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1.2编制范围 XX铁路客运专线四XX段DK486+409.7~DK487+778.5,合计1368.8m。 1.1.3工程简介 XX特大桥起讫里程为DK486+409.7~DK487+778.5,中心里程DK487+069,合计1368.8m。桥址处地形较平坦,多处为水田。两侧桥台均位于低山区山前坡地,植被不发育,坡体稳定。桥址与多条既有乡村公路有交叉,桥梁位于XX市XX及XX乡境内,跨越XX河及XX河;本桥设计为40×32+2×24m预制简支梁, D4K482+712.575至DK486+830设计纵坡为-9‰,DK486+830至DK490+830设计纵坡16.5‰。 全桥下部结构桩基除部分条件有限墩台外均设计为钻孔桩,均按柱桩设计,桥台采用矩形空心台;墩身高度5~22m,均为圆端形实体桥墩,上部结构为预制简支箱梁。 1.1.4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速度目标值:250km/h 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4.6m 设计活载:ZK活载 轨道结构类型: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跨区间无缝线路 1.1.5自然特征 (1) 地形、地貌 XX特大桥地处XX西北平原,雨水丰富年平均降雨量918.2mm,气温最高37.3℃,最低-5.9℃,平均气温18.3℃,四季气候变化明显。 (2)工程地质 全桥所处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分层,桥址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pl ),坡洪积( Q4dl+pl )粉质黏土,卵石土,坡残积(Q4dl+el )粉质黏土,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 )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粗圆砾土,卵石土;粗圆砾土及卵石土;下伏基岩为泥岩夹砂岩(J2s) (3)水文地质 本桥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施工前应做理化试验进行核实。 (4)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为七度地震区。 (5)气象特征 XX地处XX西北平原,雨水丰富年平均降雨量918.2mm,气温最高37.3℃,最低-5.9℃,平均气温16.2℃,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总数1367小时,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无霜期280天。XX以平坝和丘陵的地貌为主。 (6)不良地质及特殊土 ①不良地质 桥址区无不良地质。 ② 特殊土 本桥址特殊岩土为软土及填土。 1.1.6施工条件 (1)交通运输及规划 XX特大桥位于丘陵地带,地势高低起伏不大,公路运输较为方便。 (2)沿线水、电等可利用资源情况 ①施工用水 根据对全线主要河流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质分析,其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施工用水可从河道就近取水。 ②施工用电 线路主要经过丘陵山区,沿线电力资源较为薄弱,施工用电部分可就近引入,有部分区段需要考虑临永结合方案。 ③施工用燃料 本段线路沿线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