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道(外环西路—风聚道)拟建d400mm~d3000mm雨水管道,d400mm~d1000mm污水管道。路线全长740m。 大沽排水河~芳雅道段:雨水管线位于规划路中心线以南3.5米处; 污水管线位于规划路中心线以北3.0米处; 芳雅道~风聚道段:雨、污水管道位置为渐变。 二、管材要求 ㈠、管道类型 1、管径d≤1500mm,采用承插口钢筋混凝土管(Ⅱ级、Ⅲ级); 2、管径d>1500mm,采用柔性企口钢筋混凝土管(Ⅱ级); 3、挖深大于6.5米且管径≥d800mm的管道可采用顶管施工工艺,管材应采用钢承插口钢筋混凝土顶管专用管材(Ⅱ级)、(Ⅲ级); 4、收水支管采用承插口钢筋混凝土管(Ⅱ级)。 ㈡、管材要求 钢筋混凝土管材应符合国际《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 2009》的要求。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地下障碍刨验→铺设临时排水管道→开槽→管道基础→铺管→管道基座→砌井→闭水试验→回填并夯实→清理现场→成品保护→竣工验收。 四、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甲方提供的导线、水准点成果表,在下承层上放出道路中心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以便管道施工。 五、管道开槽 ㈠、开槽形式 本工程为雨、污水管道并行铺设,为d400~d3000mm钢筋混凝土管,管道位于道路红线范围以内,距道路红线7.7~11.3m,工程场地现状地面高程0.390~3.063m,基槽底高程:0.800~-5.802m,挖深2.540~8.400m,根据前述地质报告,管道深埋范围内主要为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管道施工开挖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⑴、当开挖深度小于4米 当H<2.0m,边坡采用1:1.5; 当2.0≤H≤3.0m,边坡采用1:2; 当3.0≤H≤4.0m,边坡采用1:2.5; ⑵、当槽深大于4.0米时采用混合槽形式施工 ⑶、管道中心线位于道路路基开挖范围以内,管道高程位于路基处理层或路基结构层中时,应待路基山皮土和石灰土回填施工完成后,反开槽管道施工,并保证道路回填土边缘与管道外皮净距不小于1m,建议采用1:0.5放坡明开槽形式开挖。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开挖边坡坡比,确保边坡施工安全。 沟槽弃土应随出随清理,设计建议均匀堆放在距沟槽上口边线10m以外,堆土高度一般不宜超过1.5米。沟槽开挖过程中及成槽后,槽顶应避免出现震动荷载,成槽后应尽快完成管道基础和敷设管道等工作,避免长时间晾槽。使用机械挖土时,为了防止机械超挖而扰动原状土壤,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应留20cm左右一层采用人工清挖。如遇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换填最大粒径10~15mm的天然级配碎石。 ㈡、施工方法 1、现场勘测施工放线:在施工前必须与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通气,明确沿线地下管线及障碍物,作出书面整理。在施工时明确各自位置、深度,作好标记。根据施工图线及现场勘测资料,做好施工放线,现场放线必须包括附近各种管道线、在施管道中线、各支管线、交叉管线及过路口时各种管线位置均要做好详细长久性标识,并且做好详细记录。 2、人工开挖探槽点:沿开挖线每30m及与其他管线交叉处横向人工挖探槽,槽宽至板桩边线,深度1.5m(与其他管线交叉处挖至交叉管线下面)以便确认槽内障碍物的实际情况。若与图纸、现场勘测等资料不一致时应立即报告建设方,及时采取措施。 3、机械开槽:检查施工方案无误,经探槽无异常情况后,开始机械挖槽,人工紧跟,密排支撑板、立竖撑、加横撑,每一工作段控制在10m以内,未支撑完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禁近槽堆土,开槽后严禁大型机械在槽边行走,以免扰动原土。 开槽时应该时刻小心,配专人指挥。随时注意地下管线、障碍物,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挖槽并且通知有关部门,挖槽时应该随时注意钢板桩支护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施工,撤离人员,上报情况。 4、基槽开挖时注意观测地质情况,出现淤泥、弹软等现象,采用相应的回填处理方式,及时进行处,必要时通知设计。 5、利用现场的控制桩,随时观察沟槽边坡的动向,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6、沟槽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当开至距槽底20cm时,用人工清理扰动土至设计槽底标高,避免挠动槽底土。 ㈢、注意事项 沟槽弃土随出随清理,距沟槽上口边线10m以内不得堆土或堆砌物品,应均匀堆放在距沟槽上口10米以外,沟槽开挖过程中及成槽后,避免震动,成槽后尽快完成铺设基础和管道安装工作,避免长时间晾槽。 施工开槽时,槽底禁止扰动,尽量保持原状土,当开挖到距设计槽底标高30cm左右时,采用人工清槽,勿用机械开挖且不允许超挖。如发生扰动或超挖,不得回填泥土,需还填写碎石至设计标高。 六、深基坑板桩施工 根据招标文件的图纸要求,本工程管道开挖基槽较深,拟采用板桩支护。 钢板桩的选用:根据工程所在地场地特点,结合钢板桩的特性、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依地质资料及作业条件决定选用宽度适中,抗弯性能好,12m长的钢板桩,要求钢板桩入土深度达桩长0.5倍以上。钢板桩入土深度除保证本身的稳定性外,还应保证基坑底部在施工期间不会出现隆起和管涌现象。在软土中开挖较深的基坑,当桩背后的土柱重量超过基坑底面以下地基土的承载力时,地基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常会发生坑壁土流动,坑顶下陷,坑底隆起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施工前,需对地基进行稳定性验算。 