措施 132 19.3预防措施 133 19.4体系运行检查 133 19.5应急准备和响应 134 19.6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136 附录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 附录二、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 1 附录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 2 附录四、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1 附录五、重大和一般危险源清单 9 附录六、环境因素调查记录 18 附录七、重大和一般环境因素清单 23 附录八、环境管理方案 25 本工程1#、2#、3#、4#、5#、6#、7#、8#号住宅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地下一层为储藏间。其中1#、2#楼总建筑面积为16159.1 m2,建筑总高度为58.95 m;3#楼总建筑面积为13085.6 m2,建筑总高度为58.25m; 4#、5#楼总建筑面积为19819.8m2,建筑总高度为58.25 m; 6#楼总建筑面积为11641.5m2,建筑总高度为56.55m; 7#楼总建筑面积为12454.7m2,建筑总高度为56.55m; 8#楼总建筑面积为10818.4m2,建筑总高度为53.55m,总建筑面积为83979.1 m2。 本工程主体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笩板基础,选第三层粉土为基础持力层。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