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道路工程
  3. 内容

公路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120p

  • 资料大小:1.91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12-18 16:16
  • 发布作者:水水货货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2.1.工程概况 XX合同段起于K19+900(ZK19+877.211),止于K22+500,路线全长2.61035Km,主要工程量有:杨家屋场2号大桥(右幅658m/1座、左幅395.08m/1座),杨家屋场中桥(左幅117.2m/座),胡枣湾大桥(右幅125.78m/座、左幅26m/座),张家坡大桥(右幅212.28m/座、左幅205.78m/座),椒子坪大桥(右幅356m/座、左幅336m/座),何家坪中桥(右幅46.15m/座、左幅44.58m/座),涵洞一道(K21+225;24.75m钢筋砼盖板涵)及路基、防护工程。 2.1.1杨家屋场2号大桥(YK19+911~YK20+558.65、ZK19+931.5~ZK20+326.58) ①.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情况 桥址区属构造溶蚀、剥蚀深切谷地斜坡地貌区,地表为缓坡相间的折线型斜坡,总体坡向NNW,斜坡上部延伸至渝巴公路,坡顶地面标高在800m左右,坡底溪沟地面标高在300m左右,相对高差500m,切割深度大。桥址处于齐耀山背斜南东翼、xx向斜的北西翼,地层主要为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三段(T2b3)泥灰岩、第二段(T2b2)泥质粉砂岩,岩层产状157°~182°∠19°~34°,桥轴线走向与地层走向成3°~22°小角度斜交。桥址区浅部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多切割成块状。局部地区存在裂隙面崩滑的潜在危险性。桥址区地表水系较发育,桥梁所跨的车石沟为常年性溪流,其洪水位随降雨量大小而变化,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 ②.桥型及布置情况 本桥位于分离式路基段,左幅桥平面位于R-1300m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右幅平面位于R-1300m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左幅桥纵面位于-2.5%与-4.0%组成的半径R=20000m的凸型竖曲线上,右幅桥纵面位于纵坡-4.0%~-2.4444%组成的半径R=16000m的凹形竖曲线上。 本桥范围:左幅ZK19+931.5~ZK20+326.58;右幅YK19+911~YK20+558.65。 本桥上构为:左幅采用(2×30)+(83+150+83)m,共2联;右幅采用(4×30)+(83+150+83)+(4×30+3×30)m,共4联。主桥为83+150+83m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刚构箱梁,引桥采用30m预应力砼T形组合梁,先简支后连续-刚构。下部构造主桥采用双肢薄壁结构,钻孔灌注桩基础,引桥部分左幅2号、右幅4号桥墩采用空心薄壁结构,钻孔灌注桩基础,右幅0#、14#桥台为U型带桩桥台,左幅0#桥台为U型带桩桥台,左幅5#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 主跨150m连续刚构,箱梁根部高度8.9m,跨中高度3.2m,箱梁根部底板厚110cm,跨中底板厚32cm,箱梁高度以及箱梁底板厚度从跨中至根部按2.0次抛物线变化,跨中腹板厚度40cm,根部腹板厚度75cm;主桥上部构造按全预应力砼设计,主跨150m及83m边跨采用三向预应力。 150m主跨和83m边跨上部构造采用挂篮悬浇逐段施工,箱梁0号块待主桥墩完成后,在墩顶安装托架现浇。主桥箱梁采用先边跨后中跨的顺序对称施工合拢,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施工,边孔及中孔合拢均采用吊架施工。 2.1.2杨家屋场中桥(ZK20+382.274~ZK20+516.65) 该桥位于分离式路基和整体式路基上,仅左线为桥,按整体式路基宽度半幅设计;右线桥为杨家屋场2号大桥。 平面位于左线分离式路基A=460.217的左偏缓和曲线和整体式路基A=292.919的右偏缓和曲线上;纵面位于纵坡为-4%的直线坡上。 上部结构构造为3×30m预应力砼T型梁,全桥一联,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U型桥台配桩基础和扩大基础。 2.1.3胡枣湾大桥(ZK20+797~ZK20+823、YK20+779.260~YK20+905.040) 桥址处于区域斜坡中下部的相对较缓坡段,自然坡度35°~45°,坡面植被较发育,多生长灌木。桥址在顺桥向方向上跨越一条近南北走向的“V”型次级冲沟。 右幅平面位于A=339.0355m的右偏缓和曲线和A=324.4681m左偏缓和曲线上,纵断面位于R=16000m的凹曲线、纵坡为-2.4444%的直线段和R=29000m的凸曲线上。 