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道路工程
  3. 内容

市政道路施工方案50p

  • 资料大小:231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12-10 16:52
  • 发布作者:水水货货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1、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破除原有路面→路基土方工程→污水管道→施工雨水管道施工→给水管道施工→电缆、套管敷设→道路基层施工→电信管道施工→电缆沟施工→照明管道施工→路面工程施工→人行道及附属设施工程施工。 2、 施工准备  (一)施工图纸会审   由项目总工程师牵头,组织项目各专业工长、质检员、技术员、班组等认真学习图纸,吃透图纸。在图纸学习期间,尤其应注意各专业图纸之间的标高是否一致,尺寸位置等是否一致。  (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   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正确贯彻国家各项技术规范,政策和法令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依靠公司雄厚的科技实力促进科技进步,科学地组织施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批准后报监理和业主审定执行。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以前我公司曾经施工过的工程经验,组织编制切实可行的各单项施工工艺措施,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重点阐述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有效地指导现场的施工。根据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每项工作展开前进行相关的技术准备,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关键项目施工过程的作业指导书,这些文件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范、标准、图集等收集:施工之前,应将本工程所需的规范、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收集齐全。 (四)设备及器具: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需要配置有关设备及器具。 (五)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检测和测量仪器等计量器具提前做好计量鉴定,保证在本工程使用的所有器具均在检定有效期内,并做好台帐记录。 (六)现场准备 1. 临时供水、供电:工程中标之后,要组织编制《临时用水方案》及《临时用电方案》,这些方案要综合考虑生产、生活、消防等各方面的因素,经计算确定用水、用电量,临时给水管径,临时用电电缆或导线截面,总用电容量,并进行合理布置。 2. 各种资源准备: (1) 劳动力准备:根据劳动力计划,提前在公司内部的施工队伍和劳务基地中进行组织安排,保证劳动力能及时、有序地进场;对所组织的劳动力进行考核、筛选,选拔有素质、技术熟练的工人进场。对施工人员进行进场交底及技术、质量、安全教育,重要工种和特殊工艺提前进培训,作到持证上岗。 (2) 施工进度计划:按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工期共90个日历天。详细工期安排另见:《施工总体计划表》。 二、 道路施工测量 本工程整个施工路段基本上为直线段,交叉路口和管线分布复杂,测量放样工作量比较大。为保证工程各结构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及高程准确,根据工程特点,拟采取如下测量方案:   a.测量设备设置:设置测量组一组,配备水准仪3台,全站仪1台。  b.设置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每60~100米设一水准点并作闭合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根据所设置坐标控制网,直接测放各工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但须同时用其它坐标控制点进行交汇复核,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便进行施工高程测量。 三、原路面破碎、清理及基底处理 1、原路面破碎 原有路面采用液压破碎锤破碎,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挖运至弃碴场。路面清除完毕后采用重型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平地机整平。 2、基底处理 工程所处位置一部分为房基土,一部分为新填路基,填筑前先清除工程土 、垃圾、草皮、稻根及淤泥等。 新路基与现状路路基相接时,采取路基开蹬搭茬处理,蹬宽1.0米、蹬高0.2米,并且在开蹬处铺设双向聚丙烯土工格栅,格栅搭接宽度为每侧各1.0米;对加宽路基除路基开蹬搭茬处理外,在施工路面面层前,骑缝处满铺一层玻纤格栅,搭接宽度每侧2米,以防纵向裂缝。 对地下水位较高的个别路段设置碎石垫层(厚度20cm,具体范围根据开挖后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中央分隔带向两侧倾斜3的横坡使其内的水向两侧排,避免影响路基。 基底处理完毕,及时报请驻地监理人员检查,检查合格且签证后方可进行分层填筑。 3、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工艺流程分为“四区段、八流程”,四区段即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 路基填筑采取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核子密度仪跟踪检测的施工方法。 A、土工试验 土方施工前,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对填土方进行液塑限、塑性指数、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有机质含量、击实试验等,确定填料和最佳含水量等各项指标,作为实施路基土方施工的依据。 B、水平分层 按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每层使用一种填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路床顶面层最小厚度不小于10cm。 C、摊铺平整 自卸汽车将填料运至路基指定位置后,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平地机平整。填层面在纵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碾压效果。 D、碾压夯实 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平整程度和填土的含水量进行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碾压,否则含水量低于该类土最佳含水量2%时,用洒水车进行表层喷水,高于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晾晒。碾压时,横向接头重叠不小于0.4m,相邻填筑区段理叠不小于1m。 E、检测 碾压完成规定遍数后,采用核子密度仪对压实土的含水量和压实系数进行检查,检验合格并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压实度及其它有关要求见《路及压实度及其他有关要求表》。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市政道路施工方案50p
https://m.gc5.com/lqgc/dlgc/10735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