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次施工的葛兰素路为城市支路I级,设计车速为20Km/h,道路全长约681m。道路的路幅宽度为16m,其中车行道为8m双向2车道。 2.2 对外交通条件 本工程对外交通方便。 第三章 施工总体布置 3.1 施工总布置原则 (1)以主体工程枢纽布置及工程所在区场地自然条件为依据,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场地和各种设施,满足各项目、各工序的衔接及施工要求。 (2)方便施工,减少干扰,利于生活,方便生产;各类设施全部布置在业主规划好的场地内,尽量减少周围植被和树木的破坏。 (3)认真规划、设计卫生设施,污水、污物处理要符合相应的行业规定。 (4)临时设施要有利于安全防护,便于消防设施发挥作用,并利于防盗。 (5)充分利用当地可为工程服务的建筑、加工制造、修配及运输等企业。 项目经理部(含实验室)应设置在便于对沿线工程施工进行指挥且交通条件、生活条件和通讯条件较好的地方。 具体平面布置详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3.2 临时设施的布置 (1)临建采用砖房和板房两种形式。食堂采用活动板房。办公室、会议室和宿舍为砖房,按照地方永久性房屋建筑标准(平房)建设。工程结束后无偿交给建设单位使用或按建设单位意见拆除。实验室:为砖墙预制板屋面结构。由于其承担本工程的土工检测工作,室内设施要具有防火要求。 (2) 临时工程用地表详见《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3)施工辅助企业 施工辅助企业主要包括机械修配厂等。 机械修配厂主要承担大型机械的小修和施工中的保养工作,以及加工安装模板用的对拉螺栓等。修配厂位于机械停放场地内,同时在场内设置机械加工车间,根据施工进场机械的数量,确定其建筑面积72m2,停车场总占地158m2。在修配厂内设防火设施,主要设备有车床、砂轮机、钻床、铣床、刨床、焊机、吊架等。 3.3 场内临时交通布置 工程临时道路布置原则为:以现有的道路为基础,逐步完善形成场内运输网络。 我企业将积极配合招标人,作好料场交通的修建、维护工作,所需费用将根据招标人协调的结果,从进度款中支付。 3.4 水、电、通讯和供风 3.4.1 供水 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可利用现有的供水设施解决。 3.4.2 供电 本工程用电主要分为生活用电和工程用电,根据我公司人员现场踏勘及业主提供的基础资料,在业主指定的施工电源接线点引入,经变压后供施工用。 为了预防临时停电,我公司自备4台75kw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组,以解决因无法就近搭接电力线路或临时停电而影响工程施工所需电力问题。 3.4.3 通讯 对外通讯可向当地电信部门申请安装程控电话,或者用移动通讯手机对外界联系。场内主要靠人工传话、辅以移动电话联系,以此形成有效快捷的通讯联系网络。 3.5 安全消防等防护工程 3.5.1 各种信号的设置 在施工设施区内设置一切必需的信号,包括标准的道路信号、报警信号、危险信号、控制信号、安全信号、指示信号等,各类信号标示清晰、准确。 3.5.2 安全生产设施 油料和火工产品的存放和运输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公路路基开挖危险地段设置安全警示牌等安全标志,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施工程序、方法,并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监测设施及手段,一切可能漏电伤人或易受雷击的电气设备及建筑物均设置接地和避雷装置; 3.5.3 消防设施 在合同规定的管辖范围内履行其防火安全职责,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确保消防水源充足和供水系统工作正常。 3.6 弃渣堆料及排污 本工程运至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弃渣场进行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工程完工后,用土覆盖,并进行绿化。工地设置生产污水引渠及沉淀池,所有生产污水必须经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按当地要求采取措施处理;生产废油等需收集后单独处理,不可随意排放。 第四章 现场施工管理 4.1 施工准备 本公司一向重视工程的准备工作,对施工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深有体会,倍加重视。 4.1.1 技术准备工作 我单位自中标承建本工程之日起,便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本工程的开工之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主要事项: (1)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制体系: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技术主管,施工员、技术员、质量员等为主体的技术管理体系,人员固定,职责明确,奖罚分明,将技术工作贯彻到施工班组。 (2)施工图纸的审核:组织参战的全体技术人员,复核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做好结合工作;认真熟悉图纸资料,了解和熟悉工艺规范。 (3)与其它专业进行图纸会审,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4)根据设计意图和批准的投标技术文件,制定详细的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编制相应的操作工艺和季节性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方案。 (5)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学习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6)做好技术交底和岗位培训,确保技术指导正确和施工方法可行,做到目标一致,意见统一,任务明确。 (7)编制施工预算,及时提出各类材料预算,以便及时组织落实材料供应和各类信息的反馈收集。 (8)根据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情况,设置测量控制网点。并对由业主提供的测量网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及时将复测的结果反交给业主和监理进行审核。 (9)工程开工前做好测量基准点的交接工作,制定工程测量方案,交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建立测量控制网。 4.1.2 物资准备 (1)根据施工部署及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并考虑了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提出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及进出场时间。 (2)根据施工计划组织好施工机具的调配工作,并全面完成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使投入使用的施工机具处于最佳状态。 (3)按计划要求组织构件、制品、半成品、材料等保质、按量、及时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准备中,及时确定构件的加工制作和运输方式,根据施工现场的要求,分期分批进入现场。 (4)做好现场的临时设施的准备,机具、设备、人员进场工作,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确定生产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决不职责不明,任务不清。 4.1.3 劳动力组织准备 (1)建立现场管理机构并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 (2)组织调遣施工队伍,按专业选取精干的施工人员参与本工程的施工建设。 (3)根据施工作业计划的要求,及时合理地调配劳动力,并对其进行必要地技术培训和入场教育。 (4)签订施工生产合同,明确各类施工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实行责、权、利三结合。 4.2 施工组织机构 4.2.1 组织机构设置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数量、工期要求、施工顺序及施工环境,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结合贯彻ISO—9001—2000国际标准,委派具有丰富理论实践经验、业务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人员组成项目部。 (1)项目部组织机构图(详见附图4-1) (2)管理职责 ①项目经理 a、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被授权人,代表我单位对工程项目施工全权负责。 b、代表我单位就本工程项目负责接受业主、监理单位的指令,出席会议签署纪要,参加有关活动。 c、作为本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及渝北区有关规定,负责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确定质量、安全目标,保证各项质量、安全活动的正常开展。 d、负责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和环境保护。 e、负责工程指挥,实施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运用本项目部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 ②项目副经理 a、全面协助项目经理处理各项工作。 b、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主要责任。 c、经项目经理授权,可代表项目部开展对外协调工作。 ③项目总工程师 a、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计量、测量、检验、试验等管理工作。 b、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技术专项措施。 c、负责经业主同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 d、审核消除质量隐患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e、组织实施竣工资料、技术总结的编制,组织竣工交验。 ④技术室 a、负责编制施工工艺、工序作业指导书、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实施过程监控,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控制和安全生产。 b、负责生产调度工作,定期对各工区召开工程生产协调会与不定期对施工全线抽查、检查,定期进行工程进度统计并编写《工程进度分析报告》,及时将有关情况向项目经理汇报。 c、负责对各工区、施工队、班组下达生产任务书,并检查完成情况。 负责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与合理布置分部工程流程,负责测量桩橛的接收、复核、保护,负责控制测量、日常测量放样、复核工作。 d、负责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最终检验、试验,及原材料进场检验、砼的样品采集和检验。 e、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形成各项施工记录,并分类归档。 f、负责编制本项目关于交通疏解、环境保护的方案和措施并监督实施。 g、负责对各施工段进行安全设施布置,对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监督。 制定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不定期的进行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