右幅桥上部构造采用6×20m预应力砼T梁,全桥一联,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构造桥墩采用柱式墩配桩基础,0号桥台采用重力式U台配桩基础,6号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 左幅平面位于A=339.0355m的右偏缓和曲线上,纵断面位于纵坡为-2.4444%的直线上。 左幅桥上部构造采用1×20m预应力砼简支T梁,下部构造桥台均采用重力式U台。 2.1.4张家坡大桥(ZK21+366.260~ZK21+572.040、YK21+366.260~YK21+578.540) 桥址处于区域斜坡中下部的相对较陡坡段,自然坡度约45°,坡面植被较发育,多生长灌木、松树,距斜坡坡麓溪沟350~400m,高差160~230m。桥址在顺桥向方向上跨越一条近南北走向的“V”型次级冲沟。 平面位于圆曲线半径R-900m缓和曲线A-480.988的右偏曲线上,纵坡面位于纵坡-3.25%的直线段上。 上部构造采用5×40m预应力砼连续T梁,先简支后连续或先简支后刚构;2、3号墩顶墩梁固结,全桥一联;下部构造桥墩采用双柱式墩、薄壁空心墩配桩基础,0号桥台采用U台配嵌岩桩基础,5号桥台采用U台配扩大基础。 2.1.5椒子坪大桥(ZK21+727~ZK22+063、YK21+707~YK22+063) 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情况 桥址处于区域斜坡中下部较陡坡段,自然坡度35°~55°,坡面植被不发育,生长少量灌木。桥址在顺线路方向上跨越近南北走向的“V”型冲沟。桥址处于齐耀山背斜南东翼、xx向斜的北西翼,地层主要为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三段(T2b3)泥灰岩夹灰岩、第二段(T2b2)泥质粉砂岩,岩层产状182°~193°∠15°~28°,桥轴线走向与地层走向成2°~13°小角度斜交。桥址区浅部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多切割成块状。地下水量较贫乏,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空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以及碳酸盐岩溶裂隙水,具有“下雨有水、无雨干涸”的特点。 ②.结构布置 一、平曲线 本桥起点ZK21+707~K21+721.481平面位于A=480.988的右偏缓和曲线上;K21+721.481~K21+907.051平面位于A=471.894的左偏缓和曲线上;K21+907.051~本桥终点平面位于R=1200的左偏缓和曲线上。超高渐变范围K21+613~K21+802,长189m;左、右幅横坡均由左高右低的4%变至左低右高的3%,按三次抛物线方式渐变。桥梁墩、台中心线按路线中心线法线方向布置。 二、竖曲线及纵坡 竖曲线顶点桩号K22+070。顶点标高403.725m,曲线要素为R=50000m;T=187.5m;E=0.352m;i1=-3.25%;i2=-2.5%。 三、桥跨布置 左幅桥桥跨布置(4×20)+(65+120+65)m,右幅桥桥跨布置(5×20)+(65+120+65)m,其中65+120+65m部分为预应力砼连续刚构主桥,4×20或5×20m部分为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刚构预制T梁引桥。主桥桥面顶宽12m,底宽6.5m,两侧悬臂长度2.75m。箱梁根部梁高7m,跨中及端部梁高2.6m,悬臂板端部厚15cm,根部厚70cm。箱梁根部底板厚70cm,跨中底板厚28cm,梁高及底板厚从根部到跨中采用2次抛物线变化,腹板厚度0~6号梁段为65cm,8~10号梁段为55cm,12~15号梁段为40cm,利用一个箱梁节段直线变化。箱梁顶板厚度25cm。梁顶设有3%的单向横坡。主桥上部结构按全预应力砼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5、6号主墩为主桥桥墩,左、右幅桥墩身分离,承台和基桩练成整体。墩身顺桥向上端40m高度采用双薄壁墩,壁厚1.5m,薄壁净距6.5m,横向与箱底同宽,下端为整体箱形断面。主墩承台厚4m,基础采用桩径2.0m的钻(挖)孔灌注桩,每墩共18根桩。引桥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台,钻(挖)孔桩基础。 2.1.6何家坪中桥(ZK22+388.460~ZK22+433.040、YK22+387.090~YK22+433.240) 桥址处于区域斜坡中下部的相对较陡坡段,自然坡度约45°,坡面植被不发育,生长少量灌木,距斜坡坡麓溪沟800~1000m,高差180~200m。桥址在顺线路方向上跨越一条近南北走向的“V”型次级小冲沟。 右幅平面位于A=301.543m的右偏缓和曲线和R=860m的右偏圆曲线上,纵断面位于R=90000m的凹曲线。上部构造采用2×20m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桥面连续;下部构造桥墩采用柱式墩配桩基础,0号桥台采用桩柱式台,2号桥台重力式U台配桩基础。 左幅平面位于A=301.543m的右偏缓和曲线和R=860m的右偏圆曲线上,纵断面位于R=90000m的凹曲线。上部构造采用2×20m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桥面连续;下部构造桥墩采用帽梁接桩基础,0号桥台均采用重力式U台,2号桥台采用桩柱式台。 2.1.7钢筋砼盖板涵洞通道(K21+225) 本标段共有一处钢筋砼盖板涵通道,位于K21+225处。