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道路工程
  3. 内容

高速公路土建TJ—01标施工组织设计63p

  • 资料大小:61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11-18 17:04
  • 发布作者:水水货货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全标段路线总长为42.9公里。其中特大桥、大桥总长为:18.7公里;中小桥总长为:1.7公里;道路总长为:22.5公里。主要工程项目包括:主线收费站、石首服务区、石首南互通、藕池互通、荆江分蓄洪区特大桥16123m、大桥12座、中小桥24座、分离桥3座、天桥1座、涵洞33道。 2、工程结构简介: 本工程中桥梁结构在普通路段中均按照标准化设计,以提高全线模板的利用率,桥梁上部结构有16米、20米预制空心板梁;预制小箱梁有先简支后连续25米跨、30米跨、40米跨,其下部结构为桩基础、承台/系梁(系梁)、墩柱、盖梁。在有特殊要求路段,如跨路、跨河、跨堤部位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箱梁和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中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均设置在荆江分蓄洪区特大桥中,第3、34、119联主跨为80米,分11个块件进行挂篮悬浇,0#块高度为4.5米;第8联主跨为120米,分15个块件进行挂篮悬浇,0#块高度为6.8米;第107联主跨为90米,分13个块件进行挂篮悬浇,0#块高度为5.5米;第132联主跨为60米,分8个块件进行挂篮悬浇,0#块高度为3.5米。 第三节 自然特征 1、气象条件: 项目区域地处中纬度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炎热,冬季寒冷少雨、干燥多风,全年平均无霜期为250天。 气温:1月气温最低,平均为3~4.2℃,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6.2℃,7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7.7~28.8℃,极端最高气温为38.3℃。 降水量: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079mm之间,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18~136天,春季月雨日11~16天;夏季月雨日11~13天;秋季月雨日9~11天;冬季较少,月雨日不足十天。日雨量大于80mm的暴雨数年平均为3~5天,平均降雪日数7.5~9.2天,最大积雪在12cm以上。 2、水文地质及水系: 水文地质:根据区内地层岩性组合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本项目路线走廊带内地下水类型可分为上层滞水、孔隙潜水两类型。此外根据区域内水质调查资料以及工可资料结果表明,地下水一般对混凝土无侵蚀性,但对钢筋结构有具弱腐蚀性。 水系:本项目地处江汉平原,濒临长江,境内河渠交错,湖泊、塘渊较多,区内地表水系极为发达,均属长江水系。路线经过区域为长江向洞庭湖的洪水出流的主要通道,虎渡河以东为荆江分洪区。由于区内地势较低,区内河流的纵坡坡降很小,雨季易形成雨涝。区内主要河流有安乡河、藕池河、瓦池河、虎渡河、松虎河、松西河等。 2、工程地质: (1)项目区域位于洞庭湖坳陷北西端和江汉坳陷的西南端的过渡地带,挽近期以来的盆地坳陷和盆地隆升,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地层,该地层厚度较大,分布范围比较广。 A、起点~K3+350(高基庙)路段:以冲洪积波状垄岗坡地相间洼地为主,地形略有起伏,地势开阔,一般地面坡度在1~8度左右,地面标高一般在29.0~40.8米,地表多为水田,路基高度主要受交叉净空控制。取土相对容易,可以从沿线垄岗取土。 B、K3+350(高基庙) ~K14+600路段:为冲湖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面标高一般30.8~32.5米,地表主要为水田、旱地、少部分地段分布人工鱼塘,路基高度主要受内滞水位和交叉净空控制,取土相对困难。 C、K14+600 ~K16+000(高陵)路段:以冲洪积波状垄岗坡地相间洼地为主,地形略有起伏,地势开阔,一般地面坡度在1~8度左右,地面标高一般在31.8~36.7m,地表多为旱地。相对取土容易,可从沿线垄岗取土。 D、K16+000(高陵) ~K31+800(章田寺)路段:路线连续跨越藕池河、安乡河、瓦池河、虎渡河,属冲湖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面标高一般30.1~33.6m,其中K19+850~K31+620为分蓄洪区。地表主要为水田,少部分地段分布人工鱼塘,取土较为困难。路基高度主要受分洪水位、通航净空堤防净空等的控制。 E、K31+800(章田寺) ~K56+000(狮子口)路段:冲洪积岗地及平原交错出现,地势开阔,地面标高一般在29.1~42.4m。区内河湖、排灌水渠众多,路线先后跨越淤泥湖、郝家湖、松虎河、心莲湖、松西河、白云观河等,地表多为水田、旱地,部分路段分布大片鱼塘。路基高度主要受通航净空和交叉净空的控制,但由于沿线垄岗较多,取土相对容易。 (2)不良地质 根据地勘资料,项目区域内未见影响基础稳定的结构断裂带、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但存在不均匀分布的软土、弱膨胀土,它们分别对路基及边坡工程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A、软土: 项目区域内的软土分布于冲洪积、湖积平原区。结果表明,各路线方案沿线软土层主要为II-2、II-6层第四系全新统冲胡积淤泥质土,厚度不均匀。软土多为深灰色、灰黑色等,成分为淤泥质土组成,主要特点为含水量高、饱和状态、流塑~软塑状、力学强度低、压缩性大、渗透性差、固结时间长、变形大、局部有机质含量较高等,其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对路基稳定性及沉降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在路基与桥头过渡路段,由于不均匀沉降,容易造成桥头跳车。 B、弱膨胀土: 沿线部分岗地段粘性土自由膨胀率试验值为32~55%,膨胀总率为0.8~2.0%,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及国家标准《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有关膨胀土分类标准,属弱膨胀土类型。应加强上述路段的防护、排水措施。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高速公路土建TJ—01标施工组织设计63p
https://m.gc5.com/lqgc/dlgc/1072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