打桩设备的选用:拟采用Z550型液压振动沉桩机作为主要动力,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并采用40B的H型钢实施围护加固,必要时可沉设锚桩,对围护实施拉锚加固。投入钢板桩打拔桩机1台用于施工。打拔桩机为挖掘机(日立300)加液压高频振动锤改装而成,为台湾仿荷兰产振动锤,激振力220kN。 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管道基础施工;基坑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安装、回填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 钢板桩施工的顺序:根据施工图及高程定位放线→道路基础表层开挖清理整平→根据定位线设钢板桩导向槽→沉设钢板桩至指定标高→焊接围护支撑→挖土→排水管道施工→回填→拔除钢板桩。 钢板桩的检验:钢板桩运到工地后,需进行整理。将所有同型号的钢板桩从桩头至桩尾作检查。对于检查出的扭曲及“死弯”要进行校正。对于桩身残缺、残迹、不整洁、锈皮、卷曲等都要做全面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正常使用。 钢板桩吊运: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并应注意保护免受损伤。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 钢板桩堆放:钢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时应注意: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钢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米。 导向架的安装:在钢板桩施工中,为保证钢板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一般都需要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向架,亦称“施工围檩”。导向架采用单层双面形式,通常由导梁和围檩桩等组成,围檩桩的间距一般为2.5~3.5m,双面围檩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略比板桩墙厚度大8~15mm。 安装导向架时应注意几点: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控制和调整导梁的位置;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钢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施工工效;导梁不能随着钢板桩的打设而产生下沉和变形。导梁的位置应尽量垂直,并不能与钢板桩碰撞。 钢板桩打设:钢板桩施工要正确选择打桩方法、打桩机械和流水段划分,采用一丁一顺方法,以便使打设后的板桩墙有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防水作用,且板桩墙面平直,以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对封闭式板桩墙还要求封闭合拢。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采用单独打入法。 此法是从一角开始逐块插打,每块钢板桩自起打到结束中途不停顿。因此,桩机行走路线短,施工简便,打设速度快。但是,由于单块打入,易向一边倾斜,累计误差不易纠正,墙面平直度难以控制。 先由测量人员定出钢板桩围堰的轴线,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导向桩,导向桩直接使用钢板桩,然后挂绳线作为导线,打桩时利用导线控制钢板桩的轴线,在轴向法向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导向架。 准备桩帽及送桩:打桩机吊起钢板桩,人工扶正就位。 单桩逐根连续施打,注意桩顶高程不宜相差太大。 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挖土:按现场实际情况,破除表面以下2m后,基坑两侧各留宽度为4m的工作平台,以便继续施工。再进行钢板桩打入施工。 土方开挖应分层分区连续施工,并对称开挖,土方开挖至板桩顶以下1米处,进行围护支撑施工。 围护制做安装:根据设计位置在钢板桩内壁上焊围护托架,然后吊装H型钢围檩并焊接加固。 土方开挖前在基坑外进行井点降水,保持基坑内无水,便于挖土,机械进出口通道及四周采用换填并铺垫钢板以扩散压力,减小侧压力;基坑周边范围内严禁堆载;地面及坑内设排水措施;开挖过程中注意支护体系的变形观察;基坑内作业时,有专职安全员负责。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工程在地下水位很高的软土地基中施工,所以钢板桩的垂直度及搭接就十分重要,当钢板桩未贴靠在围护上部分,需作加垫处理,使钢板桩的压力传到围护支撑上,支撑的材料、制作、焊接必须严格施工;其次是挖土和支撑的架设施工过程必须紧密配合,挖土过程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为支撑施工创造工作面,支撑结构必须能较快地产生整体刚度或预紧力,两者配合就能较好地利用软土施工中的时空效应,有效地控制围护体系在受力后的变形。施工中切不可超挖和不及时施加支撑,土方施工要求分层均匀高效,以使支护结构处于正常的受力状态。 钢板桩的拔除:待排水管道安装验收合格基坑回填后,要拔除钢板桩,以便重复使用。拔除钢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会给己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响临近原有构筑物或底下管线的安全。设法减少拔桩带土十分重要,主要采用灌砂措施。 先用打拔桩机夹住钢板桩头部振动1min~2min,使钢板桩周围的土松动,产生“液化”,减少土对桩的摩阻力,然后慢慢的往上振拔。拔桩时注意桩机的负荷情况,发现上拔困难或拔不上来时,应停止拔桩,可先行往下施打少许,再往上拨,如此反复可将桩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