由24块宽0.99米板,1块0.74米板组成。涵洞台身及基础采用现浇砼,盖板为预制板安装。 2.1.8路基工程 本合同段路基分别位于:左幅ZK19+877.211~ZK19+931.5; ZK20+326.58~ZK20+382.274;ZK20+516.65~ZK20+797;ZK20+823~ZK21+366.260;ZK21+572.040~ZK21+727;ZK22+063~ZK22+388.460;ZK22+433.040~K22+500;右幅YK19+900~YK19+911;YK20+558.65~YK20+779.260;YK20+905.040~YK21+366.260;YK21+578.540~YK21+707;YK22+063~YK22+387.090;YK22+433.240~K22+500。 主线整体式路基宽24.5m,路基横断面布置:行车道宽2×(2×3.75m),中间带宽3.0m(0.75m×2路缘带+1.5m中央分隔带),硬路肩宽2.5m×2(含右侧路缘带0.5m×2),土路肩宽0.75m×2;路面横坡:行车道、硬路肩为2%,土路肩为4%。中央分隔带为平齐式;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处路面标高。 主线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m,路基横断面布置:行车道宽2×3.75m,左侧硬路肩宽0.75m(即左侧路缘带0.75m),右侧硬路肩宽2.5m(含右侧路缘带0.5m),土路肩宽0.75m×2;路面横坡:行车道、硬路肩为2%,土路肩为4%;路基设计标高为行车道中央路面处路面标高。 2.1.9特殊路基处理 (1)填挖交界处理 本合同段路基填挖交界处理分别位于:YK19+900~YK19+911、ZK19+930~ZK19+931.5、K21+350~K21+366.26、K21+710~K21+727、K22+065~K22+080。路基填挖交界处理补强原则:在路面结构层以下分层开挖台阶并铺设3层双向土工隔栅。当填方地表为陡坡时,可考虑每1m高设置一层土工隔栅补强。当结合部的原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时,应根据地形设置截水、横向盲沟。截水盲沟底面和背水面应铺设防渗的复合土工膜,顶面和迎水面铺设反滤透水土工布。 (2)高路堤 陡坡路堤段分别位于:K22+260~K22+290、K22+433~K22+490。高路堤上部边坡同一般路堤,20m以下坡率为1:2(20m处设2m平台),且填料采用挖方中的硬质碎石土,有条件时全部填石。根据需要在路堤中铺设2~8层高强土工格室,并在路床中铺设3层双向钢塑格栅加筋,以减小差异沉降,增强路堤整体稳定性。 (3)张家坡斜坡(K20+800~K21+300) 边坡处在山坡的腰部,地形上陡缓相间,波状起伏,地面坡度15°~35°,覆盖层在边坡边缘带较薄、中部较厚。最深覆盖层在SL25厚度达37.30m。边坡体宽560m,长480m,平均厚度20m。边坡体上部为含砾石(碎石)亚粘土,中下部为碎石土。碎石土呈稍密~中密状,稍湿,由碎石(块石)和充填其间的亚粘土组成。针对本斜坡作如下处理措施:a、K20+880~K21+350左侧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及锚杆框架加固;b、地表、深层设置截水、排水设施;c、K21+170~K21+280右侧填方路堤采取基础锚杆锁脚加固措施。 (4)深路堑高边坡、陡边坡 1、工点编号0901,起讫桩号:ZK19+877.211~ZK19+974.3左侧97.1m边坡,工程重点是作好坡面的防护与排水,施工要求严格控制爆破工程,不得松动设计坡面岩层并保证坡面平整。主要采取的措施有:a、尽量放缓边坡,清除崩塌体松散坡积物,并采用锚杆框架加固边坡;b、在崩塌周界及边坡顶设山坡截水沟拦截地表水,在边坡上设仰斜式排水孔排除边坡内渗水;c、清除崩塌体松散坡积物,并在挖方坡顶设SNS被动防护网拦截山坡上碎落石块或危岩。 2、工点编号0902,起讫桩号:K20+478.91~K20+800左侧321.1m边坡,工程重点是作好坡面的防护与排水;施工要求严格控制爆破工程,不得松动设计坡面岩层并保证坡面平整。第一级采用砼框架内码框格绿化;第二、三、四、五均采用φ25锚杆框架植草。相应排水措施有:设置泄水孔、截水沟、边坡平台截水沟、急流槽排除地表水。 3、工点编号0903,起讫桩号:K21+542.2~K21+730左侧187.8m边坡,工程重点是作好坡面的防护与排水;施工要求严格控制爆破工程,不得松动设计坡面岩层并保证坡面平整。第一级边坡采用φ32锚杆框架植草;第二、三级边坡采用φ32锚杆框架植草和预应力锚索框架植草;第四级边坡φ32锚杆框架植草。采用相应排水措施有:设置泄水孔、截水沟、边坡平台截水沟、急流槽排除地表水。 4、工点编号0904,起讫桩号:K22+072.0~K22+500.0左侧428m边坡,工程重点是作好坡面的防护与排水;施工要求严格控制爆破工程,不得松动设计坡面岩层并保证坡面平整。总共设置5级边坡防护。相应的排水设施有:设置山坡截水沟、边坡平台截水沟、急流槽排除地表水,坡面上设置排水孔,内置带孔PVC管以排出裂隙水。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公路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120p
https://m.gc5.com/lqgc/dlgc/10738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