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大桥位于巫山县高唐街道(秀峰寺外侧至龙潭沟东侧),大桥全长375米,为三跨一联的连续刚构桥,采用单箱单室的变截面混凝土箱梁,桥跨布置为(100+160+100)m,主墩采用双薄壁墩,下接承台桩基,边跨梁端接“一”字型桥台,桥梁宽13.0 m,梁底采用1.8次抛物线。桥面均为双向横坡,横坡为1.5%,梁底保持水平。大桥1#、2#主墩位于河水中,墩位处最大水深约50米,水下桩基最深处达132米。 3、三通一平 本作业区范围内分别有一条进场便道进入龙潭沟南北两岸 本工程水源、电源均由业主牵头处理。 在施工便道附近尽可能地平整多块场地来存放原材料、设备、机械同时修建临时生活办公设施。 4、地质情况 巫山新县城属于中、浅切割褶皱剥蚀中低山。长江从南面深切,大宁河从东面汇入长江,新县城即位于长江北岸、大宁河西岸的扇形山地斜坡地带。斜坡居民密集,人类工程活动与改造强烈,地形复杂。大致以北门坡为界,西为长江岸坡,北东为大宁河岸坡。岸线在北门坡一带向外凸出,两侧则相对凹进,凹进部位冲沟发育。长江与大宁河岸坡分布有七级阶地及漫滩。 勘测范围内分布有大宁河Ⅳ级阶地及漫滩。Ⅳ级阶地分布高程220m~280m,宽250~400m,因冲沟切割等因素为一系列断续分布平台,分布于二郎庙→秀峰寺一带,台地大部分有阶地物质—粉质粘土(即巫山黄土)。 区域内冲沟发育,沟谷切割密度大,在约820km长的环湖路三期沿线较大型冲沟有3条(分别为秀峰寺前沟、龙潭沟),冲沟宽度占岸线长25%~35%,致使库岸弯曲。 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填层、冲洪积粘土层、残坡积、滑坡堆积碎石土层三叠系巴东组第二段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嘉陵江组灰、灰黑色灰岩。 5、水文气象情况 环湖路影响区域内地表水系主要为大宁河和长江,三期主要地表水系为大宁河。大宁河是最低排泄基准面,水面标高因三峡库区蓄水变化,水位变化在145.0”175.0m。工程场区地表冲沟有龙潭沟,龙潭沟为季节性冲沟,垂直大宁河发育。冲沟内回填扩坡至190m高程,现龙潭沟两岸的地表水汇集于人工修筑的排水沟后排汇于龙潭沟沟口大宁河内,该地表水为工农业生活废水,地表水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他路段坡面较平顺,坡植被不发育,平常无水流。 本区地下水类型有松散介质孔隙水、断层水、岩溶水。 巫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季主要受北方干冷空气影响,夏季主要由南方暖湿空气控制,气候温和,雨热同季, 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年一般春季74d,夏季138d,秋季76d,无霜期305d,受长江峡谷小气候影响,高程350m以下一般极少下雪。巫山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222mm,5”9月降雨集中,日最大降雨量达199mm,最长连续降雨日数为6d,雨量达2SSwm。多年平均风速2.87m/s,最大风速20 m/s(1961年8月7日),常风向为东南风,频率39%,其次为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