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道路工程
  3. 内容

混凝土道路施工组织设计24p

  • 资料大小:34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5-10-08 16:37
  • 发布作者:怕怕顶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五)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 检测和测量仪器等计量器具提前做好计量鉴定,保证在本工程使用的所有器具均在检定有效期内,并做好台帐记录。 (六)现场准备 1. 临时供水、供电 编制《临时用水方案》及《临时用电方案》,这些方案要综合考虑生产、生活、消防等各方面的因素,经计算确定用水、用电量,临时给水管径,临时用电电缆或导线截面,总用电容量,并进行合理布置。 2. 临时设施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项目及工程数量,临时设施计划采用现场搭设的方法,符合环境卫生的要求。 3. 各种资源准备 (1) 劳动力准备 根据劳动力计划,提前在公司内部的施工队伍和劳务基地中进行组织安排,保证劳动力能及时、有序地进场; 对所组织的劳动力进行考核、筛选,选拔有素质、技术熟练的工人进场。 对施工人员进行进场交底及技术、质量、安全教育,重要工种和特殊工艺提前进培训,作到持证上岗。 (2) 施工总平面布置 生活临时设施道路由原道路接入。临时设施给水由菜市场水管接入,场地用电由就近配电盘用电缆接入场地。 生活临时设施雨水排放采用无组织方式。 生活临时设施场地消防采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 生产临时设施布置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二、 道路施工测量 本工程分项工程全长约计260米。整个施工路段为直线段和折线段。为保证工程各结构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及高程准确,根据工程特点,采取如下测量方案: a.测量设备设置:配备S3水准仪1台,J6经纬仪1台。 b.设置高程控制水准点: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高程水准点。根据设计图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进行定点闭合试验,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 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便进行施工高程测量。 三、附属设施工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排水沟,为原排水沟基础上修补,截面尺寸为0.6×0.8m,布置在道路西侧,沟中心平行于道路边线,其纵坡基本与道路纵坡相同,排水沟两侧为砼浇筑,顶端预埋钢筋作为顶梁,待凝固后用预制板封盖。 截水沟截面尺寸为0.4×0.5m,下铺100厚混凝土垫层,上盖条孔型混凝土盖板。 (二)、施工方法 计划采用人工清理。 基底清理后应留10~15cm用人工修整,必要时在浇筑垫层混凝土之前用碎石或石粉渣铺填一层后再施工垫层混凝土,居民楼前过道与路面交叉处设挡水坎。 根据现场要求排水沟顶部钢筋小梁应提前加固在挡墙内。 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电缆支架应在砌筑墙体时预留和预埋。 四、 道路工程 (一)、施工要求 应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按图施工,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院联系。 道路施工前破坏原有路面,大块建筑垃圾外运,土方应分层碾压,分层厚约为30cm,每层均应有密实度试验报告,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二)、施工方法 1. 路基土方工程 (1) 施工准备 、对设计资料和招标文件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特别是土石方数量,交通、植被,建筑和设施拆迁、地质测量等同路基施工有关的资料。 、根据总施工部署编制路基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并报批。 、开工前认真进行施工测量,恢复中线和固定主要控制桩;逐桩进行路基放样,定出边沟、护坡道等位置。并在施工范围外设控制桩,边坡放样及机械施工控制标志。 、场地清理包括路基用地范围内地上建筑、设施的清理,地表植被清理,好土的集中堆放,以及填方段填土前地表面的整平压实。 、做好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如路堑开挖前在上方做截水沟。 (2) 填方路基施工 、填方施工 本工程采用3:7灰土填方整路基施工,回填时边卸边拌,先机械初平后人工整平的方法。 生石灰要严格按要求进行熟化,一般在使用前3-4 天洒水粉化,使用时不得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亦不得含有过多水分。拌制灰土时应严格控制比例,并加入适当水分,一般以用手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自卸汽车定点卸土,与熟石灰现场拌和,由推土机初平,人工平整。边角,障碍点人工配合(控制边线标高)的方式,整平时每层厚度为250mm,分两次压实,每层压实后厚度不小于100 mm,上下层灰土的接缝距离不小于500 mm,边角处无法采用机械夯实的应采用人工夯实。应自中向两边设置1.5%横坡,每层碾压前应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边线、中线,合格方可碾压。 碾压采用压路机进行。由低处到高处纵向进退式进行,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夯实完毕后,经湿润养护晾干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检验压实度 每一压实层均应按检验标准检测压实度,试验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采取措施进行补压,到合格时为准。 (三)商品混凝土面层 水泥混凝土面层受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及环境因素(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道路的正常运营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精心组织,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1、安装钢模板 安装钢模板是保证线形、平整度、路拱度,纵缝顺直度,板厚度宽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的重要环节。 钢模板采用标准槽钢加工而成,槽钢高度与混凝土板厚一致,长度6米,接头处用专用配件牢固固定,接头要紧密,不能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现象。模板就位后用“T”型道钉嵌入基层进行固定。将固定好的模板底部用砂浆填塞密实,保证钢模稳固。 保持钢模顶部标高的准确,用水准仪检查顶面标高平度误差控制在毫米以内。检查无误后,在钢模内侧面均匀涂刷一薄层机油。 2、商品混凝土的运输、卸料、摊铺 混凝土运送到铺筑地点进行摊铺、振捣、做面。 混凝土输送车抵达铺筑现场后,采用纵向方式将混凝土混合料直接卸在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卸料时,尽可能均匀,如发现有个别离析现象,立即翻拌均匀。 混凝土摊铺前,要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 摊铺时,将倾卸在路槽内的混凝土按摊铺厚度均匀地充满在模板范围内,摊铺时严禁抛掷和搂耙,以防离析。 3、混凝土捣固与成型 首先,采用混凝土路面人工整平和振捣,振捣时间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不宜过振。 其次,用插入式振动器在靠模板边缘处振捣,以免混凝土在靠模板边缘处出现蜂窝,振捣时以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 第三,用平板振动器对不平之处再次振捣并辅以人工补填找平,同一位置不宜少于15秒,以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补填时用较细的混合料原浆,严禁用纯砂浆填补。 最后,再进一步滚揉表面,使表面进一步提浆并调匀。 4、机械抹光 采用圆盘抹光机对混凝土进行粗抹,抹光时尽量顺路方向进行,这样易保证纵向的平整;抹光过程中,将混凝土表面的高处多磨、低处补浆(原浆)的方式进行边抹边找平,同时采用直尺配合进行纵横检测。机械抹光应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一般在混凝土振捣完毕后三小时左右进行。 5、人工精修 精修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把关工序。为达到要求的平整度,采取“量”、“抹”结合的人工精修方法。 “量”即用具有标准线且不易变形的铝合金直尺,紧贴模板顶面进行拉锯式搓刮,一边横向搓、一边纵向刮移,作最后一次检测混凝土顶面的平整度。一旦发现误差较大,立即进行修补。搓刮前,将模板顶面清理干净。搓刮后即可用直尺于两侧边部及中间三处紧贴浆面各轻按一下,低凹处不出现压痕或印痕不明显,较高处印痕较深,据此进行找补精平。 “抹”即人工用抹子将表面抹平。分两次进行,先找补精平,等混凝土表面收浆无泌水时,再作第二次精抹,以达到规范要求的路面平整度要求。 6、抗滑构造制作 抗滑构造是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制作采用拉毛方式进行。我们采用压纹机进行拉毛,拉毛时保持纹理均匀,顺直、深度适宜;并控制纹理走向与路面前进方向垂直,相邻板的纹理要相互衔接,横向邻板的纹理要沟通以利于排水。拉毛以混凝土表面无波纹水迹、混凝土初凝前较为合适。过早和过晚都会影响制作质量。 7、养护 混凝土板抗滑构造制作完毕待混凝土凝固后应立即养护,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毯及洒水湿养护方式。每天一般洒水4-6次,但必须保证在任何气候条件下,覆盖物底部在养护期间始终处于潮湿状态,以此确定每天洒水遍数。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一般宜为14~21天。养护期满后方可将覆盖物清除,板面不留有痕迹。 8、接缝施工 (1)横向接缝 ①、缩缝: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缩缝,待混凝土初凝后,应适时切缝。横向接缝施工时均与路中心垂直,且统一在全宽断面上。 ②、胀缝:按设计要求24米设置一道胀缝板、木制嵌条及灌缝料。 ③、横向施工缝: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过程因故中断,且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的2/3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位置与胀缝或缩缝相重合,横向施工缝与路中心线垂直。 9、切缝 掌握好切缝时机是防止初期断板的重要措施。当混凝土达到强度50%-70%时是进行切缝的最佳时机,但气温突变时,我们将适当提早切缝时间,以防止混凝土面板产生不规则裂缝。切缝采用路面切缝机进行施工,切缝深度横向缩缝处为(1/4~1/5)板厚、胀缝处为3~4cm,缝宽缩缝处为0.3~0.8cm、胀缝处为2cm。停止切缝时,先关闭旋扭开头,将刀片提升到混凝土板面以上,停止运转。切缝后,我们将尽快灌注填缝料。 10、填缝 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灌注在缝槽口干燥清洁状态下进行,缝壁检验以擦不出灰尘为可灌标准。填缝料的灌注高度,宜与板面齐平,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施工完毕后,仔细检查填缝料与缝壁粘结情况,在有脱开处,用喷灯小火烘烤,使其粘结紧密。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混凝土道路施工组织设计24p
https://m.gc5.com/lqgc/dlgc/10826669.html