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路线长度6.00km。本标段内设桥梁3座,其中大桥1座,中桥2座,涵洞6道。道路横断面由土路肩、车行道、路缘带、中间分隔带组成,总宽32.5米。 2.3地形地质 本标段处于唐山南部沿海地带,大部分地区为滦河水系形成的冲击平原和海洋动力作用下形成的滨海平原,冲击平原有显著的岗坡、洼地等地形变化。道路范围内以虾塘养虾为主,其间点缀村落、水稻地、林地、荒地等。路线经过区域相关的河流主要有:大清河、潮河等。地下水埋深较浅,其储水层主要以砂性土为主。地下水及土层均具有腐蚀性。 2.4水文气候 本标段内河流纵横,水渠交错,路线北侧布有成片的盐田、鱼塘,水位随季节和生产阶段不同而不同,底部多含有淤泥,水深一般在0.5~1.2米之间,底部淤泥厚度0~0.7米。段内不良地质主要表现为软土和软弱土、砂土液化。 路线经过的区域相关河流主要有:小河子河、大清河。项目区域潮汐变化主要受太平洋潮传入的影响,而天体运动中引潮力所直接引起的潮波相对很小。 项目区域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气候逐渐过渡到暖温带滨海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C,最高(7月)月份平均气温为25°C,最低月份(1月)气温为-5.6°C。平均无霜期184天,最大冻土深度80cm。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28mm,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表现在冬春干旱少雨,夏季雨水集中,降水量集中在6~9月。 项目区域的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盛行偏西北风,春、夏季盛行偏南河东南风,秋季多偏西南风。受台风影响不大,平均每三年出现一次,台风仅发生7、8月份。台风期间风速可达25m/s,并可引起附近海岸较大幅度的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