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桩号范围为10+48.897~18+00,全长约751m,规划红线宽40m,道路性质为城市次干道,跨塘西河桥,桥梁位于方兴大道以北约430m,与塘西河正交,讫点桩号为13+44.897---14+45.897 采用26.5+48+26.5=101m三跨过河,结构形式为连续梁拱组合式桥梁。钻孔灌注桩共32根,16根1.2m桩径,单根长18m;16根1.8m桩径,单根长50m共计1088m。 由于要施工1#桥墩桩基,地质主要以粘性土组成为主,局部底部夹有少量淤泥。此层土属于高压缩性土。根据土质与施工现场条件,基坑拟采用无支护机械开挖,分层开挖,每层厚度不超过3m,台阶宽度不少于3m,坑壁边坡采用1:1.5放坡,基础周边按3m预留工作面,以确保基坑回填质量,同时确保排水沟尺寸。工程基坑面积约为240 m2。土方开挖总方量约600m3左右。 二、土方开挖准备工作 1、施工准备工作 土方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技术标准、地质资料、周围建筑物、地上、地下管线等资料精心组织。 (1)认真制定施工方案 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明挖敞开段的地质勘探资料以及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详勘资料,认真地做好基坑施工方案,包括保护周围环境和围护结构的监控措施 。 (2)备足排除基坑积水的排水设备 为保证基坑开挖中不积水,并确保查清和排干基坑开挖范围的储水体、废旧水管及雨水等的积水,必须事先备好设备以防开挖土坡被冲坍,从而造成围护结构大幅度变形和地面大量沉陷的严重后果。 (3)备好出土、运输和弃土条件 采用挖掘机坑内作业,自卸车运至指定弃土场。为保证基坑开挖中连续高效率出土,机械设备完好率必须达到100% ;弃土场要事先联系好并确定好汽车行走路线;加快开挖速度,减少土体挠动,确保达到周边环境和结构位移不超过规定警戒值范围 。 (4)监测工作准备 监测点位要在土方开挖施工前布置完成,根据现场及施工需要我们将进行基坑上缘地面沉降、基坑上缘位移的监测工作。对于已布置的监测点应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监测点的初始值在开挖前经多次观测取平均值得出,在监测布点的同时做好设备的调试工作。 (5)基坑周边排水 在施工中沿基坑壁四周做临时排水沟,与市内排水管网接通,用来防止坑外水进入基坑。 (6)土方运输工具及弃土运输线路 根据施工安排,基坑开挖施工分阶段进行,在土方开挖前应对运输工具及出土路线作好详细部署。 2、基坑开挖前的验收 完成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设计交底和技术交底。 施工方案通过专家审查。 基坑施工方案已审批,应急预案内容已落实到现场。 对围护结构及冠梁的验收要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降水、降压已满足设计要求,施工现场坑外排水系统建立完毕。 基坑周围的构筑物、管线等保护措施已落实。 根据设计要求,参照监测方案对周边建筑物、管线及基坑布置监测控制点,且已测取初始值。 基坑开挖、支护的机械、材料已落实到现场。 三、基坑土方开挖有关要求 根据当地水文、地质、土质与施工现场条件,基坑拟采用无支护机械开挖,坑壁边坡采用1:1.5放坡,人工修土。土方开挖出土以东北侧为出土口,西北侧为回车入口。 1、土方开挖顺序如下: 定位放线→测量原地面标高→根据挖深放开挖坡口线→第一阶段土方开挖→边坡防水治理→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垫层施工→基础工程→回填土。 2、土方开挖要求: 本基坑选用机械开挖。基坑开挖按设计所留的出土口位置自南向北进行,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与设计的工况一致。基坑土方开挖以“大基坑小开挖”为原则,应分层、分段、对称、均衡进行。 挖掘机从基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掘机的两侧装运土,土方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2m,每层分段开挖长度不得超过25m。 挖掘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 夜间挖土时在支撑、立柱上设红灯警示,严禁挖掘机械碰撞支撑、立柱和围护桩。 垫层应延伸至围护体边,并抓紧施工承台及基础底板。 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基坑开挖在雨季进行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应特别注意基坑变形情况。同时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排水沟进行检查,及时清除坑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